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hinpy.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侬智高,羁縻傥犹州人,也即现西瓯、骆越等部落所在。”
“虽为傥犹州人,但侬智高长期在广源州活动。傥犹州和广源州皆为北宋设置的羁縻州,两州与交趾邻近,因而尽管在法理上该归北宋辖治,但实际上受交趾影响更多。”
“广源州供奉敬献的对象自然也是交趾,可交趾贪得无厌,让广源州人苦不堪言。于是在庆历元年,作为广源州蛮人首领的侬智高不愿再忍受交趾的欺压盘剥,建‘大历国’,并起兵反交趾!”
始皇等人听到这些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侬智高不甘心忍受交趾欺榨,所以起兵反抗交趾,为保证能顺利和交趾对抗,侬智高应当与赵宋进行了联络。
这对赵宋其实是个机会,完全可用侬智高为刀来对付交趾,即使不能灭掉交趾,也能给交趾放血,使之虚弱。
但赵宋十有八九没这么做,将机会给放弃了不说,反而将侬智高给推到了对立面,搞得自己和侬智高打了起来。
能让自己的羁縻州实服于交趾,被交趾欺压,最后还跟自己打起来。
赵宋真是一言难尽……
果不其然,只听李念继续道:“侬智高一边抗击交趾,一边向赵宋请求内附,却被赵宋拒绝,侬智高不只请求了一次,而是多次,但都被赵宋拒绝。”
蒙恬笑道:“赵宋根本没将他和交趾当一回事,哪会同意?那赵恒不是就曾说过:‘祖先开拓的疆域已足够大,守住现有疆土即可,何必再劳民伤财去贪图那些无用之土?’”
“交趾和这傥犹州、广源州在赵宋王公大臣眼里,兴许都是无用之土,哪值得他们重视?”
李念也笑道:“不仅是觉得这些地方是无用之土,不必重视,还有他们并未将侬智高当成宋人,而视之为蛮夷。一个蛮夷和另一个蛮夷打架,赵宋又怎会觉得与他们有关?”
赵宋那帮人儒家经典读的不错,吟诗作词也不错,可小家子气,格局不够大,眼光也不够长远。
就这一点,便远不如汉唐,还使劲吹嘘啥“仁宗盛治”远超汉唐,属实不知羞耻!
蒙恬讥讽道:“只有等交趾、侬智高让他们感受到痛,赵宋才会有所醒悟!”
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看到侬智高的价值,交趾的危害,赵宋都做不出无视侬智高内附的请求。
即便不接受侬智高内附,但也可在暗里给侬智高一些支持,让其给交趾找麻烦。
可赵宋一直摆着高冷旁观的态度,对侬智高的内附请求视而不见,觉得侬智高抗击交趾与他们完全不相干。
李念继续道:“在遭受交趾攻袭又多次请求内附赵宋不成的情况下,侬智高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他要起兵反宋!”
“皇佑四年,侬智高在安德州起兵反宋,连破邕州、广州等十余州。”
“这次,赵宋反应倒是不慢,派兵镇压侬智高!”
听到侬智高起兵反宋,蒙恬莫名感觉到一种舒爽,赵宋这狗东西,就是欠收拾,他道:“此战本可避免,甚至侬智高本可为赵宋所用,赵宋却硬生生将之逼为敌!赵宋,一群自大短视之辈!”
对蒙恬给赵宋“短视自大”的评价,李念也较为同意,南宋可能有所收敛,但北宋是真的短视张狂。
不张狂自大,也不敢吹自己“振古无及”、“自《诗》、《书》之载,未有如兹之盛者也”……
一连大一统都未做到的王朝,也好意思看不起汉唐。
“可赵宋派出镇压侬智高的兵马,未能成功。早先接受侬智高内附,让侬智高为自己所用要付出的代价当没有镇压侬智高要付出的代价大。”
“也不知赵宋那些人听闻侬智高起兵造反后,有未后悔?”
蒙恬笑道:“彼辈怎会后悔?只会恼怒生恨!”
李念道:“侬智高起兵反宋,震动宋廷,在镇压侬智高不利后,赵祯任狄青为宣抚使,率精锐骑兵镇压。这些骑兵可是从与西夏的前线调回,是真正的赵宋精锐。”
“这狄青也不简单,乃宋之名将,以武将出身做到了枢密使的位置,成为赵宋最高的军事长官。当然,在赵宋崇文抑武的环境下,狄青这枢密使干得不太舒坦,反而要小心翼翼。”
“据某些史料记载,狄青有一名为‘焦用’的旧部,某日焦用押兵路过狄青所在处时,狄青留其叙旧。”
“可焦用手下士兵向重臣韩琦状告焦用‘请给不整’,韩琦便下令斩杀焦用。”
“狄青得知后,赶紧到韩琦面前为焦用求情:‘焦用有军功,好儿。’”
“韩琦对狄青的求情嗤之以鼻,答:‘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当着狄青的面杀焦用。”
“在某些记载中,狄青当时已因平定侬智高之功被拔升为枢密使,与韩琦同为中枢重臣,韩琦要斩杀焦用的原因也非焦用贪墨,而是焦用先拜见狄青,未先拜见他。”
仅这一件事便让始皇等人感到赵宋崇文抑武之严重,尤其是王翦、蒙恬等为将者,更能感受狄青当时的憋屈。
狄青都做到了赵宋最高军事长官的位置,却仍旧在面对是文官出身的重臣时,毫无颜面。
就是羞辱你是个丘八,要杀你的人,说你不是好男儿,你能咋了?
你有军功?
那有个屁用,唯有东华门唱名者才是好男儿!
李念又道:“关于狄青还有一传闻,此传闻与狄青之死有关,说是狄青在担任枢密使后,自恃有功,变得十分傲慢,但其却很袒护士卒,士卒每得赏赐,皆念狄青之功。”
要是按照这说法,这狄青很不明智啊,不知道宋太祖便是通过兵变而得了皇位?
他越得士卒爱戴,越会引起宋廷上下忌惮。
王翦道:“此举必会引得宋廷上下以之为患!”
李念笑道:“正是,当时的重臣文彦博便向赵祯提议将狄青外放,视之离开朝廷。”
“狄青得知自己无罪却要被外放,感到很委屈,遂到文彦博那为自己辩白,并询问自己被外放的原因,可文彦博直截了当告知狄青:‘没其他原因,只是朝廷怀疑你罢了!’”
“这当时便将狄青吓到,不敢再多言多问,到了地方上后,赵祯每个月都会派使者来慰问看望狄青……”
听到这,冯去疾已经明白在这传闻中,狄青是怎么死的了,他道:“狄青必会认为此是赵祯疑他,特意派人过来察探,忧忌之下,难以长寿!”
李念道:“在这传闻里,实则这些都是文彦博为了除去狄青的计谋。狄青以武将出身成为枢密使,坏了文臣们的规矩,他们不愿意看到一武人能和他们平起平坐,乃至位在他们之上。”
通过狄青的事迹传闻讲完赵宋的崇文抑武,李念将话题拨回,道:“在狄青领军下,侬智高起兵反宋终被镇压,狄青也因此功得以升枢密使。”
“此战本可避免,甚至可以侬智高为用,却被赵宋硬是变成一场对自己的战争。且这场战争会爆发,也是因赵宋不重视傥犹、广源、安德等羁縻州,对交趾政策不利遗留所成的祸患。”
要是赵宋能重视这些位于边境的羁縻州,或将交趾一统,也不会有这些事发生。
“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宋其实都未有好处,赵祯在军事方面能称得上不错功绩的地方,可能便是在康定年间让人编纂了《武经总要》,总结了宋之前的军事思想,并介绍了许多武器制造。”
“至于在经济方面,也无甚建树,反倒三冗问题和土地兼并更为严重。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倒有些成就,尤其文化!”
“欧阳修、范仲淹、晏殊等都在赵祯时期活跃,苏轼、王安石等也是赵祯时中进士。”
虽看不上赵宋,但李念也承认宋的文化发展确实繁荣。
“苏轼有一首中秋词被评为千古第一,此词名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时想念弟弟苏辙所作。”
“苏轼一家,其父与他们两兄弟都是宋时知名的文学家,并称‘三苏’。说来,苏轼一生官路不畅,被贬来贬去,可其弟苏辙官路却顺畅得多,做到过宰相。因此在后世时,有人调侃苏辙努力做官是为捞其兄!”
“虽这只是调侃,但兄弟确实感情极好,写这首中秋词时,两兄弟已有七年未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念背诵起这首在上学时曾背诵过的古文,当时背诵时就很喜欢这首词。
始皇等人听着李念北宋,虽大秦此时的诗词和后世有不小的差别,但好东西是共通的,且是一脉相承的文化。
秦是华夏文化,赵宋再变,也依旧是华夏文化,根未变。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落下,始皇等人无不承认这首跨越了一千多年光阴的词的确惊才绝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没等他们仔细品味《水调歌头》,李念又道:“范仲淹,范文正公也有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但这一首不是词,而是篇散文。”
当李念背诵完整篇《岳阳楼记》,始皇赞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说的好!”
“赵宋也有这等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忠义之士。”
赵宋的某些大臣还是很有气节,像范仲淹、文天祥等等,都是李念比较尊敬的人物。
李念道:“虽有,在赵宋环境下,也难以发挥出其等真正才干。如范文正公,文武兼备,庆历新政的推行者之一,可新政一年多便失败,他也只能自请出京,任于地方。再如辛幼安,同样文武全才,其被称为武人最有文化者,文人中武力最强者,曾率数十人便直冲敌人万军,活捉叛徒,可也不得重用。”
“再如岳武穆,打得金兵抬不起头,无力与之相抗,本能雪靖康之耻,甚至夺回燕云十六州,使宋成为华夏又一大一统王朝,却被那赵九与秦桧所害。”
宋留下了太多遗憾,且很多遗憾不幸都是其自己作出来的。
“因而,有人才又如何?有人才也得有与之相配的环境才可!”
李念道:“除文化、科技等方面有些成就外,赵祯还有何文治武功?其一守成之君,只是沿着其先辈道路在走,也能被宋人吹捧至地上无有,天上少有?”
“所谓‘仁宗’,实乃其在其他方面少有建树,唯其性情宽仁,各方都能从他那拿到想要好处,才称其‘仁’。”
简言之,百事不会只有仁,只有“仁”这点能被拿出来称赞,且这“仁”还很有水分,是各方觉得从他这得好处。
给辽人送钱,给西夏送钱,辽人和西夏当然愿意称其“仁”,就希望多出一些这种傻子。
宋的那些文官名士,乃至更往后的文人使劲赞扬赵祯,夸赞赵祯治下的“仁宗盛治”,他们希望再多出几个和赵祯一样给他们极好待遇的皇帝。
李念继续道:“嘉祐八年,赵祯病逝,谥号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庙号仁宗。”
“据闻赵祯死后,天下大恸,赵祯的讣告送到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帝耶律洪基也抓着宋使的手,哀恸不已。”
耶律洪基确实有可能哀恸,但燕境的百姓嘛,这显然是赵宋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燕境百姓肯定很希望赵宋的王师收复燕云,拯救他们于水火。
“因赵祯所生皇子皆夭,遂从宗室过继赵曙为子。赵曙为赵光义曾孙,其父赵允让,这赵允让当初在赵恒无子时,也曾被接入皇宫抚养过,可后来赵恒有了赵祯,便又将赵允让给送了回去。”
“因而,在后世时,有人认为赵祯之所以无子,是赵允让做了手脚,想让赵祯无子,好让其子被选入宫中。”
感情这对父子还都被接入宫中当作皇位候选人抚养过,可惜赵允让运气不够好,其子赵曙倒是运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