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54章 那么……代价是什么?

  一个周末很快过去。11月19日。盛京。606所的一间会议室里。刚下飞机不久的伊恩·维斯塔坐在会议桌旁,一脸凝重地等待着这次会面的开始。尽管他已经在刻意隐藏,但仍然能从眉目间看出明显的倦容。对于维斯塔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出发前的区区两天休息时间,本来就不够弥补过去大半个月连轴转所产生的疲劳。况且在心里装着这么大个事的情况下,说是休息,其实也根本休息不好。再加上会议室里相对封闭的环境,让他甚至有点想打哈欠。不过,维斯塔非常清楚,自己绝对不能以这种状态投入到等会的会谈当中——尽管只是一次常规的工作交接,但如果晕晕乎乎的,那肯定要出问题。他轻轻咬了咬舌尖,用痛觉让自己稍微清醒了一些。不过,光是这样显然不够。维斯塔转过身,看了看周围几名同样来自斯奈克玛的技术人员。当然也包括副手亚瑟·蒙多克。后者此时正在和伯纳德·肖尔,也就是几天前打电话通知维斯塔的那名技术人员攀谈着,显然是在了解最近这段时间的情况。犹豫片刻之后,他决定也参与到对话当中,以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伯纳德。”随着维斯塔的声音响起,周遭窃窃私语的声音顿时沉寂了下去:“我记得你之前在电话里说过,全程参与了他们的测试过程?”“嗯……”听到这個问题,肖尔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其实算不上参与……”“那些华夏科研人员之间的配合相当娴熟,我们没太多机会插手,最多就是协助调试一下设备,大多数时候……只能算是全程在旁边盯着吧……”斯奈克玛把他们派到华夏的初衷是跟着这边一起走研发流程,顺便学点东西回去。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包括肖尔在内的几个人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要知道,他们在公司都是老资历了。甚至还有人参与过80年代末的那一轮对华技术合作。如今要给曾经的学生当学生,心态自然还是不太一样。按照肖尔等人当时的想法,华夏应该只是通过某种巧合而掌握了一些特定针对CFM56的奇技淫巧,只要学到就完事了。结果……刚开始没两天。严格来说,是第一天晚上的技术会议参加完,肖尔就震惊地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对方的思路。他甚至特地让翻译把会议纪要翻译成了英文版。但还是不行。很快,他就意识到,华夏人所掌握的并不是什么奇技淫巧。而是一整套几乎全新的航空发动机设计理念。学吧,孩子!那当然是不可能这么快学会的。所以,就成了现在这种情况。他们只来得及把华夏人提供的设计资料翻译出来送回国内。至于全程参与设计工作……早就没人提了。好在维斯塔也清楚这个实际情况,倒也没难为肖尔:“全程盯着……也行,你应该看到他们用于测试的部件本身了吧?”“这个当然。”肖尔总算是松了口气。毕竟要是一问三不知的话,那确实有点太丢人了:“他们目前已经完成测试的部分包括全部高低压涡轮的涡轮盘和涡轮叶片,当然相同编号的叶片每一种只生产了4个,毕竟只是部件级测试……”他话才说到一半,就被维斯塔打断了:“华夏人的航空产业标准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借鉴我们,这个流程我当然知道……”而这句话的声音,竟是越说越小。因为刚开始的时候,维斯塔几乎是本能地觉得这事还挺长脸。但话说到一半就感觉不对。别人从你这借鉴了一堆产业标准,结果回头就把你给反超了……好像不是啥值得光荣的事……“咳咳——”维斯塔只好轻轻咳嗽两声以掩饰尴尬,紧接着又当做无事发生地继续道:“我是想问,你有没有注意过冷却系统的具体设计?”这些内容,其实过一会拿到设计方案之后都能看到。不过一方面维斯塔这会正犯困,另一方面也不可能别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总得有点其它信息渠道作为旁证不是么。“注意过。”肖尔回答道:“从技术路线上看,仍然是传统的气膜冷却,并没有采用冲击冷却或者双层壁之类的新技术,但气膜孔的内部特征非常复杂,是非标准可变截面,而且内部还有三维结构……”“至于设计过程,我……”维斯塔朝着肖尔摆了摆手:“你们这几个人,能获得这些信息已经可以了。”“设计阶段没跟上就没跟上吧……”他自己带着一个团队,吃透M88-2发动机的技术资料都用了二十多天时间,自然不可能对手下人提什么更高的要求。然而,肖尔却摇了摇头:“这个不是我们没跟上,而是……”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是……我们没注意到他们有设计过程……”“什么?”原本还强忍着倦意的维斯塔顿时就不困了:“没有设计过程?”“是的。”肖尔解释道:“他们用的这种异型气膜孔,应该是早就已经设计好的,在M88-3上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孔位置的排布方式……”“……”他显然还想再说点什么。但这个时候,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以刘永全为首的一众华夏方面代表从外面陆续走了进来。“很抱歉,让你们久等了。”刘永全主动上前,和维斯塔握了握手:“我代表华夏航空动力集团,欢迎合作伙伴的到来!”……一番没什么营养单纯客套的寒暄过后,各怀心思但又目标相同的双方便分别在会议桌两端落座。每个人的面前都摆好了一份用两种语言编写的技术文件——当然只是一个简要的概述。详细的技术文件,哪怕用硬盘来装,都能塞满一个书包大小的密码箱。“维斯塔博士。”说话间,刘永全打开了桌上的投影仪:“下面,由我来给您简单介绍一下这次交接所包含的主要设计内容。”对面斯奈克玛的代表们顿时打起精神,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会议室一侧墙上的幕布。而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刘永全把那本早就准备好的黑皮笔记本摸了出来,借着投影仪主机的掩护,平摊在自己面前:“根据我们之前商定好的升级方案,M88-3发动机最主要的提升在于高度1万米以下、速度0.9马赫以下范围的推力包线……”“……”他先是把预计升级完成后的效果,以及目前的升级进度大致介绍了一下,然后一转进入正题:“为了在不提高油耗、也不影响航发循环寿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优化推力,我们对M88-3发动机的整个热端进行了重新设计,尤其是燃油雾化系统,以及气膜冷却系统,以获得更高的涡轮前温度……”“……”趁着刘永全给PPT翻页的时候,维斯塔总算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刘博士,现在距离我们第一次敲定M88-3发动机的升级路线,也就过去了不到三个月而已,你们就能对热端进行如此大幅度的调整?”刘永泉听罢微微一笑。对于这个问题,他其实早有准备:“首先,这段时间里,我们是集中了全部的技术力量专攻热端部件升级,因此进度相对比较快。”“毕竟猎鹰Z项目上的的SeA系列发动机还要和M88-3共用热端,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有半点耽搁。”“另外,我之前应该也提到过,其实这套散热系统,尤其是现在PPT上面显示出的簸箕型三维气膜孔,是我们早就处在研究当中的成熟技术,只要稍微针对M88-3发动机进行适配,就可以满足技术需求……”实际上,刘永全并没有完全说实话——M88-3的冷却系统设计几乎完全照抄了涡扇10,其实并没有进行什么针对性适配……当然,这话要是说出来,大家的朋友就不太好做了。听到刘永全的解释,维斯塔也重新把目光投向幕布。然后,瞬间睁大了眼睛。“这……”正如刚刚肖尔所说的那样。这个气膜孔设计包含了渐变截面、渐变孔径、三维结构、孔道内部微结构和多层排部,堪称五毒俱全。虽然标注在下面的测试数据确实非常亮眼,但维斯塔都有点不敢想,这玩意到时候要怎么才能实现量产……但这个时候,刘永全又重新开始介绍起了这个三维异形孔的优势和冷却原理,维斯塔也不好出生打断。直到差不多四十分钟后,整个介绍告一段落,他才总算得着第二次开口的机会:“刘……”维斯塔赶紧阻止了刘永全打开新一份PPT的动作:“我想问一下……根据伱们的设计,单片涡轮叶片上有差不多50组气膜孔,而每个气膜孔的内部结构又是这样……复杂。”“有没有考虑过生产工时的问题?”刘永全抬起头,盯着眉头紧皱的维斯塔注释了一会。然后,发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唉……”“维斯塔博士,我们使用了技术最为成熟、气流量损失最小的气膜散热技术,只是通过优化气膜设计就把涡轮前温度提高了大约110K,这已经是目前技术水平下的极限了。”“而如果换用冲击冷却,当然可以降低结构复杂程度,但却会导致气体损失增加,影响大约3-5%的全包线推力,而且可靠性也会受到影响。”“相比之下,现在只是多耗费一些工时而已,应该不算什么无法接受的代价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