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

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 第一百五十七章 神道发展,一人两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来妙玉姐姐在江南的动静有点大了。”

  贾琮轻笑一声。

  江南神道体系建立速度飞快。

  鬼兵探查各地,凡积德行善之家有老者病危,都会派遣鬼兵提前过去准备接引。

  顺这个思路,小半年来大量土地山神庙建立起来不说。

  十府下辖五十九县。

  现在已经建立起三十九个县城隍府,遍及大半县治。

  山东也建立起了八个县城隍府,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刘氏皇族无法真正探查出神道真正的底细不假。

  可若说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发现,那可就真是小看人了。

  这次两尊第四境前来迎接,未尝没有提醒的意思。

  不过贾琮对此也早有预料。

  走一步看三步,连应对方法都提前想好了。

  “宝姐姐,皇家的底线比我们想的还要高。”

  “传信给妙玉姐姐,将山东和江南的神道体系建立完整就不要再扩张了。”

  “我知道了,琮儿!”

  宝钗点头。

  “侯景云,全军整顿,准备凯旋礼!”

  “诺!”

  ……

  一声令下,大军整顿。

  将马车留在后方。

  以朝鲜王李玉哲为首的朝鲜宗亲共计二百三十一人被赶出马车。

  押送在中间,又前行三里。

  这是灭国之功。

  顺德帝带百官出城相迎。

  虽然贾琮只带三千骑兵回来。

  军乐、歌舞,遵循古礼却一样不少,声势浩大。

  然后大军进城游行煊赫武威,两侧无数百姓围观。

  最为耀眼的便是八百血衣卫了。

  普通人哪怕是远远看着,都有一种心惊肉跳之感。

  行至太庙。

  便是献捷礼和献俘礼。

  李玉哲递交降书之后,顺德帝给一旁已经回京一个多月的夏守忠使了个眼色。

  夏守忠手持圣旨出列。

  “奉天顺德皇帝诏曰!”

  “朕惟天地之道,有始有终,国祚之兴替,皆由天命。

  “朝鲜王李玉哲,承先祖之基业,然其不明天道,失政于民,勾结叛军,导致社稷倾覆,国运不昌。”

  “近者,自知罪愆深重,难以挽回,遂率众归降,以求保全。”

  “朕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欲多造杀戮,特准其所请,赦其前罪。”

  “褫李玉哲朝鲜郡王爵,改封重昏侯,加左千牛卫将军!”

  “加朝鲜李氏宗亲李智行一等安命侯,钦此!”

  话音一落,百官震撼。

  武将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但是文臣之中,能够站在队列里的,哪个不是熟读四书五经。

  下意识的将目光转向今日站在武将之首的贾琮。

  重昏侯!

  所谓重昏,便是昏庸无道,两次失国,一为国破,二为投降!

  很明显这是个极具贬低意味的爵位。

  这还不是关键的。

  关键的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重昏侯。

  昔日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父子俩在靖康之变后被金人俘虏。

  宋徽宗被封为“昏德公”,宋钦宗则被封为“重昏侯”。

  最后饱受屈辱而死。

  还有这个左千牛卫将军,这个官衔最早始于五代十国。

  乃是皇帝亲卫,只是在前朝时期便已经被取消。

  现如今大乾只有龙禁尉,哪里还有什么千牛卫。

  反倒是宋初南唐后主李煜曾被封过“违命侯”兼左千牛卫将军。

  最后也是被毒杀的结果。

  再结合明明是李氏投降,却封出了两个侯爵之位。

  顺德帝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只要留下“安命侯”性命,延续李氏血脉。

  让后世史书上记载能好看点,李氏王族剩下的人任凭贾琮处置。

  什么叫睚眦必报!

  这才叫睚眦必报!

  直到这时,文武百官才回想起来。

  朝鲜国灭。

  究其缘由,不过是觊觎贾琮胞姐这件在外人看来毫不起眼的小事罢了。

  “陛下,陛下,臣真心献国投降……”

  李玉哲也反应过来,跪地哀求。

  只是话还没等说完,便被夏守忠示意太监将其嘴堵住给拖了下去。

  贾琮站在武将之首,面无表情。

  脸上不见半点波动。

  神道无情,人有情!

  能让先天神祇还保持为人感情的,也只剩下家中姐妹了。

  能够让李玉哲活着进京,这还是看在顺德帝的面子上。

  ……

  献俘结束,百官重回太和殿。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论功行赏了。

  辽东镇副总兵张慎,辅助平定叛乱,征伐朝鲜。

  升辽东镇总兵,封一等子!

  夏守忠是聪明人,从没想过隐瞒真相,只是将与贾琮的对话一五一十的上奏。

  一个侄子被封了个男爵。

  宝钗加食禄三百石,赏江南田亩一万亩。

  就连不在场的妙玉都被封了个“道妙紫玉三相真人”的虚衔。

  然后便是最关键的贾琮。

  近乎一人灭国!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夏守忠取出圣旨。

  “奉天顺德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统御四海。今有靖安侯贾琮,讨伐叛党,开疆扩土,功勋卓著。”

  “智勇双全,忠勇可嘉。”

  “准其承袭荣国府之爵位,身兼两爵,加三等武威侯!”

  “钦此!”

  ……

  在众人的瞩目下,圣旨宣读完毕。

  荣国府贾赦父子俩一死,贾琮袭二等将军爵名正言顺,加上这次灭国之功,二等将军爵提升到侯爵也是应有之义。

  可依照惯例。

  靖安侯和武威侯的爵位应该二选一才是。

  可圣旨上说的却是身兼两爵!

  无疑开创了大乾未有之先河,甚至纵观整个史书也找不出来第二个例子了。

  站在贾琮身后的定国公张远忍不住心里叹息一声。

  世袭罔替一等靖安侯!

  三等武威侯!

  前军都督府左都督!

  京营指挥使!

  安东北都护府大都督!

  安东南都护府大都督!

  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如同李广那样的将军,想要谋求一个爵位都千难万难!

  可贾琮年仅十岁。

  连爵位再加上官位,如今一人身兼六职!

  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普通人奋斗一辈子都难以达成的。

  而皇家为了防止日后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更是开了一人身兼两爵的先河。

  打的是什么主意再清楚不过了。

  不出意外,贾家……

  准确的来说是贾琮的子嗣日后注定是一门双公,世袭罔替了。

  这又是何等的荣耀?

  可比自己这个蒙恩特许不降等袭爵的定国公要厉害不知道多少倍!

  “臣,领旨谢恩!”

  在文武百官羡慕的目光中,贾琮拱手,接下圣旨。

  神京城,下一段剧情马上开始了,这两天下一段细纲捋顺的差不多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