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四合如意

四合如意- 第521章 规矩

四合如意 云霓 4245 2025-04-30 20:1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凤林见众人纷纷下了决心,登时松了口气。他早就盼着韩泗让出瓷行行老的位子,所以私底下结交了这些人,却没想到,他还没动手,倒让一个外来的谢氏得了便宜。

  如果谢氏死了,他也不用如此大费周章的安排这些,到底还是那些人不中用。

  听说赵川就是赵仲良的时候,他也吓了一跳,多亏他私底下没有与赵川有过来往,否则他就得立即离开汴京避祸。

  “既然大家拿定了主意,”关凤林道,“一会儿千万不要退缩,即便不能立即选出新任行老,也先得将水搅浑。”

  善庆道:“选行老是有规矩的,我就看看谢氏哪里来的底气,敢开这个口。”

  众人又凑在一起仔细商议一番,正说着话,就听到下面一阵嘈杂的声音,关凤林起身推开窗子向下看去,立即瞧见了周广源、蒋奇几个围着一个女子往瓷行而去。

  “来了?”善庆也走过来张望。

  这一看之下,发现聚拢的人还真不少,善庆不禁也皱起眉头:“与韩泗不对付的商贾有这么多?我看怎么也有二十几人。”

  另一个商贾也挤过来:“兴许都是周广源带来凑数的。”

  那些人都低着头,站在楼阁上看不太仔细,善庆立即道:“站在这里猜也没用,不如现在就下去看看。”

  关凤林没有立即说话,他比善庆更耐得住性子,一定要看个大概,才会决定接下来怎么应对。

  汴京瓷行的商贾他都熟悉,可现在下面有许多生面孔。

  关凤林心中一喜:“周广源他们都在虚张声势,下面的人大多都是凑数的。”

  众人听得这话放下心来。

  善庆道:“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罢了。”

  既然如此,大家也就不再着急,将一切商议妥当,这才起身往瓷行走去。

  瓷行行会格外热闹,引来不少百姓驻足。

  关凤林穿过人群,立即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周广源。

  “周兄,”关凤林先笑着开口,“许久不见了,一向可好?”

  周广源不动声色地回礼:“最近不错,多谢挂念。”

  这话,让后面的善庆抓住了话柄:“听说赵家人回了汴京?怎么也不知会一声?我们也好帮帮忙。”

  周广源不由地一怔,片刻之后他才回过神:“你说的是仲良?”

  善庆冷冷一笑:“那还有谁?”

  周广源立即紧张地向周围看去:“这……衙署不让议论此事,你们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周广源沉下脸,旁边的蒋奇更是面色难看,赶过来的吴铁山干脆岔过去道:“站在门口说些什么?先进门。”

  关凤林和善庆看着二人的模样,知晓他们可能是在装神弄鬼,却不免也有些心虚,于是不再多言语,跟着周广源踏进了瓷行。

  进门的瞬间,关凤林和善庆就感觉到了不同。

  韩泗做行老的时候,喜欢在瓷行正中放一把椅子,其余人坐在下首,如此一来,就能彰显他在瓷行的地位。

  桌面上放着一些精美的茶点,有时候会请乐师前来调琴。

  可现在,桌椅围成一圈,圈中坐着两个文吏打扮的人,正在书写着什么。

  陌生的情形,让关凤林一时愣在那里。

  “这……是在做什么?为何要这般?”关凤林道。

  桌子变成这样,一时之间让人有种分不出主次的感觉。

  周广源笑着:“不是要选行老吗?大家这样坐下,更好议事。也免得为坐前面还是后面起争执。”

  关凤林等人在茶楼商议好,到了瓷行就提出以年纪和入瓷行的时间早晚,为自己这些人争得前面的位子,却没想到,他们将桌椅摆成这种样子。

  这要他们怎么开口?争来又有什么意思?反正都围成了一个圈,坐在哪里还重要吗?

  “这也太乱来了,”王永年皱起眉头,“瓷行什么时候这般弄过?哪里来的规矩?”

  “从前是什么规矩?”

  一个声音响起,王永年转头去看,只见十六七岁的女子被人围着走过来。

  善庆一打眼,也微微吃惊,没想到谢氏是这般模样,他正想要放肆打量一番,却陡然对上谢氏的视线。

  冰冷的,威慑的目光一扫,让善庆下意识地垂下头,额头上也沁出了汗水。他都不知晓,那一瞬间为何会感觉到异常的惊恐,好像立即就要丢了性命。

  善庆回过神后,登时一阵恼怒,刚刚见面,就落了下风,若是他方才的模样被旁人看到了,定然要遭人嘲笑。

  王永年冷冷地道:“自然是我们汴京瓷行的规矩。”

  “谁定下的?”谢玉琰道,“韩泗吗?”

  汴京瓷行的许多规矩,自然是上一任行老定的,王永年下意识就要脱口而出,不过幸好他脑子转的快,及时停下了。

  韩泗进了大牢,他若在这时提韩泗的名字,恐怕会被谢氏抓住把柄。

  可惜,还是晚了……

  谢玉琰道:“让我们听听,韩泗都定了什么规矩?每年要交多少行例钱,新加入行会的商贾,要承担多少‘科买’?”

  “还要收取修缮费、节庆捐,不肯缴纳的商贾,就要被任意加税,若是反抗就以违反行规、逃税罪名拘捕,缴纳赎金才得释放。”

  “交不起银钱的商贾,你们主动借给他们银钱,让他们许以高利,到了日子还不上银钱,就由行老出面吞并他们的铺子。”

  “这就是你们定下的规矩?”

  谢玉琰的声音不高,却在这一刻响彻整个瓷行行会,因为从她开口那一刻起,周围就安静下来。

  尤其当她说到修缮费、节庆捐,任意加税时,许多人都露出愤恨的神情。

  有个瘸了条腿的商贾,更是一脸激动,差点忍不住就冲上来。他的铺子就是这样没的,如今落在了善庆手中。

  王永年见势不好,立即否认:“我说的不是这些规矩。”

  “行会里还有许多规矩,”谢玉琰淡淡地道,“今日我们一桩桩都说清楚。尤其是早早就入行会的商贾,你们知晓的最多,不妨与大家都讲明白。”

  谢玉琰话音落下,王永年就感觉到许多满怀怒意的目光,都向他投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