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九十三章 李世民:人心鬼蜮,太子还需历练(第一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月莺啼,春暖花开。

  金乌高悬,宫城冷肃。

  太极殿中,十几名金甲卫士站在大殿左右,数名殿中侍御史紧盯着殿中的每个人。

  皇帝高坐在御榻之上,目光平视下方。

  百官神色庄严,持笏肃立。

  吏部尚书侯君集站出拱手,然后声音洪亮的说道:“启奏陛下,贞观十五年,辛丑科科举进士第一名魏玄同,定州鼓城人;第二名岑长倩,邓州棘阳人;第三名,格希元,汴州浚仪人;第四名……”

  从元宵开始,整个大唐便都在为一件事情做准备。

  那就是科举。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皇帝在承天门上,得意自豪的一句话,彻底点燃了整个大唐对科举的热情。

  经历了整个二月,科举的结果,终于彻底的出来了。

  ……

  李承乾目光平静的站在丹陛三阶之上,然后淡淡的扫向苏勖和阎立本等人。

  他知道,这段时间,自从李泰回到魏王府后,诸般行事十分的低调。

  但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李泰却用苏均,苏干等人,来拉拢一众年轻士子。

  尤其是岑长倩等人。

  苏均是南昌公主之子,又是曾经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苏勖的儿子,苏勖现在又主修《括地志》,自然很受人欢迎。

  但是,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一番努力拉拢之后,这一届的科举第一,不是岑长倩,而是之前名不见经传的魏玄同。

  这段时间,李承乾什么都没做。

  他虽然正月时在苏家说过要拉拢士子,之后也派人稍有动作,但是之后,就停了。

  可李泰,在暗地里却一直在动作。

  尤其是岑长倩,毕竟岑长倩的背后站着中书侍郎岑文本。

  谁都知道,岑文本受皇帝信赖极深,只差一步,就可以参知政事成为宰相。

  所以,李泰暗中试图通过岑长倩联系上岑文本……

  然而,现在的科举第一是魏玄同。

  李承乾目光看向诸相身后脸色微微有些难看的岑文本。

  岑长倩这一次没有能够拿到科考第一,未来仕途影响极大。

  如今大唐还没有殿试,科举完全以吏部主持。

  吏部科举试的进士第一名,便是等同于日后的状元。

  当然,如今的进士第一,还没有做官的资格,只有经过了吏部的铨试之后,才会被授官。

  铨试之后,科举第一将会直接授正九品上的秘书省校书郎。

  过渡一年之后,很快就会升为八品。

  要么是左右拾遗,要么是监察御史,然后踏上仕途快车道。

  但第二名,会被授为正九品下的秘书省正字,然后按照科举制度考核。

  这一步就慢了,想要做监察御史需要更大的力气。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手脚可做,但相比科举第一还是差的很远了,科举第二起步终究还是低了许多。

  看看孙伏伽,武德五年参加科举,科举第一名,到如今,他已经是大理寺卿。

  他同届的第二名,谁知道是谁?

  脸色难看的岑文本,眼角余光却是已经有些怨恨的看向了苏勖和阎立本。

  他已经联想到了什么。

  李承乾跟着看了过去。

  苏勖和阎立本虽然脸色平静的站在那里,但是两人一身的难受,却是每个知情的人都能敏锐看透的。

  李承乾收回心思。

  不管是魏玄同,还是岑长倩,都需要在秘书省过渡一年,至于说一年之后,李泰恐怕已经要踏入万劫不复之境了。

  谁进去谁死,便是岑文本也是一样。

  上一世,岑文本在李泰和李治的争斗当中选择了支持李泰,这让李承乾不得不现在就暗中做手,坑岑文本一把。

  岑长倩虽然文采出众,但说实话,有岑文本这个中书侍郎在,岑长倩一旦成为科举第一,魏征那些人必然要弹奏。

  以岑长倩的才华,还远不到皇帝可以为他忽略魏征的地步。

  岑文本原本能够看清楚这一切的,但可惜,自从一月份以来,李承乾和李泰明里暗里的争夺烘托,让本就关心这件事情的百姓,更以为岑长倩会成为科举第一,甚至让岑文本都忍不住的生出希望。

  但可惜,魏玄同便没有这些牵扯,更别说,他的能力本就不在岑长倩之下,在上一世,他就是科举第一。

  一个小局,李承乾随意玩弄的一个小局,也不值得多说什么。

  无事生非,空穴来风,凭空生浪。

  没有困难,就创造困难。

  无非如此罢了。

  ……

  岑长倩,魏玄同,格希元等一众新科进士,从两仪殿缓缓退出。

  皇帝这才开口道:“吏部铨试要抓紧,朕还等着人才要用。”

  “喏!”侯君集沉沉拱手,然后退回班列之中。

  “诸卿谁还有事?”皇帝继续问道。

  兵部侍郎崔敦礼上前,对着皇帝拱手道:“启奏陛下,鄯州果毅都尉席君买昨日有奏:吐谷浑丞相宣王,策划阴谋欲袭击弘化公主,劫其王慕容诺曷钵逃奔吐蕃。慕容诺曷钵闻之,轻骑奔鄯善城,果毅都尉席君买知之,连夜率一百二十骑诛杀宣王。”

  李世民微微抬手,张阿难立刻接过奏本,送到了皇帝的手上。

  李世民细细的阅读了一遍,然后转身看向李承乾,不确定的问道:“太子,你曾经嘱咐过军前要果断行事?”

  “是!”李承乾拱手,诧异的看着奏本,说道:“不过儿臣嘱咐的是兰州长史李德謇,因为大唐和吐蕃将要大军压境,吐谷浑之内必受影响……其内有人心向大唐,也有人心向吐蕃,难免此时会做出混沌之事,故而提前准备。”

  皇帝顿时明白了过来:“大唐自重立吐谷浑以来,虽以慕容氏统领诸方,但内部亦有丞相宣王受众人所推,但这些年,慕容氏越发得人心,尤其是去年弘化公主出嫁,彼辈感到威胁,才试图投靠吐蕃。”

  李承乾微微颔首,吐谷浑内部还是以部落制为主,慕容氏有人支持,丞相宣王也有人支持,相互对立。

  “所以,鄯州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准备动手,恰好李德謇身在鄯州,所以,他出主意,席君买果断行事,一百二十骑突袭大败宣王,同时将他的三个兄弟也一起杀死。”李世民看向群臣,严肃的说道:“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里面有没有吐蕃人的参与?”

  大唐和吐蕃正在联姻,公主已经从长安出发,但现在,吐谷浑的丞相却要挟持自己的国王和王后,投靠吐蕃。

  这里面的稍微有个判断失误,婚事被毁不说,大唐和吐蕃甚至可能立刻兵戎相见。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抬头问道:“太子,你对吐谷浑局势比较熟悉,你来说。”

  “是!”李承乾立刻拱手,然后说道:“依儿臣看来,吐谷浑王和公主被挟持到松赞面前,对吐蕃有巨大的好处,能够极大的提升其威望,但是,其若是成了,吐蕃的风险已经巨大,那就是大唐会不会因为吐谷浑的事情,跟刚刚结成姻亲的吐蕃开战?”

  “公主现在走到哪里了?”李世民突然转口。

  “马上要到天水了。”李承乾拱手。

  文成公主离开长安两个月了,总共走了不到六百里,走的很慢。

  今天去朝拜佛寺,停上三天,明天去祭祀山神又停上三天,这样能快得了才怪。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说道:“那么吐蕃赞普什么时候,能到苦海?”

  “七月初!”李承乾躬身,说道:“公主会先到吐谷浑,休息等候半月,毕竟她的身体也需要适应高原瘴。”

  “如此说来,时间上吐蕃人完全来不及。”皇帝平静点点头。

  李承乾拱手,说道:“是,若是吐谷浑得手,那么不管是之前还是之后,大唐都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决断和吐蕃的婚事……到时候,大唐和吐蕃一旦彻底反目,大唐不说,松赞这段时间的努力就全部都白费了。”

  这是一个沉没成本的问题。

  一旦大唐因为这件事情,和吐蕃翻脸,禄东赞在长安这段时间,花费的所有精力和成本全部都会沉没,甚至就连禄东赞自身,都会死在大唐。

  “所以儿臣觉得,这件事情即便是有吐蕃人参与,可能也是吐蕃国内反对这桩婚事的人在暗中做手脚。”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所谓宣王,不过是个蠢货罢了。”

  李世民轻轻点头,然后继续问道:“还有呢?”

  “吐谷浑内部反对大唐的势力,恐怕还是需要清理一遍。”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不错。”皇帝出乎意外的平静,他看向群臣,点名道:“无忌,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拱手站出,认真说道:“陛下,臣想,若是宣王得手,将公主和诺曷钵押送到吐蕃赞普松赞之前,而之后,松赞却是反手卖了宣王,又将他,公主和驸马送回吐谷浑,陛下,还有大唐到时又该将如何?”

  殿中群臣顿时一片哗然。

  吐蕃正在与大唐结亲,吐蕃赞普将背叛大唐的吐谷浑丞相,被劫掠的弘化公主和吐蕃国王重新送回来,大唐不仅不能终究,反而要感激。

  如此,不仅没有沉没成本,吐蕃反而能更加的借助大唐的威望,大大的震慑诸国。

  反而是大唐,一个公主被捕送,一个公主还要嫁给吐蕃,脸面尽失。

  至于宣王,一个叛徒,卖了就卖了。

  而且唆使他的,还是吐蕃内部,反对这一次联姻的人。

  更别说宣王的背后还有他族人,代言人,重新选一个就是了。

  对吐蕃人来讲,这样的买卖太划算了。

  ……

  李承乾面色沉重的对着长孙无忌拱手道:“司空的意思,是说,这一切远本就是吐蕃赞普松赞的一个局?”

  “恐怕是的。”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李世民坐在御榻上,看向脸色有些难看的李承乾,无比满意的笑笑,说道:“太子,你还年轻,这些人心鬼蜮的东西,你还差的许多,还得多看。”

  “是!”李承乾有些咬牙的拱手。

  皇帝放松下来,然后笑呵呵问向李承乾:“若是局面真的如此,你会如何做?”

  群臣微微低头,皇帝已经开始了教子模式。

  “儿臣,儿臣或许会当着松赞的面,直接凌迟了宣王……不。”李承乾话说到一办,突然反应了过来,转口咬牙道:“儿臣应该让吐谷浑王动手,在松赞抵达吐谷浑之前,让他当着所有吐谷浑倾向吐蕃的贵族面前,让宣王高喊他恨松赞,然后再凌迟了他。”

  “不错,若是你杀了宣王,那么吐谷浑人虽然会恨吐蕃人,但更会恨大唐,所以要杀人,让慕容氏动手,这样他们只会恨慕容氏和吐蕃人,反而会心向大唐。”皇帝平静的点点头,李承乾躬身受教。

  下方的长孙无忌拱手退回。

  宣王虽已死,但他还有族人。

  如何勾连吐蕃,长孙无忌不用人教。

  不是我晚了,我从十分就开始改,改了二十分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