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还是想杀了他们父子(第三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仪殿中,李承乾将手上的奏本放下,看向户部尚书阎立德,说道:“阎卿,关中挤不出来多少愿意到高原的百姓便不用太挤,卫国公任西昌州大都督,那么这些事情该怎么做最恰当,你让他去想办法。”

  阎立德一愣,下意识的问道:“陛下,此事户部不管吗?”

  李承乾摇摇头,摊手道:“朕也想让户部去管,但是关中之地,百姓还算富足,除了一些地处偏远山区的百姓之外,有谁愿意离开关中去高原讨生活,便是陇西一带的百姓也没有多少主动愿意的。”

  “是!”阎立德无奈的拱手。

  “所以,这件事情,还是要从驻守在西昌州的军卒入手,他们若是愿意和当地吐谷浑的女子成婚,那么就免去吐谷浑女子一家的奴隶身份,登录户册,成为唐人。”李承乾笑笑,说道:“这样相信很多军卒是会愿意的。”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勣等人宰相尚书都不由得会心一笑。

  军中的士卒有太多没有成婚的人了。

  尤其这一次恐怕要在高原驻守多年,有的人愿意回家再娶,有的人恐怕耐不住寂寞,在当地就会成婚。

  “当然,要管的严一些,他们终究是军中的士卒,不是欺压百姓的兵痞混蛋。”李承乾脸色微微一冷。

  “喏!”殿中群臣齐齐拱手,心中一重。

  皇帝对百姓是很宽仁的,这一点继承了太上皇的作风,但也能看出皇帝对一些军中士卒的观感。

  “从今日开始。”李承乾看向群臣,说道:“西昌州的所有盐矿,全部属于户部和少府,由户部和少府开发销售。

  所得全部用来供给西昌州的建设,朕要将西昌州打造成一个用来攻打吐蕃的后勤之地。

  谁捣乱朕就杀了谁!”

  “喏!”群臣肃然。

  “好了。”李承乾笑笑,看向房玄龄问道:“房相,吐蕃国使来长安的消息,百姓都知道了。”

  “是!”房玄龄拱手,说道:“高原大战,吐蕃赞普仅以身免,然后立刻派人前来长安求和,消息已经被长安百姓尽知。”

  “很好。”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顺带传遍天下四方,最好也是高句丽人知晓,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喏!”房玄龄拱手。

  李承乾抬头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舅舅,灭高句丽的军策,制定的如何了?”

  “陛下!”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臣与兵部诸位同僚商议,要想稳步的切割高句丽,那么还是需要打一仗,要么再做个陷阱,引诱盖苏文出战,要么就只能强攻,还有便是放他们今日在地方种田,然后在秋初毁掉这些粮食,逼盖苏文迎战。”

  “若是如此的话,高句丽百姓,就该恨大唐入骨了。”李承乾轻轻抬头,然后笑道:“不过即便是现在,高句丽人,对大唐,对朕,恐怕也是恨的刻骨铭心,算了,就这样吧,最好是提前让高句丽知道,大唐在秋收之前,就会毁了这些东西。”

  “陛下,这样那些高句丽百姓会拼死的。”房玄龄忍不住的站出拱手。

  李承乾看向房玄龄,说道:“梁国公,朕听说河北有不少百姓生活困苦,你拟定一个移民的策略吧。”

  房玄龄一愣,随即拱手道:“喏!”

  皇帝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河北的穷困百姓要移民到高句丽,那么高句丽的土地,自然要留给大唐的百姓。

  这样,高句丽的百姓还是死光的好。

  “好了,诸卿。”李承乾轻轻敲敲御案,认真说道:“吐谷浑战事已了,高句丽的战事还远,如今已经开春了,需要开始准备春种春浇之事,各省各部各寺要敦促地方州县,及早的开始准备,争取今秋丰收。”

  “喏!”群臣齐齐拱手,这才是正事。

  “顺带通知他们一声。”李承乾抬头,说道:“今年秋收之事,朝中会派要员到地方巡查,谁要在秋收之事上失利,该免职免职,该罢官罢官,朕这里绝不宽容。”

  “喏!”群臣神色凛然。

  皇帝去年的时候,以欺君渎职罪,直接褫夺了淮州刺史陆善宗一切官爵,没收一切家产,流放振州。

  偏偏又是民生大事,让其他人想要求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好了,诸卿还有什么事情吗?”李承乾身体稍微靠后,看向群臣。

  刑部尚书刘德威一脸肃穆的展出拱手道:“陛下,臣刘德威有奏。”

  “刘卿请讲。”李承乾脑海中一时间闪过了刑部诸事。

  “陛下,此番吐蕃国使前来,是将所有一切罪责都推到论钦陵父子的身上,一切和吐蕃赞普无关。”刘德威拱手,说道:“臣请问该如何处置论钦陵父子,陛下之前定的是等抓到松赞之后,将他们一起定罪。”

  “陛下!”房玄龄跟着拱手,说道:“如何对论钦陵父子,对松赞定罪,将关系到此战动兵的合理性。”

  “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李承乾轻轻抬头,说道:“通天河以北,党项诸地本就是大唐的羁縻州,而吐谷浑又是大唐属国,是吐蕃人勾结吐谷浑大臣叛乱,大唐不过是自卫反击而已,哪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房玄龄微微一愣,随即,他还是拱手道:“陛下,此事史书要记录的。”

  李承乾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史书上要将这件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清晰的记录下来。

  “陛下!”长孙无忌拱手,说道:“此事是吐蕃赞普打算趁着太上皇退位和陛下初登基的关键时刻,效仿当年的颉利,试图攻伐大唐,陛下英明果决,察觉了吐蕃人的阴谋,然后及时派兵,一战而败吐蕃。”

  李承乾点头,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至于说为什么大军停在通天河不进,是因为战事突然,大唐没有做好灭亡吐蕃,而战败的吐蕃随便找了个借口,献上大量金银珠宝求和。”长孙无忌抬手,说道:“陛下为了天下稳定,暂时忍辱负重,答应了吐蕃的求和,至于之后,便是……”

  “渭水之盟!”李承乾直接开口。

  “是!”长孙无忌点头,说道:“当年颉利也是趁着大唐皇位交接,攻打大唐,最后在渭水和太上皇签订了盟约,然后在三年之后,大唐发兵,一战而灭东*突厥。”

  稍微停顿,长孙无忌看向群臣道:“诸位都是当年之事的亲历者,可是如今的这些百姓,他们是知道渭水之盟,可是又有谁知道渭水之盟的内容吗?”

  斩白马,约兄弟,被迫献上金银珠宝,大唐耻辱,之后群臣卧薪尝胆,一举灭国东*突厥。

  这是百姓印象当中的渭水之盟。

  但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此,斩白马,相约互不相攻,大唐是送了一些金银珠宝,但很少。

  之后颉利回到草原之后,立刻让人送来三千匹良马、牛羊万口,这些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看起来是大唐受了耻辱,但实际上是颉利被吓跑了。

  “所以,臣以为,也不需要现在就对禄东赞父子定罪,先将他们关着,吐蕃国使来了,随便他怎么说,当他献上金银,陛下答应他不攻就是!”长孙无忌拱手,说道:“等到将来他日,陛下灭了吐蕃,不管到时吐蕃赞普是谁,一起押到长安和禄东赞父子一起斩首便是。”

  李承乾点头,说道:“舅舅说的有理。”

  “陛下!”房玄龄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或许到时可以让禄东赞父子出面指责松赞,说一切图谋都是松赞策划的。”

  长孙无忌站在房玄龄身后,低声问道:“梁国公是觉得这两人还有用?”

  房玄龄稍微侧身,点头道:“大唐对吐蕃终究还是知之太少了,若是他们父子能够告诉大唐吐蕃所有的一切地形,还有各族之间的仇怨,那么大唐灭吐蕃的时候,就能够轻松许多。”

  转过身,房玄龄看向李承乾道:“陛下,如此一来,便能够节省大量的开支。”

  用禄东赞父子,来换国家用兵成本降低。

  李承乾忍不住的有些犹豫了起来。

  禄东赞父子的能力不言而喻。

  在松赞死后,他们能够替仅仅两三岁的芒松芒赞稳定住整个吐蕃的局面,这两个人的能力强的可怕。

  如果能够留这两个人为他效力,哪怕不留在朝中,不用在对付吐蕃,哪怕是用在大唐对高句丽的战事当中,大唐的损耗也不知道要少多少。

  “陛下!”长孙无忌拱手,说道:“臣觉得可以,将噶尔一族的所有男女全部从吐蕃手里要过来,他们便是不想为大唐效力也不由他们了,而且此种宽仁之举,太上皇便做了许多,陛下可以效仿太上皇的。”

  李承乾抬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朕还是想杀了他们父子,因为他们害的父皇身体受损,朕作为父皇之子,光从孝道而论,是必须要杀了他们,才能对得起父皇,也才能让朕心里这口气出出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