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本王要和武才人私下见一面(第三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色迷离,灯火错落。
晋王府。
李治站在书房桌案之后,手里快笔勾勒,一副兰亭集序已经彻底写就。
姬家福小心的接过细竹毛笔,然后放在了笔山上。
李治稍微擦了擦手,也不抬头,直接问道:“褚相那边情况怎样了?”
“杭州那边前日刚有消息,说褚相的父亲,阳翟县侯的身体怕是不行了。”姬家福轻轻躬身,神色严肃。
阳翟县侯褚亮,前亲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累官至通直散骑常侍,贞观十六年致仕。
“褚公如今八十七岁了吧?”李治一时间有些感慨。
“是!”姬家福点头,说道:“若是能够熬过今年,就八十八岁了。”
“褚相那边接到消息了吗?”李治神色严肃起来。
“应该还没有。”姬家福摇头,说道:“我们的人用的是快马急递,而杭州那边,褚家的人还没有想好要不要通知长安!”
“或许他们是在等褚公咽气之后,再通知长安吧。”李治微微摇头,有些事情,也不是褚家人能够决定的,毕竟褚亮只是不行了,还能够说话,还能够做决定,他若是不让家人通知褚遂良,他的家人也没有办法。
“那样就意味着,褚相必须要丁忧三年。”姬家福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也不是必然的。”李治摆摆手,说道:“我大唐虽然以孝治天下,但丁忧之事并不严苛,一般情况下,一年之后就可以复职,丁忧三年是古制,不是一定要遵守的。”
“但哪怕是一年,褚相离京,以如今的状况,怕也是不易啊!”姬家福小心的看向李治。
……
李治平静的点点头,说道:“褚相如今在长安城的情况如何?”
“殿下!”姬家福稍微松了口气,拱手说道:“这一年间,褚相在朝堂上,并不为人所喜,尤其是众多江南官员陆续调离长安之后,京中的不少人,对他的感觉更差……便是关中派系出身的人,也是和他多有疏远。”
“他是宰相,怎么也应该有人向他靠拢吗?”李治有些诧异。
“有!”姬家福点头,然后又摇头道:“多是一些中下层的官员,而且心思各异,不过好在司徒对越发的信重,让他安心不少。”
“那么长安城中呢?”李治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他的手段都在长安城中。
“官员在朝堂上和褚相疏远,到了下面更是互不往来,偶尔家人遇到了,也多是冷言冷语。”姬家福轻轻冷笑,然后说道:“甚至偶尔还会有‘人’当面说些什么,最后直接打架的……之后,别人家和褚相家中关系就更冷淡了。”
“将人手全部都收回来吧,一旦杭州的消息传过来,褚相怕是要做些事情,到时候别落到我们头上。”李治微微摆手,然后说道:“告诉杭州那边,褚公如果真的不行了,丧礼的时候准备一封厚仪,明年,本王或许应该去杭州一趟了……”
“殿下!”姬家福身上顿时一惊。
“你不懂。”李治直接摆手,说道:“荆州虽然不属于江南之地,但却是江南天气,雨水颇多,找个雨雾纷纷的天气,悄悄的去杭州一样,不会有人发现的……而且就算是发现了本王不在,找个进山修行的借口就足够了。”
“是!”姬家福这才松了口气。
李治神情肃穆起来,褚遂良是他未来关键的一环。
如今朝中,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兼任中书令,但不可能一直兼任下来,到时候,一旦中书令的位置空缺下来,那么接任的必然是褚遂良。
中书令,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职权包括参议朝政,临轩册命,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
草拟诏旨制敕。
这是李治最在意的六个字。
其中就包括皇帝遗诏。
今日见了皇帝,李治肯定皇帝的身体即便是偶有好转,但已经老态尽显。
仔细想想也是,他的父皇虽然只有四十七岁,但是前半生颠沛流离,常年征战,做了皇帝之后,又劳心劳力。
最关键的是东征高句丽两年,身体一下子就垮了。
他背后脓疮,看上去是旧病复发,但实际上却是身体不堪承受的迹象。
皇帝没有几年了。
若是在那个时候,褚遂良在他的身边,那么只需要诏书上写上他李治的名字,那么他李治就拥有改天换地的机会。
当然,仅仅是机会。
这一点,李治心中有数。
他想要登基,不是仅仅只有一本诏书就足够的,他需要的东西很多。
但最重要的,就是那么一份诏书。
至于剩下的,就是万众拥戴和杀戮逆贼。
李治抬头,目光冰冷,他想要登基,一场彻底的血腥杀戮是少不了的。
就像他的父皇当年那样,不仅杀了隐太子和齐王,还将他们的十几个儿子也全部斩杀殆尽。
李治需要学的,就是他父皇的这种手段。
明年和褚遂良的见面,将会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如果不成,那就只能让褚相他彻底的闭嘴了。
李治今年一年在荆州,想通了未来,是他最大的收获。
……
李治收回心思,看向姬家福问道:“郭孝慎那边怎么样?”
“郭孝慎今年科考得过,虽然位次不高,但他如今也是实实在在的进士,因为之前在刑部任职,现在在任从九品上刑部主事。”姬家福拱手,说道:“刑部主事虽然官位不高,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很是帮了臣不少忙的。”
李治点点头,说道:“郭孝慎这两年和王府虽然没什么联系,但是也要小心东宫那边一直盯着。”
“是!”
“另外,本王从荆州带了不少人回来,其中有些是益州口音的人,将这些人安排妥当。”李治轻轻笑笑,说道:“恐怕便是皇兄也想不通本王另有人手吧。”
李治如今是荆州牧,他身边带着明显荆州口音的人,自然会被特别关注。
所以,他真正的杀手锏,在那些益州人身上。
“骆宾王那里,你负责联系。”稍微停顿,李治神色严肃的说道:“他那边的人手,是他那边的人手,你手上的人手,是你手上的人手,不要混了。”
“臣明白。”姬家福点头,他知道,晋王对骆宾王还是有几分戒心的。
毕竟李义府对晋王府的打击太深了。
“应山公夫人那里,让郭孝慎想办法,请应山公夫人年底的时候,进宫见一见武才人。”李治轻轻笑笑,说道:“武才人代替了徐贤妃,如今是父皇身边最受宠的嫔妃,在关键时刻,是很有用的。”
内有武媚娘,外有褚遂良。
若是骆宾王那里真的能够针对右金吾卫将军田仁会动手脚,那么李治的计划将会更多一环。
不仅如此,诸王,驸马,李治要绝对保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他说话的不只一个人。
“是!”姬家福认真的点头,他已经看出来李治的一些布局,对未来也多了几分信心。
“今年暂时先这样。”李治松了口气,说道:“到了明年,恐怕得需要找个时候,和武才人私下见一面。”
“殿下!”姬家福惊愕的抬头,和皇帝嫔妃私下会面,是很犯忌讳的。
李治摆摆手,说道:“如今的情况,本王不过是和那位武才人有些关联罢了,若是想要将她彻底的绑在本王这艘船上,还需要更多的做些什么,一些见面之时才能做的许诺,只有见面时才能说。”
“是!”姬家福有些迟疑,但还是说道:“宫中到处都有眼线,陛下又时刻盯着,殿下……这个机会?”
“今日见父皇的时候,父皇说,明年要为兕子选驸马,驸马选了,明年大概就要大婚。”李治轻轻抬头,低声说道:“以父皇对兕子的喜爱,少不了要多喝几杯的,到时候,想办法让父皇和皇兄,还有舅舅都多喝几杯。”
姬家福有些担忧的看着李治。
李治轻轻摇头,说道:“宫里会有人帮忙的。”
姬家福眉头一跳,他顿时就明白,晋王在宫里,还有他不知道的人在帮忙。
“只要和武才人见一面,那么未来便尽在本王之手。”李治的拳头紧紧握起。
……
太极殿中,李治站在丹陛一阶之上,他的身前是太子,身后是皇太孙。
不过这个时候,李治的目光并不在太子和皇太孙的身上,他目光惊讶的看向殿中的侍御史杨宏礼。
腊月十五,望日大朝。
杨宏礼站在殿中对着皇帝认真拱手,然后当着百官的面,认真说道:“启奏陛下,高丽国使半个月已经从水路抵达登州,并且已经上行至洛阳,然而此事,鸿胪寺上报尚书省之后,便没有了任何回音,臣请追究相关人等之责。”
贞观二十年年底,四方外番前来朝见天可汗,有数十部落和国度之臣,甚至有新罗使臣来访,但偏偏高句丽也派人来了。
可是,这件事情别说是皇帝了,就连李承乾也不知道。
皇帝,皇帝去年和前年才征高句丽而还,过两年皇帝还要再征高句丽,此事不说是直接上奏皇帝吧,但起码李承乾这个监国太子应该知晓。
当然,这不是小事,但实际上也不是太大的事情,追究到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便足够……
皇帝坐在御榻上,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此事你知道吗?”
“儿臣不知。”李承乾面色凝重的拱手。
皇帝看向长孙无忌,问道:“无忌,此事你知道吗?”
“臣不知。”长孙无忌站出拱手。
皇帝看向房玄龄,问道:“梁国公,此事你知道吗?”
“臣不知!”房玄龄站出拱手。
“砰”的一声,皇帝突然一掌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然后目光冰冷的看向房玄龄:“房卿,朕将整个尚书省都交给你,你竟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朕看你,真的是老迈了。”
房玄龄惊讶的抬头。
皇帝摇摇头,说道:“好了,今日便到此吧,你回府好好的想一想,你究竟为何会出这么大的纰漏,若是想不通,就不要来见朕了。”
房玄龄愣了。
李承乾愣了。
满殿群臣一瞬间都愣了。
皇帝这是要罢黜掉房玄龄的宰相吗?
就因为这点小事!
贞观二十年十二月,房玄龄尝以微谴归第。
褚遂良上疏,以为:“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
自非有罪在不赦,搢绅同尤,不可遐弃。
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退之以礼;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