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打算退位为太上皇(第二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转眼已经年底。

  腊月二十七日。

  长孙无忌刚刚宫中返回。

  褚遂良上了一本奏本,劝谏皇帝应该善待房玄龄这样多年从玄武门走来的老臣,皇帝幡然悔悟,然后亲赴房府见房玄龄,之后又载着房玄龄回到了宫中。

  又是一副君臣相得的景象。

  新年过后,房玄龄就会重回尚书省,一切重归正常。

  长孙无忌至始至终都在一旁陪同。

  太子至始至终也没有出现。

  这一次的风波终于在彼此的默契下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刚刚回到府中,等在门口的管家直接上前,低声道:“老爷,晋王到了,现在在公主和少爷院中。”

  长孙无忌脚步一顿,随即点头道:“一会他若是要过来,就让他来书房吧。”

  “喏!”管家躬身退开。

  长孙无忌平静的走向书房。

  李治这还是多年以来,第一次亲自往他的府上送年礼。

  早几年的时候,李治还年幼,甚至还没有出宫,年礼什么的都是许叔牙在送。

  贞观十七年,李治成婚,婚后他就被遣往了太原,长孙无忌也跟着皇帝去往了辽东。

  去年冬日,长孙无忌才和皇帝一起从定州返回,偏偏发生了李义府的事情。

  之后的大半月时间,李治都没有出府,年礼也是让姬家福送的。

  今年没有什么大事,难得李治亲自来送年礼。

  如果他真要来见自己,长孙无忌有些话,还是要和自己这个亲侄子好好的说说的。

  当然,李治是必然要来见长孙无忌的。

  ……

  “老爷,晋王来了。”门外的声音响起,一身灰色常服的长孙无忌抬头说道:“进来吧。”

  “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李治一脸认真的走了进来,率先对着长孙无忌拱手道:“舅舅。”

  “稚奴来了。”长孙无忌看着李治,神色温和下来:“来坐吧。”

  “是!”李治有些小心的在一侧的矮榻上坐下,然后才低声说道:“稚奴从荆州回京的时候,带了些当地的特产,给皇姐,姐夫和舅舅尝尝。”

  “你用心了。”长孙无忌点点头,放下手里的《论语》,然后看向李治说道:“你这一年在荆州,诸般事务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舅舅和陛下在宫中的时候,也常赞叹你的用心。”

  “谢谢舅舅!”李治松了口气,然后微微笑了起来。

  “舅舅虽然没有任职地方,但也算是多年宰相,有些经验还是能够和你说一说的。”长孙无忌神色温和的看着李治。

  “请舅舅指点!”李治立刻认真起来。

  “殿下也算治理荆州一年,殿下可知道殿下治理地方最大的敌人是谁?”长孙无忌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锐利起来。

  李治神色微微一沉,想了想说道:“是四时节气,今年雨水偏多,荆州大半地方近乎江南天气,但又不是江南地势,所以外甥精心治理一年,最终的结果也只是和去年持平而已。”

  “殿下这话对又不对。”长孙无忌微微摇头,说道:“四时节气,风雨之事,都是天时,是天下所有官吏都需要面对的,处置妥当自然是政绩,但殿下是亲王,不是普通官员,不能如此看。”

  “还请舅舅指点。”

  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殿下今年离京的时候,陛下曾经对殿下说过,大唐以关中而治天下,以天下供养关中,这句话实际上就已经点明了殿下治理荆州的核心所在,只是殿下当时没有听懂而已。”

  李治有些茫然的抬头。

  “世家,是荆州的地方世家。”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殿下治理地方,要面对的,无非就是三类人,地方官员,地方世家豪族,还有就是地方百姓。”

  李治默默的点头。

  “殿下是亲王,是荆州牧,天生注定了和普通的地方官员有所不同。”长孙无忌稍微停顿,然后斟酌着说道:“地方世家豪族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靠近殿下,然后利用殿下来扩张他们的势力,包括田地,官职,甚至他们会将目光看向长安。”

  李治的眉头微微一蹙,眼神低了下来。

  长孙无忌没有再看李治,摇摇头,说道:“大唐不可如此,尤其殿下不可如此,殿下为荆州牧,应当做的,是在京城招募年轻一辈的官员子弟,然后带到地方,利用他们来打压地方世家和豪族的势力,平衡控制地方的同时,也能联系中枢。”

  地方的势力多了,李治这个荆州牧,反而更加的容易掌控地方。

  但是这样一来,他的荆州也容易被别人渗透。

  这个别人就是长安的关中贵族。

  而如今,长安的关中贵族,最听的是他舅舅的话,是他父皇的话,未来是太子的话。

  李治不管怎样在荆州培养和拉拢关陇子弟,他都不可能超过太子。

  他皇兄不是那种轻易会被别人机会的人。

  他不可能拥有像宋明帝刘彧,齐昭帝高演,陈宣帝陈顼,那种杀兄杀侄再称帝的机会的。

  所以他舅舅的意思,是让他放开自己的核心,让皇帝的人进入控制,然后他再利用皇帝和地方势力之间的争斗来平衡控制地方,同时培养自己的势力。

  这个皇帝,可以是他的父皇,也可以是他的皇兄。

  而这样一来,李治自己的机会将会变得很小。

  或许他可以等,但是,就算他真的有了宋明帝,齐昭帝,陈宣帝的机会,他的下场又会好到哪里去。

  陈宣帝虽然寿终正寝,但,他的儿子是陈叔宝啊!

  不,他不要做陈宣帝,他做就要做杨广。

  不,他要做他的父皇。

  ……

  李治微微抬头,神色诚恳的说道:“舅舅所言极是,稚奴一定认真领悟舅舅的教诲。”

  长孙无忌笑了,点点头:“殿下能够明白就好。”

  “不过舅舅。”李治微微低头,然后想了想问道:“稚奴有一个问题,最近一直想不大明白。”

  “你说!”

  “腊月二十三那日,监察御史杨正弹劾太子荒淫,稚奴总是觉得其中有些不对,但哪里不对却总想不明白。”

  “殿下敏锐!”长孙无忌微微眯眼,然后感慨一声,说道:“那日之事,的确是太子故意设计的,臣看的出来,陛下也看的出来。”

  “皇兄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李治忍不住的追问,然而他一点也没有察觉到,长孙无忌的自称,从舅舅变成了臣。

  “杨正。”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杨正为人资质普通,但好在用心慎善,虽然地方处政经常适得其反,但陛下和臣还是很重视他的,所以将他调入长安任侍御史,让他养老。”

  “养老!”李治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不错。”长孙无忌点头,说道:“朝中监察御史,多为三十岁上下的年轻官员,而杨正是年纪最大的,然而,那一日,太子轻轻设计,他就出错了。”

  “出错了!”

  “太子的意思很明白,也很直接,人老了就要服老,不然真要是出了大错,就后悔莫及了。”长孙无忌神色淡然。

  “父皇?舅舅?”李治惊讶的看着长孙无忌。

  “是的。”长孙无忌点头,平静的说道:“太子就是这个意思,臣和陛下都老了,老了就容易犯错,若是都不服老,将来治理天下出了大错怎么办?”

  李治的神色更加惊讶:“皇兄那么说,舅舅你竟然就这么接受了。”

  “人都在变老,不管是陛下还是臣都是如此,这是天道之理,是无法避免的。”长孙无忌看向李治,摇摇头,说道:“况且就算是老了又怎样,年轻的一辈,想要做到替换臣的地步,起码需要十年。”

  李治微微一愣,随即缓缓的点头。

  现在的年轻一辈,最出色的,无过于故郯国公张公谨的长子户部侍郎张大象。

  这一位是朝中年轻一辈最有机会成为宰相的。

  然而即便是张大象,想要从户部侍郎升为户部尚书,起码需要五年的时间,这还是他立下大功的时候,而想要做宰相他需要立下更大的功劳,又得是五年。

  这中间不能一点错误,不能调到地方历练,不然起码还要耽搁十年的时间。

  一来一去二十年过去了。

  “况且,就算是有人能够替代臣,又会是什么人呢。”长孙无忌看了李治一眼,淡淡的说道:“长瑞如今已经是太子家令,而大郎,已经是秘书监。”

  李治明白了,如果以长孙无忌大唐以关中而治天下的说法,那么将来顶替他们的必然是他们的子侄一辈,和他们自己又有什么区别。

  “至于陛下!”长孙无忌微微摇头,说道:“陛下的身体没有那么好,如今的情况,最多支持半年,就要放下政事到山中休想,到之后天下治理就是太子的事情了,然后再过半年,陛下再回来……”

  “所以,那日的那件事情,其实是父皇和皇兄在达成默契,日后父皇和皇兄各掌天下半年。”李治面色淡漠,随即,他抬头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舅舅,皇兄为人是不错,但这种事情,他真的能够忍下去吗?”

  长孙无忌看着李治,轻叹一声,说道:“殿下太不了解太子了,太子早几年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如今却最是知道天下治理之事,所以,他不是在忍,他是在利用陛下,一步步的掌握天下……同样的,陛下也在一步步的将天下传给太子。”

  李治咬着牙低下了头。

  他没有想到,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皇位的传承已经开始了。

  “陛下和臣说过,高祖皇帝在六十岁的时候,退位为太上皇,若是陛下他自己能够活到六十岁,也会在六十岁的时候退位为太上皇的。”长孙无忌看着李治,摇头道:“也就十年,十年时间,足够陛下将天下完全交给太子了,然后他就做他的太上皇安享晚年。”

  李治低着头,轻轻点头,然而他的眼底却闪过一丝冷笑

  十年,皇帝还能活十年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