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四百六十五章 斩首禄东赞,太上皇没有特赦(第一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月十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晋昌坊,御乘缓缓从太乙青华观驶出,朝着大慈恩寺而去。

  太乙青华观在东城晋昌坊,大慈恩寺在西城敦义坊,一观一寺,以朱雀大街为中线对立。

  李承乾原本以为,佛门会继续争取太乙青华观所在的无漏寺遗址,谁知道,他们竟然对西城的敦义坊异常的满意,后来才知道,西城离西天更近。

  “听说皇帝已经决定要于三月十九斩首禄东赞了?”李世民靠坐在御乘内,抬头看向李承乾。

  “嗯!”李承乾看了坐在对面的李象一眼,点头道:“是的,三司已经有了定论,那么这件事情便早些了结,至于噶尔·钦陵,他现在已经开始写关于吐蕃的所有一切内容。”

  “他写的东西,可信吗?”李世民神色严肃起来。

  “儿子没打算用。”李承乾摇摇头,说道:“等他写完这些东西,儿子就会让人封存起来,直到大兵出击吐蕃的那天,儿子才会打开。”

  “那个时候,便是那份东西里,有什么迷惑人的东西,你也不用担心会影响军前。”李世民轻轻笑笑。

  “是的。”李承乾点头,说道:“儿子会用他来针对高句丽,想来,他在这方面也没办法做手脚。”

  噶尔·钦陵对高句丽不熟。

  便是想要做些什么,也容易被人看出端倪来。

  “那么禄东赞呢,你真的要杀他吗?”李世民直直的看向李承乾,道:“若是禄东赞死了,噶尔·钦陵,或许便不会为大唐效力了。”

  “舅舅说,处斩那日,他会让人弄一具替身。”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大唐需要斩首吐蕃国相,来令所有人敬畏,但是,却可以用替身来做到这些,而真正的禄东赞,则是会送到北苑囚禁起来,永生永世,不放他离开。”

  稍微停顿,李承乾补充道:“若是父皇肯下旨赦免禄东赞一死,那自然更好。”

  李世民微微抬头,问道:“那你呢,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儿子无所谓。”李承乾摇摇头,道:“禄东赞和噶尔·钦陵生也好死也罢,对儿子都没多少意义?”

  “如何说?”李世民有些好奇。

  这段时间,虽然民间不知,但在朝中大臣当中,很有一波人在试图推动着李承乾,效仿李世民宽容大度,赦免禄东赞父子。

  李承乾也在被人推动着一起往前。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李承乾对于这些事情,是无所谓的。

  “禄东赞父子的确是少有的聪明人,但其实,若是刨除掉一些东西,他们也就那样。”李承乾平静的摇头。

  “什么东西?”

  “首先,他们是吐蕃人,对吐蕃内部的了解也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的,他们能力用在对吐蕃之上,自然是无往不利,但若是没了这层身份,他们的才智用在大唐内部,或者高句丽,不给那么多的时间,他们成长不起来的。”李承乾轻轻摇头。

  这便是很多在一个领域做的很出色的人,到了另外一个领域折戟沉沙的根本原因。

  “其二,吐蕃于大唐,之所以有优势,其实更多的是位居高原深处,若是没了高原深处的优势,那么便是禄东赞和噶尔·钦陵全部留在吐蕃,吐蕃也难挡我大唐兵锋。”李承乾轻轻冷笑。

  吐蕃无非就是有高原反应作为依仗,大唐真正能够在高原上作战的士卒并不多。

  一旦没有了这些优势,一个薛仁贵就能灭了吐蕃。

  “我大唐有无数能为者,长一辈的不说,年轻一点的,刘仁轨,戴至德,张文瓘,苏定方,裴行俭,王方翼,这些人谁的才智都不比他们差。”李承乾摇摇头,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神采。

  李世民注意到,很多现在李承乾用在身边的人都不在这份名单当中。

  或者更准确的讲,他所信任的人,都被他放出去历练了。

  而不是留在长安混资历。

  ……

  李世民的目光扫向车外,御驾已经到了敦义坊。

  “所以,为什么你这次不拒绝?”李世民收回目光看向李承乾。

  “这一次是舅舅坚持。”李承乾无所谓的摇头,说道:“算是给舅舅一个面子,反正他们想要更往上,还是需要立功的。”

  李世民目光闪烁,问道:“此事之后,你打算怎么安置噶尔·钦陵?”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给他一个尚乘奉御的虚职吧。”

  李世民一愣,然后低声道:“但是现在,两个尚乘奉御的位置已经满了。”

  “那就调一个出去。”李承乾想了想,说道:“三郎年纪也大了,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尚乘奉御长孙濬,长孙危无忌三子。

  “去潭州吧。”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舅舅在主持荆湖的传驿革新,正好让三郎去做潭州长史,好好历练。”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他明白了。

  禄东赞和噶尔·钦陵是长孙无忌主持留下的,那么他们要留在朝中,那就要占据长孙无忌一系的权位。

  李世民看的很清楚,在李承乾的心里,朝堂的各方势力在他心中有着清晰的分界的。

  在大唐以关中定天下的大局不变的情况下,维持他自己的权衡。

  而且,李承乾在很多事情,都很注意年轻人的培养。

  他这里不要废物。

  车外,大慈恩寺已至。

  李世民收敛神色,在李承乾和李象的搀扶下,走下了御乘。

  前方,玄奘和诸长安寺庙高僧已经在等待。

  ……

  三月十九,天空明亮的让人心情舒畅。

  武德门下,李承乾朝着前方的昭德殿走去。

  李义府,刘仁轨跟在身后。

  张玄素站在李承乾身侧。

  “如今太子,雍王,燕王和代王已经入内学堂读书。”张玄素一边走,一边说道:“秦家,程家,尉迟家,长孙家,韦家,杜家,薛家,柳家,裴家,杨家都已经派了最优秀的子弟伴读。”

  李承乾点点头,为皇子伴读,是各家亲近皇室的表现,也是皇室拉拢各家的手段。

  “张公为宰相,统领天下文教之事,当年教导朕,如今又要教导太子,张公辛苦了。”李承乾很认真的对张玄素躬身。

  “陛下过奖了,都是臣该为之事。”张玄素赶紧拱手,同时说道:“陛下已经擢臣为相,臣惶恐至极,只能至死为陛下效力。”

  李承乾满意的看着张玄素。

  张玄素寒门出身,初仕隋时,不过是一县户曹,却很能体恤百姓。

  入唐以来,提出了大量有用的谏言。

  朝中虽有无数官员在效仿魏征,但唯独张玄素,被魏征评价本性如此。

  笃称至真,振纲持宪。

  又没有自己的私心,是李承乾眼中的朝臣典范。

  说话之间,他们已经步入了昭德殿。

  李象,李厥,李隅,李玖四人,还有一众各家的小辈全部起身道:“参见陛下!”

  “平身吧。”李承乾站在桌案之后,看了李象一眼,然后看向殿外,招招手。

  两名金吾卫抬着一张桌案进入殿中,上方一张不大的四方小屏,屏风上写着一个戒字。

  小屏之下,是一把一尺半的戒尺。

  桌案被放在大殿一侧角落里。

  “戒懒,戒骄,戒躁,戒贪,戒嗔,戒嫉,戒奢,戒暴。”李承乾看向李象,李厥,李隅,李玖四人,说道:“这是朕的读书八戒,若是谁在读书时,犯了这八戒之律,那么任何一个授课学士,都可以用这戒尺责罚你们,便是太子也是如此,明白了吗?”

  “臣等领旨。”众人齐齐拱手,神色凛然。

  李承乾转身看向张玄素,认真说道:“张公,一切就拜托了。”

  “臣竭力而为。”张玄素肃然拱手。

  李承乾点头,然后直接转身离开。

  殿中众人立刻拱手道:“恭送陛下!”

  走出昭德殿,李承乾刚要转身朝弘文馆而去,对面岑长倩已经疾步而来。

  “陛下!”岑长倩拱手,语气急促的说道:“禄东赞已经被押往西市斩首。”

  “嗯!”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然后继续向前。

  ……

  千牛狱。

  噶尔·钦陵面色苍白的坐在角落里,他的脑海中依旧是早先禄东赞被人押出去的场景。

  三司会审。

  禄东赞自己承担了一切罪责。

  噶尔·钦陵则是将一切都实实在在的说了出来,半点都没有松赞这样的意思。

  所以,禄东赞判斩首,而噶尔·钦陵判绞刑,但因坦诚,减一等处置,判流三千里。

  当然,这个流三千里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噶尔·钦陵心里清楚,他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开长安,所以,他活了下来。

  他爹便要死了。

  皇帝的动作很快,这才几天,他爹便要被押上西市斩首。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噶尔·钦陵缩在角落,身体不由得微微颤抖。

  他阿爹现在只有一个机会活下来,那就是太上皇的特赦,但太上皇会特赦吗?

  牢房外的光影,在幽幽之间已然西斜。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清晰缓慢的在牢房外响起。

  噶尔·钦陵身不由己的打了个寒颤。

  “吱呀”一声,牢门打开。

  噶尔·钦陵下意识的抬头。

  手里提着一个匣子的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的看着噶尔·钦陵。

  噶尔·钦陵的目光紧紧的盯着那只匣子。

  长孙无忌手一伸,匣子已经朝着噶尔·钦陵扔了过来。

  然而就在噶尔·钦陵注视下,匣子在半空直接掉落。

  “啪”的一声,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出现在碎裂的木匣中央。

  “阿爹!”噶尔·钦陵顿时不由自主的扑了过去,抱起人头刚要痛哭。

  突然,他看到了人头的眼睛,随即他猛然抬头看向长孙无忌:“不,这不是我阿爹。”

  “这的确不是你阿爹!”长孙无忌淡漠的抬头,说道:“在临出牢狱之前,陛下下旨,将你阿爹转到了北苑囚禁,你阿爹现在在北苑,所以,你应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我会去见国使的。”噶尔·钦陵认真点头,随即咬牙说道:“我会让他们为这次入侵大唐付出代价的。”

  “嗯!”长孙无忌轻轻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牢房。

  ……

  离开千牛狱,长孙无忌有些诧异的看向甘露殿的方向。

  太上皇竟然真的没有特旨赦免禄东赞。

  真奇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