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挽天倾 第55章 在路上全球巡回演唱会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放羊小星星 11499 2025-09-05 01:4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hinpy.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利军要开演唱会了!

  这个消息迅速在歌迷圈蔓延。

  难。

  太难了。

  别人追星好歹能看到点消息,这位倒好,平时连一点零星的报导都看不见。

  追了十年,一场演唱会没办过。

  很多人都已经从毛头小伙子变成了丈夫、爸爸,少女也成了少妇。

  相应的,这批人的收入、消费能力也在提升。

  然后。

  滚石内地分公司的电话就被打爆了。

  都在问什么时候办?

  在哪些地方办?

  门票在哪买?

  此时虽然也有网络、电话售票渠道,但买票的便利程度远不如后世,很多门票都是走线下。

  即使订票,出票走的也是线下渠道。

  什么大麦网,暂时还没有影子,大麦网的前身华夏票务在线倒是已经运营好几年了。

  华夏票务也是李杰这次巡演合作的票务方之一。

  “老公,怎么样?”

  眼看张辉挂断电话,他媳妇顺口问道。

  “什么时候开始卖票?”

  “还没定。”

  张辉笑着道:“那边说是四月份开始售票,目前来说,北上广深几个城市都安排了。”

  “其他站点暂时没定。”

  “有说什么时候定吗?”

  张辉和他媳妇准备一直跟着,演唱会开到哪,跟到哪,不论天南地北,还是国际国内。

  去!

  都去!

  这次巡演要是不去,等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反正他们也没有太多的事。

  不仅自己去,还要带着他们的孩子一起去,权当旅游了。

  这一次,像张辉夫妇的人不在少数。

  一个个都准备跟着演唱会,开到哪,走到哪!

  然而。

  李杰却遇到了一些小小的困难。

  演唱会的申请削微有点问题,因为每个地方主管单位的尺度不太一样。

  有些歌在北上广能过,去了其他地方,未必能行。

  充满随机性。

  不过,这些只是小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将承办权交给当地的演出公司,审批都能过。

  就是这么的艺术。

  随着最后几座城市敲定,巡演团队开了一个小会。

  “大家好,今天由我向大家介绍这次【在路上】巡演。”

  ‘在路上’是巡演的主题,人生在路上,音乐在路上,自由、风景也都在路上。

  “首先,巡演的第一站是燕京站!”

  “时间预计是2006年8月或者9月,地点暂定是工人体育场,连开两场!”

  工人体育场是燕京当下规模最大的演出场地之一,如果开三面台,即舞台后方不坐人。

  工体至少能坐五万多人。

  如今,能在工体连开演唱会的歌手,袅袅无几,即便有连开两场的歌手,上座率多半也比较感人。

  没办法。

  演唱会门票价格太贵,2006年的演唱会门票和2016年、2026年差不了多少。

  但,06年和16年、26年的收入却差了几倍。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看演唱会是一种很奢侈的行为。

  除了钱,时间也是一个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是成年人,谁还没点事情?

  然而,演唱会的时间却是固定的,歌手、演出公司、经纪公司不可能因为某一个修改演唱会的日期。

  日期是早就定好的,提前半年,有些甚至是一年。

  正常情况下,演唱会的宣传期保底有半年到一年,从官宣到确定,再到营销、售票,这些都需要时间。

  最花费时间的是营销,也就是卖票环节。

  李杰倒没有这个担忧,以他的号召力,又是头一次开巡演,别说连开两场,就是在工体连开三场也能hold住。

  不过。

  滚石还是选择保守方案。

  只办两场。

  连开三场那需要太多的人,万一到时候上座率不好看,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反正先对外宣传两场。

  等门票开售,如果供不应求,随时可以再加。

  连开场次越多,平均单场成本越便宜,理想状态下,如果一个歌手在一个地方连开十几场,省事又省钱。

  “然后是津门、郑洲、江城、山城、星城站。”

  “中部、西部开完,巡演将会进入第二阶段,沿东南沿海地区,金陵、申海、杭城、羊城、鹏城。”

  “其中,金陵、申海、鹏城站都是连开两场,而且都是体育场。”

  “一共11站,14场,预计动员人数40万+。”

  11站,看起来有点寒碜,但看那个动员人数,放眼内地演出市场,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别人开20场,30场,未必有他开十几场动员的多。

  只开这么点场次,那是因为很多地方没有场地。

  那些小场,李杰不是不想开,他也要考虑一下经济成本,虽然他不指望开演唱会赚多少钱。

  但总不能亏本吧?

  他本人也不是很在意亏不亏,不过,演唱会不是他一个人办的,背后还有团队,有公司。

  如果亏本,团队哪来的绩效?

  公司哪来的利润。

  是以。

  那些无法提供大型场地的城市,只能暂时不办,回头再办,再过个十年八年,随着奥运的举办。

  08金融危机的到来,全国各地都会掀起一阵基建潮。

  体育场、体育馆是很多城市必建的场地之一。

  有了条件,再办演唱会,可供选择的地区就多了。

  接着。

  李戒又向众人讲起了海外巡演的计划。

  这一次巡演,日本是重点地区之一。

  在小日子办巡演,五大巨蛋肯定要去一趟,所谓的五大巨蛋是日本五个最知名的体育场馆。

  东京巨蛋,始建于88年,福冈巨蛋,1993年开放,大阪巨蛋,97年竣工,名古屋巨蛋,97年落成,札幌巨蛋,02年建设。

  每一个巨蛋都是四万人以上的大场。

  在日本乐坛还有一个潜规则,只有真正完成五大巨蛋巡演的歌手才敢称王,称后。

  一如香江,如果没有在红磡连开十几场演唱会,都不好意思说什么天王、天后。

  日本大部分歌手都以‘巨蛋巡演’为目标。

  真正完成这个成就的,数遍日本乐坛也没有多少,因为很难,非常难。

  李杰这一次只敢开单场的巨蛋巡演,而且要提前大半年预热,那种连场巨蛋巡演,他是开不了。

  谁让他很少去小日子活动。

  不经常活动,他的名字只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虽然死忠粉的数量很多。

  但数量却不多。

  日本之外,海外站还有新马泰三个国家,没有小西八,因为那边的市场太小。

  以李杰在那边的销量判断,撑不起一个三万人的场子。

  连一场都撑不下来,还去什么去?

  很多大牌歌手在举办全球巡演的过程中,基本上都会忽略韩国,那边的收益太低。

  韩国本土歌手都喂不饱,都需要出海才能生存,那些大牌歌手哪瞧得上韩国市场的三瓜两枣。

  内地这边,他们倒是想去,但,流程太繁琐。

  并且,内地演出市场的收费模式跟海外也不一样,大部分歌手,或者说99%的歌手都是拿出场费。

  门票卖了多少钱跟他们无关。

  是赚,是亏,也跟歌手没有关系,这也造成一个问题,那些承办方为了利润,肯定会极限压缩成本。

  能省则省,演出效果就没办法保证。

  这也是很多演唱会一场就很‘寒酸’的原因,真按照一线顶配来配置,那还怎么赚钱?

  当然。

  一些大牌歌手在演出方面前拥有一定的议价权,比如李杰这次办的巡演,因为都是大场,议价权更高。

  设备什么的,不求顶级水准,至少也要有一线水平。

  幕后的音响师、舞台设计师都是他自带。

  清单由他们开,设备验收也由他们来。

  然后。

  巡演的冠名也是他们的,收益跟承办方没有关联,李杰赚的只有出场费和百事可乐的赞助费。

  其他门票收益都是承办方的事。

  ……

  一周后。

  ‘周利军’个人巡演的相关报道陆续登上新闻版块,线上、线下双端同时发力。

  看到那仅有的11站,歌迷群体中是哀鸿遍野。

  少!

  为什么那么少啊!

  就不能多办几场吗?

  接着。

  燕京分部的电话又被打爆。

  但。

  电话在爆也是无济于事,其他城市,要么是场地不合适,要么是当地的演艺公司狮子大开口,亦或者是他们不答应李杰方提出的条件。

  如果办一场很烂的演唱会,不如不办。

  再过几年,等环境好一些了,再找机会办便是。

  在一片加场的声音中,东三省歌迷的声音最大,最猛,只因这一次巡演根本没有东三省。

  一场都没有安排。

  没有在东北办巡演,不是场地问题,是那边的演艺公司的问题。

  巡演计划官宣后,燕京这边的行动最迅速,毕竟是‘地头蛇’,谁还没点关系。

  场地、设备、人员迅速敲定。

  然后。

  预热!

  造势!

  卖票!

  燕京演唱会的售票一共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演唱会半年前,也就是下个月开启第一轮售票。

  预计放出40%的门票。

  第二阶段是演出开始前三个月,放出30%的票。

  最后一个阶段是演出开始前一个月,40%+第一、第二阶段的余票全部放出。

  关注演出市场的歌迷,立刻开始计划抢票。

  这票,它得抢啊!

  别看工体一场能塞五万多人,燕京的歌迷也多,这里是华夏摇滚乐的中心。

  摇滚乐的大本营。

  十年时间,足够一代人成长,过去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新乐迷入坑,特别是草莓音乐节之后。

  这些人都是蓄势待发。

  转眼,到了第一轮门票发售的阶段。

  发售第一天,燕京各大售票点都排起了长龙,然后,线上发售的门票几乎是秒空。

  五千张票,三秒售空!

  很多人网页卡在那,等有反应了,一切都归零了。

  线下购票网点也是如此。

  根本不够卖!

  原定一周销售的门票,仅仅一天全被卖完。

  再扣掉掉一些‘黄牛’通过特殊渠道拿到的票,在工体连开两场演唱会,怕是满足不了市场。

  瞧见这汹涌的门票预售,燕京演出公司立刻联系了李杰。

  加场不?

  只要您开金口。

  条件随便提!

  出场费,加!

  “加两场?”

  听到李戒的说法,李杰惊讶道。

  “两场十万张门票,别到时候卖不出去。”

  “怎么可能。”

  李戒咧嘴一笑。

  “你都不知道市场有多火,别说加两场,就是加三场,我看也能卖,还有申海那边,那边的演出公司也想加场。”

  “八万人体育场多加一场,每场出场费额外多加100万。”

  “我这边没问题,不过,你要注意一下,如果那边有什么猫腻的话,记得下次别接了。”

  “嗯,我懂。”

  李戒连连点头,他对这些事很上心,最近,他为了演唱会的事,忙得热火朝天。

  他的行动很迅速,不过,再快也快不过那些演出公司,加场关系到的是钱。

  为了钱,他们能不快吗?

  演出公司的公告发布后,歌迷群体的反应最热烈。

  黄牛群体也沸腾不止。

  好啊。

  门票越多越好。

  越多,他们赚的越多。

  虽然黄牛票有点‘恶心人’,但整体而言,歌迷还是忍的。

  什么地方没黄牛?

  处处是黄牛!

  买谁的票不是买?

  能买到,甭管是黄牛票还是什么,都是好票。

  筹办国内演唱会的同时,李戒还要跟欧洲的一些演出商进行对接。

  此次巡演,欧洲一共有10站。

  一共五个国家,这十站,有六站在英国,剩下的四站,一个国家一站。

  相比于国内的演出模式,英国那边李杰拿的是票房分成。

  17%的票房分成。

  这个水平放在欧美乐坛,大概是强二线,弱一线的水准,如果不是死忠粉很多,以李杰在摇滚圈外的名气,大概率拿不到这样的分成。

  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李杰不再乎那一点点出入。

  即使他卖力宣发,到处跑音乐节,分成最多也就25%左右,多了8%的分成,却失去了个人私生活。

  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钱是买不到时间的。

  就在李戒和欧洲演出商谈判之际,李杰也在忙。

  巡演可不是单纯的重复演唱。

  所有的歌曲他都要重新编曲,乐队要跟着重新排练,这样才有诚意,才能让歌迷觉得物超所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