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盛赋

盛赋-正文卷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论平生之慷慨

盛赋 明圣之君 4551 2025-07-11 20:00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hinpy.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伏城亦是起身作揖应道:“往后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三人心中,皆是豪气上涌。

  “喝茶,喝茶。”伏城招呼道。

  江平与宋鉴两人这才端起茶杯细细品味了一口。

  虽说还未看见江平所写的文章策论,不过江平身上这股凛然之气,以及眼神里的那股纯粹锐气,是无法作假的。

  且伏城也不会怀疑井寒清的判断。

  人族南北之地,从来都不缺俊才,奈何总有一些俊才,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少年得志,亦或是明珠蒙尘。

  至于宋鉴,归元境的境界修为更是无法作假。

  这个年岁,能抵达归元境的人,着实不多。

  单就修炼天赋而言,宋鉴的修炼天赋,真的不弱八顾成员,放眼整个人族,宋鉴的修炼天赋,都可号称凤毛麟角。

  不过伏城也有疑惑。

  他看向江平,轻声询问道:“以你的才略,应当早就出人头地,亦或是成为世家大族的座上宾,何至于等到现在,才出山?”

  既然已相识,说起话来自然就无须云遮雾掩。

  江平闻言,也是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稳稳将茶杯摁在桌角上,才徐徐说道:“实不相瞒,我出身不好,也不曾见过什么大世面。”

  “当初宇文君成立恒昌宗也曾招贤纳士过,也的确是被宇文君修建恒昌书院,打压世家豪门一事震撼到了我的心境。”

  “便想着前往恒昌宗大展拳脚,辅佐宇文君。”

  “可在半路上,我却听闻,八顾之一的井寒清进入了恒昌宗,白鹿书院的柳青华也进入了恒昌宗。”

  “就连当时的景佩瑶也与宇文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听闻这些之后,又想到我出身不好,且当时南方也有部分能人异士进入恒昌宗内,便自觉心灰意冷。”

  “就算去了恒昌宗,恐怕也很难一展才华。”

  “然后就返回家乡,读书修行至今,恰逢这一次,北王殿下树立门庭,我听闻后,便赶紧来了。”

  “让北王看笑话了。”

  江平是一个心气很高的人,若只是做一个执笔小厮,亦或是日常管事,地方芝麻官,难以满足江平的胃口。

  既然来了,就要大干一场,至少也要成为主事人之一。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伏城闻言,心中也是深感庆幸,心中对井寒清的感激之意越发浓郁,若是井寒清提前慧眼识英才,恐怕自己就要错过江平。

  有时候,人才扎堆,一时间很难分清楚,谁的才略更高,谁又是正确的。

  运气没来的情况下,哪怕是人中龙凤,也很难证明自己的才略与价值。

  伏城灿然一笑道:“原来如此,看来是我们命中有缘,注定要共事一场。”

  “人生之际遇,当真是玄之又玄,无法凭人力扭转乾坤。”

  看似宇文君现如今风光无限,那是因为宇文君从一开始就是龙族少主,即便没有顾雍的栽培,宇文君独有的龙族底蕴,也足以令宇文君成立一番事业。

  若宇文君出身寒门,恐怕也难以翱翔九天,俯瞰亿万里浩瀚疆域。

  伏城又看向宋鉴,不禁好奇问道:“那你呢,你修为不弱,又出身于小世家,理当早就一飞冲天,成为一代名将。”

  其实在伏城心中,江平是否有八顾之姿尚且不好言说。

  但宋鉴是真的有八顾之姿。

  宋鉴闻言,也是长叹息了一声,言道:“大世家欺负世家,常有发生,我虽略有匹夫之勇,也粗通文墨,但早些年际遇并不好。”

  “大争还未开始时,八顾的风头压制了人族无数少年天才。”

  “后来,宇文君与世家大族明争暗斗,多有过激之举,家中长辈也是告知我,理当好生修行,以待天时,莫要出风头。”

  “后来,大争之世开启,我也去了妖域之地历练了一遭。”

  “本想着参军入伍,可亲眼目睹战场上的残酷乱象,心中深感自己多有不足之处,便又返回家乡,潜心修炼了数年。”

  “如今到了这般年岁,也是深感,多数情况下都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如今幸遇明主,也不枉费这些年来的苦修。”

  据井寒清的情况,宋鉴曾在妖域得到过一桩造化,修为才突飞猛进的。

  但至于是怎样的一桩造化,伏城也不会多问。

  这个秘密,也只会烂在宋鉴的肚子里。

  伏城亦是感慨道:“原来如此。”

  宋鉴更是悠悠叹道:“殿下贵为北方七律之首,尚且经历了造化弄人的无奈,何况我等。”

  伏城也是附和道:“论天资悟性,二位不弱于我。”

  “以后,文武之事,便仰仗二位兄弟,世上哪有那么多的人中龙凤,说白了,许多事都是天注定。”

  “可既然遇到了这样的时代,恰好我们也略有些许才能,自当不负青史华章。”

  “今夜会很热闹,谁都可以喝多了,但你们二位定要保持清醒,越是人多的时候,便越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变数发生。”

  “我之所以敞开门户,就是想要看看,能有多少变数发生。”

  江平与宋鉴骤然神色一凛。

  “或许会有人特意找一两件恶心至极的事情,发难于殿下。”江平推测道。

  伏城并未否认,言道:“也或许是刺杀,或许是有人在饭菜里下毒,总之,一切皆有可能,今夜是归海之宴,但也有可能是修罗之宴。”

  江平微微沉思道:“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既然要立事,早晚都要过这一关。”

  宋鉴则言道:“无妨,风浪将起时,总会有些暗潮涌动。”

  “今夜之大局,我二人定会细细雕琢。”

  伏城颔首道:“且看今夜光景究竟如何。”

  ……

  不知不觉间,红霞漫天,黄昏已至。

  北王府内,人满为患,但凡空地之处,皆已摆下桌椅。

  归海之宴,即将开启。

  忽然之间,中庭里的伏城忽觉一道熟悉气息在身边环绕,侧头看去,那顶梁柱后方,站着一个熟悉的人影。

  伏城故作缓慢的向后方走去,待得来到这顶梁柱后方时,已空无一人。

  正当伏城迷惑之际,突然发现柱子上有三行刻度浅薄的小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