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清话事人

646 巴黎耗尽英雄气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12264 2025-04-17 11:27

  

  1795年3月中旬。

  初春,嫩绿已经破土,阳光洒下巴黎。

  从四面压来的50万干涉军包围了这座城池,展开了战争史上罕见密度的炮击。

  炮声之绵密,令人无法呼吸。

  士兵们甚至可以肉眼看到许多的黑点砸向巴黎。

  一名联军贵族军官心痛的感慨:

  “巴黎,那可是巴黎啊。”

  旁边的人集体沉默。

  是啊,没人想毁灭巴黎。

  可是~可是~

  ……

  在过去的半年内,法兰克王国再次丢失了几乎全部国土,在各个战场损失了55万勇敢的士兵。

  数不清的农庄被焚毁,成千上万支持临时议会的绅士被屠戮。

  仇恨升级,再升级。

  所有的分歧都被放下,所有的矛盾都被忽视。

  巴黎城中不分富裕和贫穷,不分男女老幼,都在准备血战。

  ……

  街垒后。

  作曲家德利尔拉响了小提琴,唱起了《马赛曲》。

  “武装起来,*民们。”

  “奋进!奋进!”

  年轻的炮兵准将拿破仑站在一门火炮后跟着唱起来,他甚至爬上街垒,高举右臂唱道:

  “终究要得到报应!

  “终究要得到报应!”

  “法兰克后继有人,少年前赴后继!”

  ……

  歌声从一个街垒开始,顺着街道传开,最终,整个巴黎的人都在高唱《马赛曲》。

  歌声中,50万干涉军从四面八方冲向巴黎,迎接他们的是无处不在的子弹和狂热的巴黎市民。

  战斗没有预热,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巅峰。

  每一条街道都在战斗,每一处街道都被尸体铺满。

  从早晨到傍晚。

  从傍晚到早晨。

  不分前线和后方,不分指挥员和普通士兵。

  ……

  一名撒克逊贵族手臂哆唆,语无伦次。

  “巴黎人疯了~”

  “他们疯了~”

  联军总司令部已经下达了最后军令,3天内必须征服巴黎。如果不能,督战的150名贵族军官将被集体褫夺封号和封地。

  不是威胁,而是真的。

  这是腓特烈.威廉二世、乔治三世、弗朗茨二世、卡洛斯四世一起下达的命令。

  没有人可以违背!

  联军好似潮水,反复冲击巴黎。

  《马赛曲》的作曲家德利尔不幸死在了一处简易街垒前,他身中三枪,死不瞑目,右手死死的攥着三色旗~

  ……

  巴黎成了联军的坟场。

  街道的每一个窗户,每一扇门后都在射出仇恨的子弹。

  往日的繁华、时尚、文明荡然无存。

  联军开始纵火,火攻巴黎。

  一名容克贵族挥舞着佩剑高呼:“烧死他们!”

  话音未落,一发炮弹落在他面前,整个人四分五裂。

  谁也弄不清敌人在哪儿,只是机械的射击。

  逃兵会被直接处决!

  督战队已经疯了。

  ……

  大约是老天也看不下去了。

  一道闪电后,下雨了!

  大颗大颗的雨点落下,仿佛试图挽救这座著名的城市,浇醒疯狂的人类。

  在大雨中,巴黎抵抗军突围了!

  他们很轻松的冲出了层层包围,从大批联军身旁擦肩而过。

  联军就这样呆滞的望着这群疯子,既不开枪也不开炮,就这么望着~

  傍晚~

  联军终于将旗帜插上了巴黎城最高处。

  但没有欢呼。

  所有人垂头丧气,默默寻找屋子避雨。

  联军胜利了,却好像没赢。

  巴黎人败了,却好像赢了。

  ……

  不管怎样,巴黎战役总算是结束了。

  联军总司令部松了一口气,开始将目光投向东线战场。

  吴军在东线发起了进攻!

  精锐的第5军团刚一出手就迅如雷电,在摩尔多瓦地区干掉了哈布斯堡君主国的4个师。

  之后,第3军团的龙骑兵和轻骑兵军团联手直插华沙。

  在华沙郊区南部200里处和普鲁士军队展开激战,仅仅半天,队列整齐、纪律严格的普鲁士军队阵亡20000余人。

  5万罗刹军队愣是在50里外集体止步,不敢向前一步,不敢救援友军。

  吴军的炮火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普鲁士的军报里写道:

  吴军装备了极其先进的后膛火炮和新式炮弹,炮击频率是我方3倍,威力是我方5倍。

  ……

  东线的坏消息不断传来,基希讷乌、卡托维兹、罗兹、华沙、加里宁格勒,一个个陷落。

  整个欧洲都被震惊了!

  各国王室纷纷拿出压箱底的财物犒赏军队,征募新兵,他们恨不得把所有的男丁都送去战场。

  数不清的新兵排着队向东线开拔,终日不绝。

  华沙以西数百里,波兹南。

  普鲁士调动了50个精锐步兵团,6个炮兵团,罗刹人出动了15个精锐步兵团,5个骑兵团在旷野里拦截吴军近卫军团。

  这里面没多少新兵。

  老兵占据了7成以上。

  以16万人对阵4万吴军。

  而这4万吴军当中,近卫军团仅有15000人,其余都是仆从军。

  ……

  战线的正面宽度长达4里。

  双方摆开阵型,按照这个时代最常见的作战方式交手。

  大炮在后,步兵在前。

  大炮先轰,步兵后动。

  吴军一方以仆从军在前,两列横队,好似一条绵长的土黄色细线。

  大炮布置在丘陵坡上。

  炮位挖掘凹陷,且之间的距离拉远。

  弹药车更是在丘陵的反斜坡后,中间路程由人力搬运,宁可累死人也不要被殉爆一波带走。

  ……

  双方颇有绅士风度,排兵布阵完毕才展开炮击。

  一方轰击实心弹,一方却全是开花弹。

  两方步兵岿然不动~

  大炮不断轰鸣,给对方军队施加压力。

  这是考验军纪的时候,承受不了被炮击的步兵线列阵会率先溃散。

  火枪兵的命贱如草芥。

  一发苦味酸开花弹咕噜噜滚到普鲁士步兵方阵里,砸倒一人。

  队列不动如山。

  一名留着精致胡子的容克贵族军官,看到炮弹还在呲呲冒烟,刚想喊叫。

  下一秒,引线燃烧到头了。

  轰~

  毒烟滚滚,火焰浓烈,弹片乱飞。

  挨了只一发,他和他的小半个连就报销了。

  ……

  反观吴军仆从军,挨炮击的伤亡就小多了。

  即使被实心弹砸到,也不过薄薄的2层线列阵被砸穿。

  双方的伤亡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炮击1刻钟时,罗刹人就撑不住了。

  “进攻~”

  “乌拉~”

  灰扑扑的罗刹士兵端起刺刀发起了冲锋。

  ……

  吴军的88口径野炮开始延伸,抬高射角,增量装药,炮击普鲁士人的火炮阵地。

  很快,

  弹片和火焰就笼罩了普鲁士炮兵。

  黄烟滚滚。

  苦味酸炸药特有的有毒黄烟,宛如死神在呼唤。

  吴军炮手齐齐欢呼,不过乐极生悲,刚过了几十秒,己方的一处火炮也炸膛了。

  炮手四分五裂,炮筒炸飞出去好几丈。

  苦味酸炮弹还是有危险的~

  ……

  双方步兵开始排队枪毙。

  隔着20几丈,双方不停的开枪射击,烟雾缭绕。

  近卫军团岿然不动,坐视仆从军流血。

  但,他们施加了臼炮支援。

  4名炮手抬起的臼炮被移动到位,发射开花弹。

  一轮试射,落点不理想。

  第二轮就很理想了。

  开花弹落下后并不会立刻爆炸,火星在木管内被压过的火药里缓慢燃烧。

  ……

  看到炮弹落下,周围的联军步兵立马齐刷刷发一声喊,向后逃跑。

  军官也在跑~

  几秒后,开花弹爆炸。

  联军开始溃逃,三处、五处,最终变成了无处不在的逃跑。

  近卫军团停止了炮击,下令:

  “上刺刀,追~”

  ……

  扶桑仆从军瞄准敌军背影打空枪膛,丢下火枪,拔出他们祖传的刀,齐刷刷呐喊:

  “板载~”

  全员冲锋,刀锋雪亮。

  他们不喜欢刺刀,坚持古法肉搏。

  锋利武士刀若是对上甲士,等于白给。但是对上无甲的火枪兵,却大展神威。

  联军大概是不擅长奔跑,矮小的扶桑仆从军追上后冲进敌群猛开无双。

  刀光闪闪,血溅三尺。

  ……

  兵败如山倒~

  即使罗刹的5个骑兵团试图掩护也无济于事。

  近卫军团的线列步兵好似拦鲨网,堵住了他们的迂回路线。

  更有75口径短管步兵炮就位,猛轰骑兵群。

  又是一次毫无悬念的大败。普鲁士人损失了31个团,罗刹人损失了12个团。

  东线战场,糟糕透顶。

  ……

  仅仅1个月~

  维也纳的贵族开始收拾细软逃跑。

  柏林的街头多了许多街垒。

  圣彼得堡更是一日三惊。

  法兰克王国稍微缓过一口气,在自己国土上的干涉军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但热月党人遭此打击,黯然退出了舞台。

  以拿破仑为代表的一批军事将领走上舞台。

  他们重新收回了巴黎,然后和6国集团签署了《停战协议》。

  一方承诺绝不支持他国的革/命。

  一方承诺放弃敌对态度,撤出所有军队。

  但是,撒克逊人和伊比利亚人依旧占领着法兰克的重镇土伦港,绝不松口。

  ……

  可就在此时,一件很蹊跷的事发生了。

  吴国大军突然开始收缩兵力,后撤,沿途烧毁村镇,军纪也开始变的不堪。

  原先占领的重镇全部放弃了。

  所有人都懵了,百思不得其解。

  坊间开始传言,吴皇病重,即将毙命~

  这个消息从维也纳开始传播,以风一般的速度传遍了欧陆,虽然无法验证,但好像是真的。

  因为实在是找不出任何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联军派遣大批侦查骑兵、大批间谍,试图探得第一手情报。

  ……

  红海之畔,新苏伊士城。

  一座崭新的六角棱堡,内外三层,防御力拉满。

  城外,

  是熙熙攘攘的客商。

  砖茶交易如火如荼。

  走私商少了很多,不是因为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给力,而是因为联军总司令部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

  从新兵营因为喝茶哗变开始,联军总司令部就修改了策略:与其私倒,不如官倒。

  不让中间商吃差价。

  贾伯爵来者不拒,把自由贸易的原则贯彻到了极致,但把价格翻了一倍!

  我天兵誓死捍卫敌军在战场上喝茶的正当权益。

  ……

  一艘艘吴国商船满载茶叶、军火而来、满载金银而去。

  红海——果阿——科伦坡——仰光。

  从仰光沿着伊洛瓦底江上溯,进入云南,再到贵州,在湘西重新走水路进入长江。

  这么一条全新的商业路线终于焕发了勃勃生机。

  这条商路的背后,是江浙皖的茶叶商联合西南同行给了广州港一个背刺。

  砖茶不占体积,重量又轻,所以完全能够接受云贵这段陆路,总的运输成本不会增加。

  绕开广州港,直接跳过了马六甲。

  商场竞争虽没有硝烟,但也是招招见血的。

  江浙皖的这一招可谓狠辣,直接就拉拢了拼命种茶的云贵川三兄弟,湖广两兄弟也是拍手支持的。

  他们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尤其是云南~

  ……

  1795年4月初。

  又是一个春天,气候温暖,正是人类厮杀的好时节。

  联军总司令部经过了长达12天的讨论,争吵,终于勉强达成了一致决定,追击正在撤退的百万吴军。

  趁吴皇可能撒手人寰之际,打断东帝崛起。

  有斥候冒死潜过第聂伯河,见吴军中军大营戒备森严,出入严格。

  联军还抓获了几名仆从军逃兵,他们都供认吴皇可能病危~

  但没人亲眼见到,都是侧面情报佐证。

  ……

  奥斯曼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

  终于迎来了被围困之后的第一批外国援兵以及军火。

  而第聂伯河下游的吴军蒸汽舰队也突然有了动作,45艘做工粗糙的蒸汽战舰攻陷了入海口的重镇赫尔松,驶入黑海。

  但并未向克里木半岛发起进攻。

  只是彻底截断了半岛和外界的所有物资供应。

  ……

  随后,舰队驶向南方,全歼了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黑海分舰队。

  战果并不意外。

  所有人都能看出后膛开花弹的优势。

  西欧各国军火商也正在紧锣密鼓的仿制中,最短半年最长一年就能装备军队。

  这会东西方的工业差距并不大。

  齐头并进罢了。

  吴军的武备领先只是设计概念的突破,并非遥不可及的距离。

  吴军的几十艘蒸汽舰队一路南下,最终抵达君士坦丁堡外海停泊。

  数日后,

  军旗降下,竟然挂上了奥斯曼的旗帜。

  ……

  一个个情报传向联军总司令部,似乎都佐证了一个猜想:吴军真的在做撤退准备。

  所有人振奋。

  联军追击的速度大幅度加快,从日行15里快速飙升到了日行50里,乃至60里。

  最积极的是罗刹军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