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曲绍扬在奉天的布局基本完成,因此,赵尔巽到任后,曲绍扬非常麻利的与其交接完公务后,立刻就带着人返回吉林城。
丝毫没有表现出留恋三省总督位置,不肯卸任离职的样子。
对此,赵尔巽也算是松了口气,他还真有点儿担心曲绍扬不肯离开,与他争权呢。
赵尔巽曾经做过奉天将军,对东三省比较熟悉。
再者他为官多年,经验丰富,只是个三省总督,还不至于应付不来。
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清廷风雨飘摇,早就失了民心,赵尔巽这个东三省总督,也不太好做。
他刚接任没多久,奉天省城造纸厂、酿酒厂等一些工厂的工人先后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伙食。
工人罢工的事情还没等平息呢,奉天谘议局带头,组织奉天城八个团体和四十六个州县的代表,聚集在东三省总督衙门前,抗议朝廷新公布的内阁人选。
清廷为了缓和矛盾,于五月颁布了新订内阁官制,公布内阁人选。
内阁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各部大臣十三人之中,满族九人,其中皇族七人。
这实际上就是个不伦不类的皇族内阁。
载沣进一步把权利集中到皇族手中,所谓的预备立宪就是个骗局。
清廷的假立宪,本来是想拉拢立宪派反对革命。
不想这一番骚操作下来,非但没有实现初衷,反而激起大部分立宪派人物对清廷越发绝望,反而向革命派靠拢了。
各地掀起了反对假立宪的风潮,奉天工商各界人士,纷纷声援支持,并向三省总督抗议。
紧接着,奉天城中小学堂、师范、医学、实业等学堂的师生,也纷纷罢课,走上街头抗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接任的赵尔巽,被这些事情闹的心力交瘁。
只能尽力与各界代表周旋,答应向朝廷转奏,先稳住局面。
这边刚稳定了时局,不想刚进了闰六月,这雨又下起来没完了。
奉天暴雨成灾,降水量为三十年来所未有。
奉天浑河铁桥被冲毁。辽河泛滥,新民死亡千余人,房屋被毁数千间,灾民遍野。
闰六月十七到二十,营口大雨滂沱,城区平地水深三尺。
桥、路多处被冲坏,致使奉营铁路火车停运,电话、电报不通。大量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
是月,东三省普降暴雨,洪涝成灾。
呼兰、通肯、扎克、克音、海伦、汤旺等河,以及松、嫩两江水势陡涨,被淹土地三十余万垧,为黑省百年来未有之大水灾。
松花江水泛滥,哈尔滨道外五道街一带已成泽国,电灯公司院内积水三尺,停止供电。
这几年吉、黑两省夏季连年暴雨,引发洪涝灾害。
因此两省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加固堤坝、挖泄洪渠,引导地势低洼地区民众搬迁至地势高处等等。
每年夏季一到,各州县就提前做好防洪准备,一旦出现暴雨的情况,立即启动防洪预案,保护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
也因此,吉、黑两省虽然也受灾挺严重,但是各地几无人员伤亡。
洪灾过后,两省立即开仓赈灾,救济那些因洪水流离失所的百姓,及时安顿,使灾民不至于大量聚集。
所幸两省采取措施及时,虽然两省受灾百姓也不少,好歹没发生其他事故。
然而奉省那头,洪灾过后,却发生了多起抢粮事件。
辽阳等地不少州县的灾民聚集起来,抢了当地富户的粮食。
七月二十三,复州、庄河两地,又掀起了以潘永忠为首的群众抗捐抗税活动,包围厅署,并捣毁自治议事会。
紧接着,他们又聚集了三四千人,反对调查户口,焚毁自治公所。
赵尔巽没办法,只能调兵前去镇压。
可新军受朝廷指挥,赵尔巽调不动,他只能找巡防营。
因之前曲绍扬的一番操作,眼下巡防营里有近半数的将领都听命于曲绍扬,赵尔巽自然指使不动他们。
最后,赵尔巽找到了张宇亭。
张宇亭出身绿林,但此人颇有野心,很懂得审时度势,擅长利用干亲、结拜等方式拉拢人。
之前曲绍扬在奉天时,张宇亭倒也登门拜见过,但曲绍扬并没有表现的多么热络。
之后,曲绍扬就动用手段,将张的一众把兄弟调离了奉省巡防营。
张对曲绍扬心生不满,又不敢发作。
等赵尔巽到任,张带着丰厚的贺礼前来,并表示了一番忠心。
但当时赵尔巽初到奉天,满怀雄心壮志,对这个前路巡防营统领,也没怎么看在眼中。
此时赵尔巽找到张,言说让张前去镇压庄河等地百姓闹事,张倒是没有二话,直接就答应下来了。
借此,俩人倒是关系更近了一步。
就这样,张率部前往庄河等地镇压农民抗捐运动。
还别说,这张宇亭带兵有一套,前路巡防营虽然只有三千五百人,战斗力倒是杠杠滴。
庄河等地抗捐起义的都是些农民,哪里是巡防营的敌手?双方一接触,便节节败退。
进了八月,诸事平定,赵尔巽率人,巡视吉、黑两省。
八月初十,赵尔巽到吉林城,曲绍扬率领吉林城官员乡绅隆重迎接。
赵尔巽在吉林城盘桓数日,又去了长春,哈尔滨等地巡视。
八月十九,赵尔巽从哈尔滨启程前往齐齐哈尔。
辛亥年八月十九,公历十月十日,接受同盟会革命主张的湖北新军士兵,倒戈反正,一夜之间占领了省城武昌。
十一日晚和十二日晨,驻汉口、汉阳的新军响应起义。
一面面红地十八星大旗,飘扬在武汉三镇,辛亥首义在大清中部地区取得了胜利。
接到消息后,京城震动,满朝文武全都慌了神儿。
载沣立即就想到派兵平叛,然而他尴尬的发现,他根本无人可派。
眼下朝廷有能力迅速平叛的,除了已经在西太后时代被开缺的岑春煊,那就是老袁了。
然而老袁,恰恰就是被载沣自己给开缺的,载沣现在还拉不下脸回头去找老袁。
没办法,那就先启用满人将领吧,于是载沣命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平叛。
荫昌虽然得到朝廷的信任,但缺乏在军队中的基础,北洋军队根本就不听他的调遣。
因此,平叛大军作战不利,告急文书纷纷而来。
这时候,以奕劻为首的内阁官员们,纷纷要求启用老袁。
列强们虽然声明对武昌兵变“恪守中立”,既不支持革命新军,也不支持朝廷。
但他们却支持老袁,要求朝廷迅速起用老袁,稳定大局。
众人越是力推老袁,载沣就越是痛苦,也极其不甘心。
这就相当于是在打他的耳光啊,堂堂摄政王如何受得了?
然而形势危在旦夕,载沣没有其他选择。
八月二十二,载沣终于发布上谕,任命老袁为湖广总督,督办剿匪事宜。
同时,清廷发电给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下达了密旨,“武昌失守,……现在人心浮动,……随时严密侦防,免生事端,以顾大局,而弭隐患。”
此时的赵尔巽正在黑省巡察,接到旨意后慌忙从齐齐哈尔赶回奉天省城。
八月二十四、二十五日,赵尔巽一方面召集各司、道头目会议,磋商维持治安一切事宜。
另一方面有派密探前往上海、南京、京城等地,携带辑密电码以通声息。
然后,赵尔巽召集驻奉天新军、巡防营的统制、协统、统领开会。
会上,赵尔巽说,“我们拿皇上的俸禄,吃皇上的饭,我们连骨头都是皇上的。
朝廷的深恩厚泽,为臣子的不应一刻忘记。
我们要鞠躬尽瘁,以死相报,这是我们军人的天职。
现在湖北乱臣贼子反叛朝廷,实属神人之所共弃,天地之所不容。
……我们的要务是保境安民四个字,抱定这个宗旨,无论是谁来,我们也正正堂堂拿的出去。”
由此可见,赵尔巽这位资深的保皇派,试图采取保境安民的措施,以延续清廷在东北地区的统治。
会后,赵尔巽向吉、黑两省巡抚、驻东北新军各镇,和奉省各司道转发清廷有关武昌起义爆发密令各省严密防范的电报。
并电令“不动声色、广布侦探、防患未然。”
曲绍扬接到奉天密电后,冷笑一声,将电文掷于桌上。
早在八月十九之前,他就联系了陈允哲、陈允瀚、张天志,以及定边军、新军、巡防营统领等。
命众人原地待命,严密监视各处动向,不许闲杂人等胡乱传播。
接到赵尔巽密电后,曲绍扬派人密见陈允哲、陈允瀚等人,只有一个字,等。
眼下并不是立即举事,宣布独立的好时机,还是暂时先等一等。
让赵尔巽跟那些革命派过过招儿,等他们两败俱伤了再说。
当然,明面儿上曲绍扬还是要服从赵尔巽的命令,采取一些措施防范革命。
曲绍扬委派了“官汴多年,情形熟悉”的吴兆毅为斥探,前往河南信阳一带探访前敌动静。
同时,曲绍扬还电饬驻在长春、哈尔滨、延吉、三姓的四路道台,“督饬游巡队及正备警兵,严密防范,遇有形迹可疑之人,即行盘诘。”
吉林省城的新军二十三镇官兵也受到监视,禁止他们于别处士兵交函通电。
八月二十七,赵尔巽通知中外各报馆,暂缓登载武昌起义的消息。
奉天的《大中公报》引发号外刊载起义消息,赵尔巽得知,下令封禁《大中公报》,报馆遭查封、主笔被传讯。
赵尔巽督饬警务总局,将旅奉官员及兵力等,与湘鄂地方往来函件一并拆阅,禁止传递消息。
然而,消息是封不住的,《东三省时报》、《盛京时报》、《长春日报》、日文《满洲日日新闻》等报刊,都刊登了起义的相关消息。
起义的消息传开后,人们预感到大清帝国的末日已经到来,奉天、营口、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等地市场动荡。
各商铺极力收存现银,民众纷纷持纸币向大清银行、东三省官银号挤兑现银现洋,纸币价值猛跌。
三省立即公布纸币兑换现银的限制令,实行限额兑换,稳定局面。
同时,赵尔巽向倭国金正银行、沙俄道胜银行各借款五百万,专备东省非常缓急之用。
赵尔巽又秘密约见了倭国驻奉天总领事小池张造,希望倭国警察能与奉天警察合作,以防变患于未然。
当时,倭国政府的态度是支持清政府的,暗中增强警察力量和铁路守备队、各地驻屯军,作为对赵尔巽的回应。
八月二十九,赵尔巽奏准奉省招募马步四营,以加强奉天省城防务。
黑省允许添加马队五营,吉省允许添加马步队六营。
借此机会,曲绍扬调山林巡察队、税务稽查队到吉林、齐齐哈尔,成立巡防队,扩充力量。
为封锁起义消息,蒙骗群众,赵尔巽发出通告和布告,说鄂省兵变,只在武昌一处,不日即可平定。
倘有奸商暗中煽惑,希图巧取,一经查出,必定严查承办。
吉省这边,曲绍扬也发布了告示,命各处百姓务须照常安业,切勿听信谣传。
倘有匪徒造谣煽惑,一经访实,定行从严惩办。
黑省那边,也发布类似的公告,尽力维持地方安稳。
同时,曲绍扬还命人商议,酌情减免吉省各地税捐,使百姓照常生活,避免动荡。
当然,这么大的事儿,不是三省衙署发个公告,粉饰太平就能遮掩过去的。
普通百姓衣食难以为继,或许不太关心谁当了皇帝,谁造了反。
但是那些活跃在东北各地的革命党人,却是深受影响,人人都兴奋的坐立不安。
新民武学研究会的冯焕章、郑金声、戴锡九等人常常聚在一起,商谈怎样响应武昌起义。
同盟会辽东支部的张榕、徐镜心、陈干、商震、左雨农、张根仁等骨干,大都集合到奉天省城。
这些人分头秘密集会,共谋起义,促动关外三省独立。
立宪派首领,奉天谘议局局长吴长濂,眼看清廷大势已去,极力拉拢革命派人士,主张通过不流血的方式,谋求独立。
一时间,奉天等地,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