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542章 眼光犀利的民营企业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hinpy.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总,我们的珠江1100上市一个月就超过了5万部。”

  “我预计下个月有望达到10万部。”

  华夏的手机行业在早期的时候的发展速度是很夸张的。

  每年的增长速度不是百分之几十,而是百分之几百。

  历史上,1996年的手机销量,全国也就只有四百多万部。

  但是到了1997年的时候,全国销量就超过了2000万部。

  这个发展速度,一般人都不敢相信。

  特别是那些外资手机巨头,根本就有点跟不上市场发展节奏。

  这倒是留给了不少华夏的手机厂家发展的空间。

  “你可以再大胆一点,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的珠江1100,一个月的销量至少可以做到50万部。”

  “如果到时候出口市场能搞出名堂出来的话,那么月销量实现100万部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之前才提醒你要注意手机的产能安排。”

  江辉倒是非常的淡定。

  一个月5万部的手机销量,在他看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激动的。

  毕竟到了后世,手机销量动不动都是以千万部为单位。

  现在的这点数据,连一个零头都不够看呢。

  “嗯,我们之前的厂房本身就已经预留了扩建产线的空间。”

  “月销30万部以内,都不需要新修建厂房。”

  “不过考虑到后面爆发式的增长需求,我继续安排人把新的厂房给修建起来。”

  “到时候就算是要对应月产100万部,也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修建新工厂,刘东辉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

  公司的投入越多,发展越快,他这个总经理的含金量自然越来越高。

  以后走出去开会的时候,他也算是知名的企业管理家。

  那种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这段时间行业内的动静也不少,诺基亚在莞城修建工厂,爱立信在深城修建工厂。”

  “摩托罗拉估计也很快就会跟进。”

  “等到他们的工厂修建好之后,手机的价格肯定也能大幅度的下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威胁。”

  “我们除了珠江1100,也要尽快的推出其他的产品出来。”

  现在不是智能手机时代,靠着一款产品打天下,那是不大现实的。

  江辉准备在发展早期学习一下诺基亚的做法,让产品尽可能的丰富。

  不管是你想买什么样子的手机,都能在珠江科技这边找到满意的产品。

  等度过了手机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再去控制产品的种类,把重心过渡到智能手机的开发上面。

  那个时候,一切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没问题,我已经亲自带着研发团队在开发两款新的手机。”

  “明年就能陆续投入到市场销售。”

  相比汽车,手机的开发周期显然要短很多。

  各种准备时间也可以少很多,需要做的测试也很少。

  不要说一年推出一款,要是搞的快一点,半年也可以。

  ……

  珠江科技和诺基亚等手机厂家搞出来那么大的动静,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华夏民营企业家的关注。

  “徐总,我觉得公司可以考虑转型生产手机,这比现在的业务要更加的有前途。”

  隋博作为波导科技的副总经理,这段时间深入的研究了一下手机行业的情况。

  他觉得手机行业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风口,只要抓住了机会,不用几年的时间就能发展起来。

  “我们之前可是没有任何的手机开发和生产经验,现在冒然转型,是不是风险很大?”

  徐李华有点担心的问道。

  波导在去年就成立了,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产品。

  现在要开始做手机这种有点高大上的东西,他心中没谱也是正常的。

  “手机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其实拆解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很简单。”

  “里面的不少元器件在国内都已经能够买到的了。”

  “像是珠江1100,据说九成以上的零件都是在国内采购的。”

  “我们只要从外面采购各种零件回来组装就行。”

  “如果您担心风险的话,手机组装线可以先从国外导入一条二手生产线。”

  “这样的投入就很少了。”

  隋博这么一说,徐李华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

  这个操作模式,听起来好像是可以搞啊。

  他也是刚刚买了手机的人,知道一部手机到底有多贵

  但是里面的各个零件加起来,实际上不可能要那么多的钱。

  这里面留给了生产厂家巨大的利润空间。

  “你具体跟我说一说想法,我们下一步应该具体做什么。”

  既然有兴趣了,那自然就要好好的交流一下,看看今后要怎办。

  对此,隋博自然是把自己把握到的情况全部都跟徐李华进行了汇报。

  很快的,波导这边就决定正式的立项手机业务,要成为国内民营企业里头第一批生产手机业务的厂家。

  到时候这也还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呢。

  同样是跟波导有着类似的想法的,就是鹭岛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了。

  作为历史上夏新手机的前身,它们现在的主营业务是黑白电视机和彩电。

  但是这几年华夏的电视产业发展很快,竞争很是激烈

  鹭岛华侨电子这边的电视机的销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局面不是很乐观。

  “陈总,继续在电视机上投资,我觉得风险太大了。”

  “不如找一个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的行业,开辟一条新的赛道。”

  “这样子公司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前途。”

  作为销售负责人,米成对市场变化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

  如果是十年前,那么生产黑白电视机也好,彩色电视机也好。

  基本上只要你能生产出来,就能被人抢着买走。

  那个时候买电视机还要电视机票呢。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全国各地有上百家电视机厂家,各种各样的产品不断的涌向市场。

  竞争非常的激烈,价格下降很快。

  “你看中了什么新产品?”

  大家都是老朋友了,米成一说,陈平凡就知道对方已经想法。

  要不然不会这样子跟自己提议。

  “我看中了手机!”

  “国内现在已经从模拟手机时代转移到了GSM手机时代,手机的通信质量大幅度的提升。”

  “花费却是大幅度的下降。”

  “我觉得手机行业的发展将会非常的快,我们的机会很大。”

  “现在市面上的手机主要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等外资企业的产品,几乎很少有5000元以内的产品在销售。”

  “就算是最近上市的珠江科技的珠江1100,也要差不多三千块钱。”

  “这么小小的一个手机,价格比一台彩电都要更贵,可想而知里面的利润有多么的丰厚。”

  米成这么一说,陈平凡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手机的利润空间,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很多啊。

  为什么之前自己没有考虑过生产手机呢?

  “我们公司之前没有人有研究过手机,现在开始转型生产手机的话,完全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啊。”

  陈平凡这话,其实就意味着他已经心动了。

  作为华夏最早一批拥有公务手机的高级管理人员,他自然可以意识到手机的便利性及美好的前景。

  只是之前没有想过自己公司也要去生产。

  “我们的电视机的大部分零件都是从供应商那边采购的,只有整机的组装在我们工厂内部。”

  “手机的情况,我觉得其实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只需要从国外引进一条手机组装生产线,然后从各个供应商那边采购相关的零件就可以了。”

  “到时候我们只需要对手机外壳做一些调整,就能推出属于我们公司自己的手机。”

  米成很快就把自己的方案给抛了出来。

  这个时候,大家的专利意识是很薄弱的。

  反正类似的产品很多都是这么搞出来的。

  手机自然也不例外。

  “这手机组装生产线的价格高不高?”

  这两年鹭岛华侨电子公司的业绩不是很理想,没有太多额外的资金去引进新的生产线。

  所以哪怕是手机很有前途,如果生产线的价格太高的话,也是没有搞头的。

  “手机组装的生产线不比彩电复杂到哪里去,甚至还要简单几分。”

  “我们按照之前导入彩电的价格去准备的话,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甚至我觉得可以直接考虑从国内来采购,估计价格比我们想象的还能低几分。”

  很多时候,大家在考虑引进生产线的时候,都是从国外进口。

  因为过去十几年,国内的许多生产线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国内外的差距非常的大。

  但是这几年许多行业的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米成自然也是感受到了。

  “从国内采购,你有具体的意向或者想法吗?”

  陈平凡能够感受到米成这一次跟自己提议生产手机,应该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准备的。

  “南山设备现在是国内最主要的设备厂家,各行各业的设备,有许多它们都能够生产。”

  “像是珠江科技的手机生产线,据说大部分就是交给南山设备来负责的。”

  “我们同样去找南山设备的话,理论上对方肯定是可以提供的,只是人家愿不愿意的问题。”

  米成这么一说,陈平凡倒是完全理解了。

  南山设备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前提就是人家愿意卖手机组装线给你。

  “陈总,对我们来说,试探一下也没有什么损失。”

  “国内想要生产手机的厂家肯定不止我们一家。”

  “如果南山设备拒绝我们的话,那就意味着把订单让给国外的厂家,并不表示它们就能帮助珠江科技打掉一家竞争对手。”

  “这个情况,我相信南山设备和珠江科技那边都是可以理解的。”

  米成进一步的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到此为止,陈平凡算是彻底的下定了决心,“那就按照你说的办理,我直接去给南山设备那边联系。”

  “你把手机这个项目也尽快的梳理一下。”

  “不过公司现在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电视机,立马全面转型去生产手机也不现实。”

  “我们干脆单独注册一家公司,就叫做厦新手机。”

  既然手机项目有搞头,陈平凡心中的想法也变多了。

  单独再注册一家公司,然后借着原公司的实力去发展新公司。

  将来有些事情,可操作空间就大很多了。

  可以说,在珠江科技的刺激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华夏国内就新冒出来了十来家手机公司。

  当然了,这些公司肯定不可能每一家都能顺利的推出属于自己的手机。

  就算是量产了自己的手机,最终也不一定可以活下去。

  华夏的初创企业,平均寿命是非常短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有这个情况。

  “江总,最近有超过五家国内的手机公司在跟我们商讨手机组装线的采购事宜。”

  “我现在没有直接拒绝,但也还没有答应。”

  林桥生跟江辉说这个事情,显然是想要听一听江辉的意见。

  这些生产线到底是卖还是不卖。

  其中的利弊,林桥生相信江辉都是清楚的。

  只是最终要如何做决定而已。

  “只要价格合适,那就卖咯。”

  对于国内出现那么多的手机公司,江辉一点都不意外。

  这个时代,手机行业的利润率太高了。

  随便搞出一款GSM手机出来,就算是所有的零件从国外进口,都很容易获得单台超过1000元的利润。

  这可是1992年的1000元。

  就算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比历史同期好,人民币的价值也比历史同期低一些。

  但是1000元也是超过了大部分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难怪很多人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行,那我明白了。”

  “到时候这些手机生产线,我会跟珠江科技那边使用的进行区分。”

  “一部分是对内销售的设备,一部分是外销的设备。”

  虽然江辉没有这么吩咐,但是林桥生也是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南山设备不可能完全同等的对待集团内用户和集团外用户。

  那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事情。

  至于这样子其他客户是否会满意?

  你有更好的选择吗?

  没有的话,那就当没有这回事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