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第2022章:人工降雨,造车推进

  

  傍晚。

  大樟树第二外城,行政大楼。

  李宇与二叔等一众高层出席本次会议。

  丁九、孔霜、还有大舅等人都在。

  丁九率先开口:

  “城主,部长,今天的最高气温达到了四十五度,工地上热晕过去两百人,热死的工人有四个,明日可能还会高温。

  虽然我们采用了高压喷洒冷水、提供冰水为广大工人降温,但是这么热的天气,依旧还是会热死人,同时也会对工地上的建造速度产生影响。

  我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降温方式,比如人工降雨!”

  此言一出,白洁问道:

  “刘建文部长,总部基地周边丧尸群有什么动静?”

  她担心一旦人工降雨,会引来周边的丧尸袭击。

  毕竟丧尸喜欢下雨,一旦工地上下雨,势必会吸引丧尸。

  另外,工地上本来人就多,人气旺盛,本就招惹丧尸。

  刘建文沉吟片刻后说道:

  “大樟树基地方圆三十公里内,我们排查出了四个大型丧尸聚集地,只要封堵住这几个区域,就不会有大量丧尸袭击工地,有也只是零星的丧尸。

  另外,只要能够控制人工降雨的范围与时间,应该不会有很多丧尸过来。”

  有了他的确定,白洁说道:

  “那我没问题了,只要不会引来大量丧尸就行。”

  刘建文又继续说道:

  “如果真的要人工降雨,明天上午肯定不行,我需要提前安排好作战大队与民武大队,让他们排查清空周边丧尸,并且做好防御准备。”

  “下午呢,下午可以吗?”丁九赶紧问道。

  他今天在几个工地转了一天,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有空调的车内,但他下车也走了好些路,简直热炸。

  现在他胳膊脖子的颜色,和其他部位的颜色都差了好几个度。

  就是在这短短几天内晒的。

  刘建文点头道:

  “下午可以,现在太阳大,紫外线线强烈,丧尸比较少出来活动,下午2点左右是最合适的。”

  二叔看向化工部门的负责人孔霜:

  “人工降雨的原料制作,今晚加上明天一个上午可以准备好吗?”

  孔霜回答道:

  “没有问题,不过刚才刘部长提到人工降雨的时候要精确地点与时间,投放的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投放量需要与天灾研究院那边的配合。”

  “没问题,投放这部分交给天灾研究院。”二叔看向宋志宏。

  宋志宏赶紧表示没问题。

  二叔继续说道:

  “行,那就这样定了,孔霜负责制作的催化剂,宋志宏负责制定好投放计划,刘建文部长负责明日直升机投放落地还有地面的丧尸监控及防御。”

  说完,他看向李宇,“城主,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李宇摆了摆手道:

  “就这样吧,明天把投放后的效果录制视频,到时候可以用做石油城那边进行。”

  石油城工地上同样有人被晒晕晒死,那边地处中原,而且人口众多,甚至体表温度比大樟树基地这边更热。

  这件事商定完毕后,二叔继续说道:

  “最近两个礼拜,石油城新增人数稳定,但大樟树基地这边新增人口数量涨幅比较大,今天正式突破了10万人。

  与日剧增的人数,使得粮食消耗也在增加,根据目前的储备粮及粮食生产情况来看,务必要在三个月之内将城外种植园建造好。

  留够三个月庄稼播种生产,不然整个势力将会面临粮食不足的困境。

  三个月建造好城外种植园,有没有问题?”

  丁九迟疑片刻后说道:

  “这比之前计划的要提前了半个月,我需要更多的人手

  将城外种植园的优先级放在第一位,我只能够从边缘城工地上抽调人手了。”

  “三个月内建造完,有没有问题?”二叔问道,他需要一个精确的回答。

  丁九咬了咬牙说道:“没问题!”

  二叔点了点头,“好。”

  “除了大樟树基地这边的城外种植园需要提速,石油城那边的也要同步加速,这个事情丁九你去跟石油城相关负责人说。”

  “好的,可是”

  丁九面露难色道:

  “石油城那边人力不缺乏,但是缺乏运输车辆,还有燃油这方面也有些紧缺.”

  二叔也知道石油城那边的情况。

  车辆问题与能源问题,主要还是要看新能源电车的生产。

  他们基地之中有先有的车辆改造工厂,也有钢铁厂,模具厂,电池厂.

  造车的上下游工厂都还算完整。

  现在就差造车整装工厂建造,调试设备并且投产。

  二叔反问道:“运力的问题,还是需要造车工厂那边投产,造车工厂厂房现在建造如何了?”

  丁九回答道:

  “一个礼拜,最多十天,厂房就能建造好。”

  二叔看向何兵,问道:

  “朱晓与杨天隆他们今天把造车设备都运回来了,这些设备同步进行修缮,调试,需要多久能够投产?”

  何兵沉思盘算片刻,在纸上算了算后说道:

  “半个月吧。”

  话音刚落,二叔重声道:

  “同步进行!厂房搭建与设备调试同步进行,半个月后我希望能够看到第一批的新能源电动车下水!”

  何兵面露难色,“可是一般来说设备调试需要等厂房建造完之后才能够进行.”

  二叔盯着他,极具威严。

  被二叔盯着盯着,何兵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低不可闻。

  “同步进行,也不是不可以,实在不行,就先借用其他的空闲的厂房先用着”

  听到他这么说,二叔脸色好看了许多。

  “有办法解决就行,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

  “另外,石油缺乏的问题,让第二运输车队,尽快前往西北,将那边产出的石油运输到石油城与总部基地。”

  随着大樟树势力的发展,他们对于运输力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可是现在仅仅只有两支运输队伍,第一运输车队还好一些,都是万吨级别的运力。

  但第二运输车队单趟只有数千吨的运载力。

  按照目前大樟树对于运力的需求,起码还需要两支运输大队才能够满足。

  只是,现在大樟树势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凑齐那么多的车。

  哪怕外面路面上还有许多报废车辆,但这些车辆压根不能开了。

  历经了这么多场天灾,这些车辆早就报废了,进水或者被太阳晒的电子元件受到了毁灭性损伤。

  所以室外地面上的报废车,基本没有太多价值。

  但他们经常在一些4S店,或者商场中的地上室内停车场中找到一些受损不那么严重的车,拆下能用的零配件,然后带回基地中重新组装。

  如今在外面,要找到一辆完好的,加了油直接就能开的车,就像是买彩票中奖一样难。

  会议室内,二叔迅速将一项一项的事务商讨并且敲定完毕。

  而坐在中央的李宇则只是在最后敲定阶段,给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绝大部分情况下,李宇都给出认可的决定,只是在某些事情上他再提出补充就行。

  二叔在大樟树基地管委会成立以来,担任管委会会长有7个年头了。

  在大樟树前三年,李宇主导大樟树所有事务。

  后面的四五年,都是二叔在操持大樟树基地的事务。

  在末世前五年的时候,李宇凭借着先知先觉,往往在天灾之前会突然下达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命令。

  但是后面两三年,大樟树势力都建立了较为全面天灾防御体系,还有紧急突发情况应对流程。

  此外,在这些天灾中,也磨砺出了一支能够快速反应的团队。

  所以后面即便是李宇的先知先觉优势消失,大樟树势力面对突然到来的威胁,也能够及时应对。

  在这过程中,二叔与大舅、三叔他们发挥了极为重要的领导作用。

  会后。

  朱晓与李绮、杨天隆一起下楼。

  经过这些天的接触,两人一同前往M都两次,再一同返回总部基地,

  杨天隆与朱晓熟络了许多。

  加上两人都是属于那种高大的肌肉猛男,体型相近,共同话题还挺多的。

  此时两人走在一块,像是一堵墙一般,

  朱晓身高两米,体重一百九十斤。

  杨天隆一米九五,体重也达到了一百八十斤。

  这让本来不矮身高有一米六五的李绮跟在后面,却看起来极为小巧玲珑。

  杨天隆搂着朱晓的肩膀笑道:

  “屠夫,还想着回到总部基地后,跟你一起打麻将,看来你是没时间了。”

  屠夫苦笑着说道:

  “真服了,以前还觉得运输车队舒坦,没想到这么累,这么热的天气,路上五辆车爆胎,待会我还得去看看修好没有.”

  杨天隆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事,等你啥时候回了总部基地,咱们再约。”

  “行。”朱晓点了点头,看向身后的李绮。

  “李绮,你去看下造车装备卸下来没有,我去看下那几辆车修理情况?”

  “好。”李绮把两人推开,径直离开了这里。

  杨天隆看到李绮脸色不太好,挠了挠后脑勺:

  “我们得罪她了?”

  屠夫也一头雾水,“我也不知道啊,刚才也没说让她不开心的话吧?”

  “我记得没提到她。”杨天隆也不知道。

  屠夫朱晓啧啧两句,“算了,不管她了,可能是亲戚来了心情不太好。”

  “我走了嗷。”

  “成。”

  杨天隆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笑了笑。

  看向内城方向,脸上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雪儿就不会让人猜。”

  刚才问了一下刘建文,知道今天尚雪儿不值夜班。

  尚雪儿是他的女朋友,以前是跟着老吕的,武警队出身。

  现在在总部基地这边的内卫大队,担任一个中队长。

  尚雪儿身形姣好,以前还在大樟树基地的春节晚会中担任过主持人。

  或许是因为武警队出身,性格爽朗直接。

  一般不会生气,杨天隆与她相处比较和谐。

  不过

  虽然尚雪儿不会无缘无故生气,不让人猜,但是.尚雪儿生气的时候,是属于那种能动手绝对不动嘴的那种。

  加上尚雪儿之前曾经获得过武警队比赛的第二名。

  近战能力也颇为强悍。

  这就导致偶尔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尚雪儿把杨天隆一个抱摔,锁喉。

  什么肘膝连击、绊腿跪裆、直摆勾击之类的全用在杨天隆身上。

  杨天隆有体型优势,近战技巧也很强,打得过尚雪儿。

  但是他不敢打女朋友.

  这就导致,干架的时候,他经常被尚雪儿蹂躏。

  (今天三章,晚点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