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第669章 托马斯·布克:会赢的!(月初求月票)

  

  “失控的火箭也能开回来??小梦牛逼!!”

  “许老板也牛逼!!”

  “我就知道,许老板的项目,怎么可能失败?!”

  “我第一次直观地感觉到,人工智能居然这么厉害!简直化腐朽为神奇!”

  ……

  网友们终于回过神来,在直播间里疯狂夸赞小梦和许梦。

  但航天相关的从业者们却明白:

  这不只是许梦和小梦的功劳。

  对这枚火箭进行改造的火箭工程师,同样功不可没!

  传统的火箭发动机,虽然也能控制发动机喷口角度和燃料注入量,对推力的角度和大小进行调节,但不可能做到如此精细、迅捷的变化。

  必然是工程师们对火箭发动机——以及整个姿态平衡系统做了全面适配和改造,才能支持小梦进行这种妙到毫巅的细腻操作!

  不然就算小梦实时计算能力再强,筑梦的超级服务器延迟再低,没有接入端口和姿态数据回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是很可惜:筑梦的直播再怎么清晰,也只是给大家看一下火箭的造型。

  不可能把镜头怼到火箭里面,给全世界观众看看火箭里面的构造。

  更不可能公开展示工程师们对火箭做了哪些改造。

  即使现在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个拥有小梦这样实力的人工智能,这些改造的细节和思路,也仍旧需要严格保密。

  为了确保这一点,最近一周所有跟许梦说过话的工程师,在结尾都会加几句话,叮嘱他注意保密。

  ——整个项目团队里,所有人都习惯了守口如瓶、坚守保密原则,唯独许梦例外。

  更难搞的是:万一他的真不小心泄露秘密,也没人能拿他怎么样。

  别说惩罚了,连批评教育都不会有。

  于是大家都忍不住一遍遍叮嘱他……

  ……

  观礼台处,看着火箭彻底安静下来,一辆辆摆渡车载着工程师们直奔成功回收的火箭,大家才终于回过神来。

  激动、兴奋和劫后余生的感觉同时涌上心头。

  欢呼的声音终于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引导他们进入观礼台工作人员,也重新现身:

  “第一次火箭发射和回收工作已经完成,大家可以稍事休息。”

  她抬手示意观礼台侧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零食和饮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取。”

  “想要回酒店休息也可以,摆渡车随时待命。”

  “第二次发射将在两个小时后开始,大家不要错过时间。”

  完成介绍后,她就笑着退开,把空间让给这些受邀的观众。

  大家伙现在正是激动的时候,哪有心情回酒店休息?

  有人端着望远镜,眺望远处的工作人员围着回收的火箭忙忙碌碌。

  有人取一杯饮料,边喝边操作着手机发自拍炫耀。

  有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聊个不停。

  记者们盘着腿席地而坐,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就开始写稿。

  他们必须抓紧时间,趁着现在全网讨论的热度最高峰,获取尽可能多的流量与关注。

  ——

  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加利福尼亚。

  边缘工业航天业务总部的一间办公室里,边缘工业创始人托马斯·布克和一众高层表情严肃地看着直播。

  和网友们的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的面前有两个直播窗口。

  一个来自于筑梦的官方直播,另一个则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光学和雷达遥感卫星。

  边缘工业的卫星通讯网络,虽然还未达到托马斯“3万颗卫星覆盖全球”的雄心壮志,却已经几乎可以监控全球。

  从许梦宣布自己要发射卫星开始,他们就调动大量卫星去寻找筑梦的火箭发射场。

  许梦这边因为赶时间,发射场修建搞得声势浩大,并没有多少隐藏的意思。

  给受邀玩家发邀请函和机票的时候,更是完全明牌。

  托马斯·布克自然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

  从三天前起,就有一整组卫星接力监控,确保每时每刻都有至少六颗具备10厘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从不同角度观察发射场,力求不错过任何一点细节。

  今天正式发射开始前,更是亲身到场,和技术团队一起观看实时直播。

  筑梦的人工智能将已经失控的火箭重新恢复平衡、顺利回收,让他们也十分惊讶。

  他们已经尽可能高估小梦能起到的作用,可事到临头,小梦的表现还是让他们感到吃惊。

  ——他们都没有想到,夏国的火箭研发团队,居然为了让人工智能发挥最大潜力,对火箭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火箭制造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任何改动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搞不好,就可能“优化”变“劣化”,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就托马斯·布克对夏国航天工业的了解,那里的工程师们极其厌恶风险和失败,研发和改造火箭一直讲求循序渐进。

  现在突然变得这么激进,一口气对火箭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改造,着实让他们大吃一惊。

  办公室里面面相觑半晌后,才有人不确定地说:

  “因为虚拟世界的模拟测试和许梦无上限的资金后盾,让他们放开了手脚吗?”

  没有人回应他。

  但沉默就是一种默认。

  托马斯·布克面无表情。

  这当然是一个坏消息,但暂时还能承受。

  反正边缘工业也被政府的要求,不能承接来自夏国的卫星发射业务。

  就算筑梦可回收火箭发射成功,也不会直接影响边缘工业的火箭业务营收。

  最多就是影响一下边缘工业的股价。

  但反正现在股价已经跌到没眼看了,再跌也就那样。

  真正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是这枚火箭送到太空的东西——

  筑梦的通讯卫星!

  在另一个直播窗口中,筑梦的火箭整流罩层层分离,一颗颗通讯卫星有序脱离火箭,进入轨道。

  坏消息。

  托马斯·布克和工程师团队眉头紧皱。

  许梦果然霸道,说550km,就550km!

  丝毫没有因为商议失败就改变轨道高度。

  更霸道的地方在于:

  许梦很可能完全没把国际法放在眼里!

  依据《外层空间条约》,发射卫星之前需要向联合国备案,并且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轨道和频率资源,并且要遵循“先申报先使用”原则。

  可550km高度的轨道,边缘工业已经申请了其中4.2万条!

  靠着先发优势,他们几乎将最好的轨道资源全部占领。

  如果筑梦只发射一两颗卫星,那确实可以避开已经被占领的轨道。

  可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在他们的卫星监测中,筑梦的火箭简直像蒲公英一样往外散卫星。

  几秒功夫就撒出去十多颗了!

  等好不容易结束后,他们仔细一数,这一枚火箭居然送上来足足36颗卫星!

  36颗不算可怕。

  可怕的是:今天筑梦要发射六枚火箭!

  如果都是这种规格、并且全部成功,那就是216颗卫星!

  虽然比起边缘工业现在一万多颗卫星还不算什么,但这可是一天的发射量!

  如今可回收火箭的技术验证也几乎完成。

  以夏国那离谱的工业产能……筑梦一个月能发射多少颗卫星?

  几百?

  还是上千?

  托马斯·布克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这么多卫星扔上近地轨道,怎么可能避开边缘工业已经占领的4.2万条轨道?

  如果不作出应对,到时候必然会产生大规模“轨道重迭”,甚至“意外撞车”!

  甚至都不用等以后。

  今天的216颗卫星轨道是不是真的安全,托马斯·布克都不太确定。

  许梦这个一天蒸发掉米国互联网巨头千亿资产的恐怖分子,真的会把联合国和国际法放在眼里吗?

  托马斯·布克十分怀疑!

  还有……

  “把卫星的高清照片放出来。”托马斯·布克说道。

  立刻有人回应:“正在处理!马上就好!”

  很快,会议室的85寸屏幕上,一张超清卫星图片从上到下一点点加载出来。

  为了追求尽可能的清晰,这张原始图片体积极大,用了近一分钟才加载完毕。

  看着显示器上的照片,托马斯·布克有点不太适应。

  ——在他家里和加州的总部,都已经升级成全息显示。

  配合触觉操控手套,更是可以随意调整角度和大小,用起来体验非常好。

  只是航天这块的业务保密性要求更高,只能放弃筑梦的设备,保留传统做法。

  托马斯·布克摇摇头,抛开这些零碎的想法。

  和三个技术主管走上前去,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个银白色的卫星,观察它的每一个细节。

  看完之后,切换下一张照片,再看其他的角度。

  如此来来回回看了七八张,托马斯·布克才终于开口:

  “所以……这就是很正常的通讯卫星,没有机械臂、大剪刀,也没有电磁炮、高能激光之类的东西,对吧?”

  “应该没有。”

  “至少看上去没有。”

  “就是没有!”

  三位主管先后回答他。

  托马斯·布克终于长舒一口气。

  许梦一直很喜欢乱来。

  所以他真的很担心,许梦会不会不计成本,搞出来一堆“卫星杀手”之类的东西,在近地轨道追杀他们的卫星……

  好在没有。

  不过很快,他又谨慎地说:“你们给所有筑梦发射的卫星都拍照归档、一一检查,要确保全是正常的卫星,没有藏着什么奇怪的东西。”

  “明白。”

  会议室里几个工程师同时点头回应。

  托马斯·布克这才放下心来。

  既然许梦没有拿出什么规格外的东西,大家技术上没有代差,那托马斯就有信心和筑梦斗这一场!

  边缘工业毕竟有先发优势。

  不论道义还是规模,对比刚刚起步的筑梦都遥遥领先。

  要是这还不敢斗,那也别想什么移民火星、星辰大海的计划了!

  倒是一个叫法尔肯的技术主管,被许梦几个月追上他们几年的进度冲击到,脑子有点乱,忍不住问:

  “筑梦不会主动让卫星解体,用太空垃圾袭击我们的卫星,造成大规模连锁灾难吧?”

  这想法让其他人也有点被吓到:

  “不会吧……”

  “这种做法,会被全世界谴责,他应该不会这么疯。”

  ……

  会议桌前,一个个工程师都大摇其头。

  托马斯也连连摇头:“不至于。”

  “倒不是许梦不敢——我很怀疑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的。”

  “但近地轨道一旦布满太空垃圾,就要等待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坠入大气层、重新净空。”

  “许梦没有那个耐心等待。”

  “只要没被激怒到失去理智,他就不会那样做。”

  托马斯的理由成功说服了他们。

  ——在许梦的掌舵下,所有筑梦参与的项目都跟插上翅膀一样狂奔,一刻都停不下来。

  这样的人,哪里有耐心等上几年?

  法尔肯点点头,放下这个担忧。

  “那就这样,你们先跟踪筑梦的发射情况,我去联系国家航天局官员,试试能不能搞到筑梦的轨道备案信息。”

  托马斯·布克干脆利落地转身走向会议室出口。

  但在离开之前,他又转过身来,对着会议室里的技术骨干们说:

  “诸位,这将是一次持续数年的长期竞争!”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但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筑梦强在信息技术,而不是航天科技,人工智能可以让他们走一些捷径,暂时赶上我们。”

  “可走捷径也会产生遗漏,导致他们的基础并不牢靠,这些问题迟早会暴露出来。”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说完这些,他满怀自信地大步离开会议室。

  会议室里思维相对单纯的工程师们,被这番话鼓舞到,一个个都更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而托马斯·布克,一直到进入自己的独立办公室,才收起脸上的笑容,面色严峻地拿出手机。

  他需要国家航天局的支持。

  ——

  2个小时后,在观礼台人群的欢呼声中,第二枚火箭再次起飞。

  这次比第一次更加顺利,都没轮到小梦出场,火箭就自行完成回收和卫星释放。

  4小时后,第三枚火箭发射。

  这次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硬件故障,出问题的时候距离地面已经不足20米,哪怕小梦立刻介入也没能挽回。

  火箭还是倾倒在地,炸成一团火球。

  小梦很不开心。

  网友和观众们非常揪心。

  但许梦心态平和。

  ——炸一枚火箭的钱,[返老还童]项目几分钟就赚回来了,实在很难有什么心理波动。

  这次意外后,后面的发射就顺利很多——

  第四次全程都很顺利。

  第五次出现故障,但由小梦接手“开”回地面。

  第六次,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

  熬了足足12个小时,哪怕中间有很多时间休息,参与者们还是倍感疲惫。

  但即使如此,观礼台前的玩家也没有任何一个提前离场。

  大家都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最后一枚火箭冉冉升起。

  发动机喷射出的炽烈火焰,在夜色中更加的恢宏壮观,令人移不开视线。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还有更加壮观的画面在等着他们——

  指挥中心里,许梦的面前悬浮着一颗地球的全息影像。

  在地球周围,还有180个银色的亮点。

  那是已经入轨的卫星。

  外界所有人都没意识到一件事——

  这180颗卫星,并没有完全启动。

  许梦要等待最后36颗卫星入轨,再同时启动它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