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127章 赐刘姓,施仁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反正按朕说的做。”

  看到吕布眼中的怀疑,刘协想上前狠狠给吕布一个爆栗。

  虽然确实是无双猛将,但惹事的本事那也是一等一的了得!

  本以为这么长时间安宁了一些,没想到却给刘协憋了坨大的!

  若非看在吕布阵斩匈奴单于的份上,刘协是真的想撂担子!

  “奉先啊奉先,你以后若不能多斩几个单于脑袋,那还能对得起朕吗?”

  刘协在宫中左立不安,只等着董卓的反应。

  吕布按照刘协的说法,重新衣冠整洁的入宫,并且前往董卓住处,将消息告知董卓。

  董卓此刻还在生刘协的闷气。

  所以一开始,董卓只以为是平常喜事,随口恭贺了吕布一番。

  直到吕布说出,怀有子嗣之人乃是董卓之前赐予的小妾,董卓当即怔住。

  “奉先说什么?”

  吕布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抖动:“是太师之前赐予的小妾怀有子嗣,差不多已有两个月的身孕……”

  身孕?

  饶是董卓一辈子见惯了太多大风大浪,此刻也张大了嘴巴。

  “那孩子是谁的?”

  “不,不清楚……”

  董卓愤恨的一拍脑门!

  孩子!

  而且很有可能是能够传宗接代的儿子!

  自己竟然就这么送了人?

  虽然赠送小妾之风十分常见,就算生下子嗣,那也是庶生子中的庶生子。

  但董卓都已经到了这个年龄,他还会在乎儿子是嫡是庶吗?

  “奉先……”

  董卓想要开口讨要,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吕布显然也不想放弃这个孩子,直接就朝董卓请示:“此事确实是个糊涂账,要不还是请陛下前来裁断?”

  “关陛下什么事情!”

  董卓显然还没有气消。

  不过在皱眉思索一阵后,还是同意:“既如此,就将陛下请来裁定。天子毕竟受命于天,说不定有什么分辨的法子!”

  ……

  刘协毫无疑问让董卓失望了。

  受命于天倒没错,但老天显然没有赐予刘协亲子鉴定这项本领。

  被董卓请过来的刘协眉头亦是凝成一个“川”字。

  这不是演的,

  而是真的愁。

  悠悠叹气,刘协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将此子算作朕的算了。反正朕与太师、奉先都是一家人。”

  “与其纠结到底姓董还是姓吕,不如直接赐予“刘”姓,当做宗室血脉养育。”

  !

  这也能行?

  一直在猜测刘协是何意的吕布此刻五体投地!

  这种问题不应该是有两个选项吗?

  到底是姓“董”,还是姓“吕”。

  可刘协现在,竟然想着搞出来了第三个选项——

  赐刘姓!

  当做宗室血脉养育!

  刚才还在争执的董卓、吕布,齐齐朝着刘协拜倒:“陛下!刘氏血脉尊崇!怎可赐臣(臣)庶子?臣惶恐!”

  刘协扶额:“不然这糊涂账还能如何解决?”

  “朕会赐予那孩子刘姓,之后由两家共同养育。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难道太师和奉先会因为朕赐予孩子‘刘’姓,而对孩子苛责对待吗?”

  “自然不会!”

  董卓、吕布都朝着刘协打包票!

  他们盼星星盼月亮,才终于盼来这个孩子,如何能够苛待?

  细细想来,刘协的法子,确实算是将方方面面都顾及到的法子。

  不然无论是交由董卓还是吕布,都不妥当。

  还不如干脆交予刘协,赐予“刘”姓,共同养育。

  “臣,谢过陛下!”

  董卓盼望一个孩子实在太久了!

  虽然有女儿,有董白,却毕竟是女儿家,迟早要嫁人。

  可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儿子,这如何不令董卓欣喜若狂?

  虽然被天子赐予了“刘姓”,但天子不也是一家人吗?

  况且,难道让孩子姓“刘”,是委屈了那孩子吗?

  刘协见董卓似乎承认了这样的处理方式,亦是一块石头落地。

  “换妾”……当真是恶习!

  难怪古人一般人家都只在乎嫡子。

  因为嫡子肯定是自己亲生的。

  可由小妾生下来的庶子……那还真的不一定是自己的种!

  尤其是牵扯到董卓、吕布这样又无男丁,又是权贵的人家。

  赐予“刘姓”,实在是无奈之举!

  刘协也宽慰道:“如今也不知道是男娃还是女娃,太师和奉先都不必这般急迫。”

  “况且,既然那女子可以生育,说明无论太师或者奉先,都还能够继续生育,那何不尽快去与其他妻妾结合,尽早诞下别的子嗣呢?”

  人家刘备,也是颠簸了半生才生下了刘禅。

  董卓和吕布,完全有机会再生,何必要揪着这一个“意外”不放?

  ……

  “既然这般,也只好如此了。”

  之后董卓也去探望过那名小妾。

  一想到如今自己有后代正在孕育当中,董卓哪还有心思去考量军事?

  也就是在此时,董卓似乎突然明白了之前刘协常与自己言道的“仁义”。

  昔日那对母女的身影,再次浮现在董卓的脑海中。

  “若此时出兵,不顾关中百姓死活,该有多少妻离子散之景?”

  一想到自己可能会令无数如同自己一样的父亲见不到儿子,饶是董卓也恐惧起来。

  为此,董卓还特意入宫,请求刘协颁布善政,免去今年生育子嗣人家的赋税。

  不仅如此,董卓还自己拿出来了一部分财物,主动分发给关中一些失去了子嗣的父母,以示对他们的慰藉。

  并且,董卓还给军队下了命令——今年全面休养生息,绝不再起战事!

  当消息传出,无数人都瞠目结舌。

  “太师怎会行此仁政?”

  尤其一些董卓的老部下,更是四方打听,探听这条仁政是不是又是天子假托太师之名颁布的?

  不是。

  绝对不是!

  董卓入宫时又没有避讳什么,有大把的宫人见到了董卓的身影。加上如今掌管政务的贾诩也亲口承认,这并非天子要颁布的政令,确实是太师颁布的仁政……

  不光是在关中内部。

  其实关东各部也在等着关中朝廷对于袁绍另立天子的反应。

  几乎所有人都笃定,董卓会立即出兵,前往河北攻打袁绍!

  袁绍也早早令沮授、张郃、高干等将堵住了从太行山进入河北的关隘入口。

  可谁知道,等来的并不是董卓调动兵马的消息,而是董卓竟然开始在关中颁布仁政?

  袁绍无比狐疑,还询问身边的人:“难道董卓其实已经身死?现在关中主政者另有他人?”

  “董卓杀人并不稀奇,可他竟然会颁布仁政?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消息传到兖州,曹操、荀彧、陈宫等人同样无比错愕。

  尤其是荀彧。

  他本想去找曹操商议,但一想到上次的不快,便转道前往了陈宫住处。

  “公台,董卓怎会颁布仁政?他生性残暴,不在关中鱼肉百姓就不错了,如何会这般体恤百姓?”

  陈宫不以为然:“人总是会变的。”

  “昔日的袁绍还一直扬言自己是汉室的忠臣呢?可现在又做出了怎样的大逆之事?”

  “董卓曾经确实残暴无比,但谁说他现在就不能去体恤百姓,颁布仁政呢?”

  “况且,我从关中的一些商人口中得到消息,关中今年大旱,粮食必然欠收。这个时候朝廷不行兵祸,体恤百姓,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人是会变的。

  陈宫虽然说的是袁绍,但无论是他自己还是荀彧,显然都想到了另一个人。

  荀彧纠结道:“我还是不信这是董卓的仁政。”

  “倘若董卓这般体恤百姓,在关中广修仁政,那之前主公与袁绍、袁术等人讨伐董卓岂不是没有了任何意义?甚至不就真的成为了对朝廷不敬的汉贼吗?”

  陈宫又是讥笑。

  “昔日桓、灵二弟对待士人一样冷酷。梁冀、何进对待百姓一样残暴。那个时候,怎么不见关东士人喊着清君侧的口号围攻帝都呢?”

  “还不是因为黄巾之乱后,中央衰弱,这才让关东诸侯起了觊觎之心,开始兵进帝都?”

  “以文若的智慧,难道直到现在还以为,昔日袁绍他们讨伐董卓是为了汉室,为了大义吗?”

  荀彧哑口无言。

  他想要反驳,却不知从哪里开始。

  如果董卓真的开始体恤百姓,施行仁政,那他们是什么?他们这些关东士人是什么?

  汉贼吗?

  荀彧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能和这两个字扯上关系,身体不由一颤,打了个激灵。

  “我还是不信此事!”

  荀彧握紧双拳:“我现在就写信询问吾侄荀攸,问问他关中的现状究竟是何种模样!”

  “然后呢?”

  “什么然后?公台何意?”

  陈宫问道:“若是荀攸回来的信件,告诉你现在董卓确实是在实行仁政,并且令关中的百姓休养生息,文若你该如何自处呢?”

  “若真是那样的话,你、我、主公,可就真的成为汉贼了!”

  “我知道文若的志向一向都是匡扶汉室。可今日你若是发现自己在与汉室为敌,你又该如何自处呢?”

  “是继续在主公这里做事,还是……”

  “为了心中的大义,前往关中,前往天子帐下,匡扶汉室呢?”

  “文若,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