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三百零七章:收割百姓?朱棣与沐英简短而尴尬的对话

  贡院。丁三四号舍。朱棣并不知,这几日,外面多么热闹。烛光摇曳。朱棣持笔俯身审阅稿纸上写完的八股文章。号舍十分安静……只有时不时动笔修改,发出的‘沙沙’声。哈!某刻。朱棣打了个哈欠,最后改了几笔,又通读一遍,唇角泛起笑容。探头向外,月轮挂在半空,“时间不早了,今天应该休息了。”文章已经写完。明天只要誊抄到答卷就可以了。时间十分充裕。怎么说呢。进士考和秀才考、举人考有十分明确的区别。举人考、秀才考更多侧重于基础扎不扎实,题量是真多。给人一种,即便会也答不完的感觉。只有基本功十分扎实熟练,才能游刃有余应付。反正,秀才考、举人考,他都感觉时间有些紧迫。进士考不同。考题内容不再偏向基础,难是的确难。属于那种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可时间足够充裕!……朱棣收拾好桌案后,展开朝廷提供的薄被子,盖在身上,笑着闭上眼睛,自言自语:“这回,恐怕很多人都认定,我会藏拙……”……翌日。午朝后。百官从奉天殿鱼贯而出,三三五五结伴议论。“这场热闹了好几天的春闱考要结束了。”“王大人,春闱要结束,热闹可不会结束,到放榜这段时间,只会越来越热闹!”哈哈……百官哄然大笑后,再次窃窃议论。“你们家有没有押注?”“张大人,你呢?押朱四郎考入前十甲?”“这回朱四郎肯定会藏拙,我得多傻,才会押前十甲!”“那些不知情的愚民,全都押朱四郎能上榜、能考入前十甲、前三甲……”“督察期间的损失,要在这次全都捞回来!”……李善长、胡惟庸走在前面。听身后议论,李善长微微皱眉。赌朱四郎能否上榜、又或是能否考入前十甲、前三甲的盘口,是昨天才开始的。朱四郎能考上的赔率低。考不上,尤其是考不进十甲、三甲的赔率很高。押朱四郎考上的,大多都是百姓。押朱四郎考不进十甲、三甲的,大多是百官。朝中百官知道很多百姓无法接触的事情,都知道,按朱四郎以往的表现,至关重要的进士考。朱四郎大概率会保持低调,故意藏拙,考砸进士考。十甲、三甲绝非朱四郎这次春闱考的目标。所以纷纷押重注朱四郎考不进十甲、三甲。说白了。此番引导舆论。除了要推高朱四郎威望。还想借此事,狠狠赚一笔。毕竟,退还不法侵占,以及补偿,让百官损失太大了!这种赢面九成的机会,谁都不会放过。只是,应天百姓,要稀里糊涂付出代价。‘胡惟庸怕是没少押!’余光瞥视,看胡惟庸唇角含笑,腹语一句,低问:“你押了多少?”闻声,胡惟庸回神,先扭头向后看了眼同僚,然后低语笑道:“学生押得不多,只押了家中三成活钱……”比起朝中很多人,把家中活钱八成、九成都押上去。他这点真不算什么。李善长点点头,此事,肯定瞒不过朱皇帝耳目,胡惟庸身为宰相,借机从中赚钱没什么。若是太狠,像其他人,想一口吃撑。赚了钱,但在朱皇帝心中会减分。其实,一个志在仕途和权力的人,就不应参与!“恩师押了多少?”李善长思绪被打断,回神,摇头,“我不喜欢赌博之事。”胡惟庸微微愣怔。瞬间明白。余光瞥视,忍不住腹诽,‘真是个老狐狸!’他不得不佩服这老狐狸的定力。此番督查,李家损失也不小,可就为不在皇帝心中减分,竟然能忍住诱惑,不参与眼下捞快钱之事。这回捞一笔,弥补一些督查损失后。他也再不干这种事。实在是此番督查的损失,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御书房。蒋瓛静静站在门口,听到脚步声时,循声看去,见朱元璋走来,忙迎上去……“皇爷,百官押注名单。”话中,蒋瓛双手捧着密奏递给朱元璋。朱元璋接过,进入御书房,落座后,才展开查看。边看边问,“说说现在押注的情况。”情况,蒋瓛已经熟记在心,当即开口,“皇爷,随着关于朱解元的热议不断发酵,朱解元考中进士、十甲、三甲的赔付率很低……”现在整个应天府,几百万百姓都强烈相信朱四郎能考入十甲、三甲。哪怕赔率低,押注的人都十分多。反观考不上十甲、三甲虽然赔付率高,但很冷门,几乎没有百姓押。而百官、士绅却通过家人朋友,秘密押注。说到底是消息不对等,朱四郎会藏拙这种内幕消息,百姓一辈子都不可能知道。而百官此番,就是要收割应天府百姓。弥补督查期间的损失。……胡惟庸三成。李善长未参与。朱元璋看到这两条消息时,眼底失落一闪而逝。随后合上折子,询问:“你押了哪边,押了多少?”“臣押朱解元能考中前三甲,臣钱不多,只押了一百两,希望朱解元能让臣赚点小钱。”蒋瓛笑着低头。这是做给皇帝看的。暗中,他拿出全部家底,都押朱四郎考不入前三甲!朱元璋瞥了眼,吩咐:“咱知道了,下去吧。”蒋瓛领命后离开。朱元璋目视蒋瓛离去背影,挥手遣退宫女太监。啪!御书房门关上时,唇角泛起笑意,这回,一群最聪明,最能接触核心消息的人。反而要狠狠栽跟头了!……徐府。十分热闹。一大家子人,分乘几辆马车出府。其中一辆马车内。徐辉祖和一个小家碧玉的女子相对而坐。徐辉祖看着,几次欲言又止……李渔抿唇一笑,询问:“夫君有事,要和我说?”“有点。”徐辉祖面露尴尬,不好意思道:“昨天金陵各大赌坊,都开了盘口……”李渔瞬间明白,不由笑了。作为徐家儿媳妇。在朱紫巷走动。她岂能不知。据说,朱紫巷很多人家,都押姐夫考不入十甲、三甲。夫君定是想押姐夫能考入前十甲、三甲。可到底是赌博之事。不敢和公公要钱。……随即笑道:“我得陪嫁嫁妆不丰厚,我支持你押姐夫能考前三甲!”徐辉祖顿时笑了,握住李渔的手,故意笑问:“可能会赔,姐夫真的很有可能藏拙。”“赔了就赔了,没关系。”赔了就是以后他们夫妻两过日子,不能随意买东西,又不会饿着。……等徐家一家人抵达贡院时。贡院外阔地早已人山人海。徐膺绪、徐增寿站在马背张望。某刻,突然招手大喊:“姐夫!这边!这边!”朱棣正和夏时敏一边聊着科举文章,一边随大流往外走,闻声,循声看去,招手回应同时。带着夏时敏快步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刚靠近。徐增寿、徐膺绪率先跑过来,迫不及待问:“姐夫,能不能考入前三甲,为了给你争口气,我们两好不容易存的五两银子,全押上了。”朱棣不由愣怔。“你们在说什么?”随即,两个小混账把外面赌坊的事情告诉朱棣。“姐夫,虽然初衷是为你争口气,可我们也想赢,要是赔了,你补给我们,行吗?”徐增寿‘恬不知耻’补充一句。天知道,五两银子,他们存了多久。朱棣笑着瞪了眼,“赢钱了,记得分我一半。”话罢,丢下两个小混账,快步向徐达、徐妙云走去。徐增寿、徐膺绪对视一眼,顿时露出喜色,低声道:“看样子,姐夫没藏拙,这回很多人恐怕要倒霉了!”……“泰山怎么也来了。”朱棣有点受宠若惊。徐达含笑瞪了眼,“你们不能待着,马上就要回去了,咱带妙音他们来送送你们。”太孙还在土桥村。四郎这回,马上就要走了。“刚才两个小混账,把外面的事情都告诉你了吧?有没有信心再考个甲等第一名?”这些倒霉孩子,以为背着他偷偷押注,他就不知道?不过,这回,他装作不知,默许了。家人间,就该如此!朱棣不由笑了,“甲等第一名不敢保证,不过前三甲还可以想想。”“姐夫,真的吗?”徐妙锦、徐妙绣的小脑袋探出来,眼巴巴看着朱棣。哈哈……朱棣被逗笑。两小姨子肯定也押了。徐达瞪了眼,没好气道:“你们这么关心做什么?”两小姑娘顿时吐了吐舌头,缩起脖子。……一家人就在贡院外说了会儿话。朱棣、夏时敏就直接从贡院,赶着来时的牛车出城。牛车行至瓮城。恰好遇到回城的沐英、蓝玉等人。朱棣赶着马车,避让开主道,在旁边停下。沐英、蓝玉在亲兵护卫下,缓缓从旁边经过时,勒马。沐英翻身下马,快步走过去……朱棣徐妙云已经抱着两小家伙下车。朱棣率先恭喜:“恭喜大哥凯旋。”沐英笑着点点头,“比起老四你,大哥这回算不得什么,能让我抱抱两个小家伙吗?”“当然能了。”沐英接过两个小家伙,逗弄一会儿,交还给朱棣,从身上摸索了一下,拿出一块玉佩,一把镶嵌宝石的匕首,“大哥没准备,这块玉佩我一直随身携带,这把匕首,是此番剿灭大理段世得到的,分别送给小祈婳、小雍鸣……”朱棣没推辞,替两小家伙收下。沐英打量看着朱棣,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又没说,气氛一时间尴尬。随后,抬手拍了拍朱棣肩膀,笑道:“大哥还要赶着回宫和陛下复命,就不多说了。”“大哥有时间来土桥村。”“好。”……目视沐英离开。徐妙云笑道:“你们这见面,好尴尬。”朱棣笑笑。这是他来大明后,第一次接触沐英。“大哥应该还有话想说……”沐英绝对是大哥的铁杆支持者。想说又未说之言,肯定关于他和大哥。闻言,徐妙云眸中担忧一闪而逝,看向沐英离去背影。四郎答应父皇,做大哥的磨刀石,但这不会告诉任何人,沐英会不会针对四郎?阿爹对沐英的评价很高…………进入城中,蓝玉向后看一眼,见朱棣、徐妙云赶车出城。收回视线,转向沐英,“你刚才是不是想问朱四郎,考的如何?”沐英摇头,“不,我是想问,如果太子有一天容不下老四,老四能不能主动服软……”可这话,说不出口。毕竟,有些太强人所难了。如果老四没有野心,就因太优秀,太子容不下老四。他凭什么要求老四服软?蓝玉微微愣怔,无奈摇头,“我现在相信朱四郎没有野心,但我也可以十分肯定,真到了你所言地步,朱四郎绝不会服软,更不会低头。”他太清楚朱四郎的性格。洪武九年在土桥村。但凡朱四郎能说几句软话。他都不会动手。也就不会差点被打死。避无可避的情况,朱四郎一定会反击,而且手段会及其狠辣果决!“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你会站哪边?”沐英微微拧眉,沉默……‘义父若在,义父站哪边他就站哪边,若义父不在了……’……六部官衙。“朱四郎从贡院出来,直接回土桥村了!”“朱四郎回土桥村了!”……朱棣回土桥村的消息,很快就在六部官衙传开。“这回朱四郎更加低调!哈哈……”“陛下和娘娘没出宫,朱四郎考完就回土桥村,分明就是低调行事,考场上,肯定藏拙了!”……胡惟庸关上门。笑着转身:“恩师,现在基本可以肯定,朱四郎春闱考选择藏拙!”可惜,藏拙也没用!一样能捧杀!而且,他的藏拙,还让大家狠赚一笔!因他督查百官的损失,又因他而弥补回来。李善长笑着放下茶杯,“等一个月后张榜吧,这期间,朱四郎妻子叫徐大丫,以及乡土村社这些信息,要逐步挖掘出来……”胡惟庸笑而点头。张榜后。朱四郎和朱棣合二为一!若朱皇帝及时收手,压制朱四郎也就罢了。只要朱四郎不入官场,就行。若朱皇帝不收手,让朱四郎走仕途,那就让朱皇帝,在两个儿子间做选择!今天晚上我会写好明天的一章再休息,谢谢大家支持,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