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本就是个好日子。只是朱允熥没想到,老爷子会定在这一点举行禅让大典。至于说钦天监的作用,大概就是让老爷子选定的日子变得合理化罢了。“这么急?”朱允熥淡淡的念叨了一声。他原本预想着,怎么也该是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老爷子才会举行禅让大典。毕竟这可是大明开国皇帝,自愿主动禅让的。加之现在的大明可以说是空前强盛,国势远超过去任何一个朝代。开国皇帝的禅让大典,必然是极其隆重的。不说万邦皆来观礼,至少周边的番邦小国是要派来使臣,甚至是国主前来观礼的。再加上各道主官、各地藩王。这些人一起入京,前前后后怎么也要筹备上好几个月。朱高炽挪挪嘴:“爷爷的意思,不过是让太子爷名正言顺起来,京中文武百官及宗室一道在场,办一场大典,祭拜天地、宗庙,然后明旨昭告天下,这事也就算是办好了。”“那这个年,恐怕不少人都要过不好了。”朱允熥淡淡的说了一句。不等朱高炽有所应对。湖面上已经有一尾大鱼跃出水面,旋即就是朱允熥手中的钓竿猛的向下一沉。朱高炽和朱尚炳今天终究是没有半点收获,也错过了朱允熥钓上来的那条足有三十多斤的大鱼。当夜色洒在金陵城中。白天里的风雪已经停了下来,空旷的西城项目工地上,除了屋内的光撒出去,屋外则是寂静无人。偶尔有几名工人在结束了最后的工作,从外面踩着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走进西城核心位置的伙食棚屋里。棚屋里,暖洋洋的。人一进来,就能闻到浓郁的酸菜味。三十多斤的大鱼,虽说难得一见,但对于近千名留守工地的工人来说,却是不够塞牙的。大鱼自然是单独做了一锅酸菜鱼,送到了太孙和一众匠官、工地领头的桌上。老贾父子两人带着招募来的帮厨,又宰杀了三百多斤的鱼,一溜排开三十个大锅,这才堪堪将酸菜鱼给炖上。炖熟之后,分到小锅里送到桌上,再续上一个小火炉,就可以慢慢的炖着吃了,边吃边往里面添加上林苑监送过来的绿菜、豆腐之类的。然后就是可以让所有人都敞开了肚子,也不可能吃完的牛羊肉。大青城的主体现在已经快要完工了。大多数在那边的工人,也开始转向建造城中建筑。不少牧民和汉人,也已经是从城外的营地搬进了城里。当那些牧民们,亲眼看到同伴住进了他们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大青城里,所有人都确定无误的相信,只有跟紧大明,才能真正的过上好日子。大青城一带的建设热情,再一次高涨。于是,就有了应天城吃不完的牛羊肉。棚屋里每一桌,一锅炖牛肉、一锅炖牛骨、一锅炖羊肉、一锅羊蝎子,然后就是卤牛肉、凉拌牛肉、牛羊杂汤。肉食不缺。反倒是青菜少见。因为今天又是小年夜,大明商号还特意送来了好几车的酒水。这账没有算在西城项目建设总账上的,全是大明商号友情赞助。毕竟建设起来的西城项目,整体的运营日后都是要交给大明商号的。有了酒,有了肉,再配上几粒花生米。这些往日里淳朴的百姓,就变得情绪高昂了起来,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幸运的是,朱允熥手中的酒壶,早就被人换成了白水。不然,今天他大抵是走不出这座棚屋的。等到深夜,棚屋里的人们还在继续。朱允熥则是提前离场。在所有人的恭维和道贺声中,朱允熥缓缓走出棚屋。屋子里,气氛又增高了一些。似乎是有人开始提议角斗,还有人在吆喝着要划拳。更有些兜里装着工钱的,开始吆五喝六的召集人一起赌几把,推几圈麻将。走出棚屋的朱允熥,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将屋外冰冷的空气吸进肺里。砰砰砰的几声巨响,从远处传来。朱允熥循声挪动身子。是南城和中城的方向。那边已经有人开始放烟花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整片天空都给点亮。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大明。朱允熥脸上笑了笑,却是弯腰,双手兜在一起,缩着脑袋,漫无目的的走了起来。只是他的脑袋,却没有停止思考。大明走到现在,革新的各项措施都已经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了。只是事情办到现在,也总是会有停滞不前的时候。也就是现在。朝廷和地方上的矛盾,暴露的越来越多。不同阶层之间,固有的矛盾虽然清理了一些,但还有不少问题是一直存在的。这并不能以朱允熥自己的意志去转移。一个国家的存在。一个强盛的国家的存在。势必会出现管理阶层和被管理阶层。于是,矛盾和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从很久之前,朱允熥就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任何一个体制,是可以做到彻底的公平公正。即便当大明有一天,物质资源空前富裕的时候,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过上无忧无虑、衣食无缺的日子。因为国家的发展,是需要有数量庞大的人群去每天为之奋斗的。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这只是很基本的要求。想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让所有人都过上一样的日子。这一点朱允熥可以发誓,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如果当有一天,整个大明所有人都能过上一样的日子,那么大明也就到了灭亡的那一刻了。这是很残酷和现实的问题。就如同现在,他能站在这里随意的漫步,而棚屋里的那些百姓,等明天天亮之后还要继续在这个寒冬里忙活着。不过。生活总是需要一些期待的。于是,朱允熥在很久之前,就给了大明一个盛世的期待。所以才会有洪武新政的出现。这才是这件事情,最根本的逻辑。同理,他承诺百姓们会过上好日子,所以百姓们会愿意相信并按照朝廷的规划去奋斗。当西城项目建成的那一天。这些参与建设的人,必然都会过上更好的日子,而朝廷也将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西城。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核心规律和逻辑。只是有些人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规律和逻辑。他们还希望,能过着被更底层百姓供养的日子。他们不需要诉求,而百姓却需要为了他们过上好日子,而埋头干活。老爷子禅让,太子爷将自己赶出皇城,这都是一个局。国家统治者更迭之际,就是一个人心浮动的时期。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权力更迭,所导致的权力空白。自古以来,都有着那句经典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这话从来就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百姓空想。哪怕就是一个铺子的管事,新到任的时候都会想方设法换些忠心自己的伙计。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统治者。张二工被罢免工部尚书职。河道总督大臣潘德善被召回京师述职。这一切,都让人们看到了,太子爷是准备更新朝堂官员的。小胖可能觉得自己天天待在西城工地上,对朝堂之上的这些事情已经到了两耳不闻的地步。可他却不知道,哪怕就是太平府太平矿区一个小管事,改投新任工部尚书的事情,自己都一清二楚。扩充之后的锦衣卫里,充入了很多暗卫成员。当初朱标将这些人交到朱允熥手上之后,就真的是彻底不管暗卫的事情了。现在,整个大明朝只有朱允熥知道,暗卫有多少人,这些人又都在什么地方。朝堂之上的风向,在急剧变化。虽然没有人公开说什么。但风声早就变了。甚至连朱高炽都不知道,现在已经有人在预备着,要等太子爷登基之后,上奏选妃,册立大明皇后。一位大明皇后的诞生,就能产生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朝廷的权力转移。为太子老爹找个新媳妇儿?朱允熥想了想,不由笑出声来。只是当下偌大的西城工地,人们都在棚屋里待着,外头可是不见一个人。没人能看到朱允熥这个时候笑声里的恶趣味。走着走着。朱允熥抬头一看,自己已经到了橄榄球场门口。球场上的草地,已经被积雪覆盖。周围的看台,后来有过几次改造,加盖了顶棚。这个时候看台上,倒是干净的很。朱允熥满是恶趣味的家中脚步,径直的踩在球场上的积雪中。少顷。原本平整干净,很是好看的积雪球场,就多出了一条深深的脚印。穿过橄榄球场,眼前不远处便是讲武堂的区域。似乎如讲武堂这样学习的地方,要么就是坐落在山间,要么就是被绿荫环绕。讲武堂原本是坐落在西城一片空地上的。一开始的时候,周围还是大片大片的农田。上好的水浇地!这不过这几年下来,讲武堂周围一大圈的地,都被种上了树。这帮军中莽夫,后来又觉得树长得慢,竟然是发动地方上的卫所移植了数不尽的各种树木过来栽植。其中更是有不少珍贵树木。琼州府那边就足足送来了上百颗合抱粗的黄花梨树。还有蜀中和西南那边,更是疯了一样的送来了整整九十九柱腰粗的金丝楠木树。至于那些磨盘粗、足有十数丈高的树,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在交趾道那边,这样的树多的是。林子里有些暗,密不透风。踩在林间小道上,不受半点风雪袭击。朱允熥目光在林子四周扫视了一遍。若是放在以往,这林子里很有可能就会有那么几个受罚的学生,以值守林中暗哨为代价接受惩罚。不过自从西城项目开工后,讲武堂就给这些学生们换了个惩罚的方式。至于现在是如何受罚的,朱允熥倒是没关注。反正按照那帮勋贵老将的尿性,这些受罚的学生,肯定是没什么好果子吃。朱允熥又往前走了一截,已经能看到讲武堂里隐隐约约的灯火。但他却停下了脚步。这个时候还是不适合进讲武堂的。如今这个特殊时期,自己要是去了讲武堂,难免会让人产生很不多不必要的想法。想了想,朱允熥便转过身。太孙府今晚大概已经换上红灯笼了。只是从西城回去,就得到后半夜了。西城这边工地上倒是有几间屋子,原本就是给负责工地上的官员们住的。条件虽然差了些,但也差不到哪里去。朱允熥决定,自己还是找间空屋子,在这边住一晚。于是,决定好了的朱允熥便转身迈出脚步。很快。空荡荡的橄榄球场上,又多出了一条深深的脚印。两条脚印并非是直直的,而是弯曲的,纠缠在一起的。除了球场,朱允熥分辨了方向,这才继续走下去。很快。坐落在高不过二十米的观景山脚下的观景湖,就出现在朱允熥的眼前。沿着湖边的环湖路继续走,就能到住宿的地方。这个时候,寒风急促了一些。天上原本已经停下来的雪,又开始纷纷扬扬的飘下来。忽的。朱允熥停下脚步,眉头微皱的看着前方。在他的眼前,是一座坐落在湖边的亭子。似乎就是他和小胖、小憨垂钓的那座亭子。此刻亭子里亮着灯,风雪之中,影影约约的有一道身影,正在缓缓起舞。朱允熥心下一紧。这等天气,除了项目上的人,哪里还会有人跑到这工地中部地区来。就算是平日里,城中那些好事百姓,也至多就是在外围地带观望一阵,打听打听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八卦而已。朱允熥的右手停止了摆动。脚步再一次迈出。在他的右臂,始终都有着一把短火铳。装弹。只要打开扳机,就能扣动射击。十步之内。天下无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