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清要完

第1016章   驻扎波斯总理交涉通商事务大臣

大清要完 大罗罗 4773 2025-07-25 12:06

  

  地中海上,1888年12月。

  太平天国的战列舰“天王”号破开深蓝色的海浪,在一艘“靖远”级装甲巡洋舰和一艘“金山”级巡洋舰的护卫下,向东驶向苏伊士运河。甲板上,罗耀国背着手踱步,海风掀起他的军装下摆。身旁跟着一个穿着灰色呢子军装的矮胖官员,年不足三十,却已显出一副老练圆滑的神态,正是袁世凯。

  “慰亭,”罗耀国忽然开口,声音平静,“李少荃给我的信里说,你‘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他顿了顿,侧目瞥了一眼身旁的袁世凯,“还说你在波斯勘定叛乱,纵横小亚细亚,虽遇俄国革命,仍能全师而退,厥功甚伟.最后还加了一句,说你一定能帮太平天国治理好波斯湾。”

  袁世凯脸上堆着笑,眼角却微微抽动。他心里清楚,自己这个“驻扎波斯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兼罗马议和钦差”的头衔听着威风,实则是个空架子——李鸿章趁他赴罗马开会之际,抽走了他带去小亚细亚的军队。没了兵权,他这个“总理大臣”还怎么镇得住波斯国内那些虎视眈眈的酋长和宗教领袖?

  不过李鸿章抽走他的兵权也是情有可原的,他在波斯勾结俄国哥萨克旅发动政变的行为其实是“独走”!李鸿章岂能容忍?这军队要是“独走”惯了,回头还不得革李家的命?

  而到了1887年,袁世凯在帮俄军平了小亚细亚的乱子后,又擅自扩编“大唐远征军”,从中亚招募了许多突厥语族的士兵,兵力一度达到两万余人。这支军队只听袁世凯的调遣,连李鸿章的命令都敢阳奉阴违。

  到了1888年初,袁世凯更是未经请示,直接与俄国革命军谈判,以“放弃支持白军”的条件,卖掉了从小亚细亚返回高加索地区的白军,结束了大唐和民意党当局的敌对状态,此举等于放弃了对俄国内战的干涉和对尼古拉二世的支持。此事传到新长安,李鸿章勃然大怒:“袁世凯就不怕民意党人把革命的火烧到大唐来吗?!”

  于是,李鸿章借着罗马和会的名义,把袁世凯派去罗马开会,同时暗中下令心腹将领接管“大唐远征军”。等袁世凯抵达罗马时,他的嫡系部队早已被拆散整编,麾下只剩几十名亲兵。后来还写信给罗耀国,把熟知“波斯湾情况”,精通回部事务的袁世凯推荐给罗耀国帮着治理波斯湾的势力范围。

  而波斯湾是什么地方?

  就是一圈不毛之地,天方教的教派势力在这里犬牙交错,英国、德国、奥斯曼帝国在此明争暗斗。太平天国名义上拿到了“波斯湾势力范围”,但能不能落实,就得看太平天国派出的官员能有多高明的手段了。

  而太平天国的那些“洋务专才”怎么搞天主教、基督教他们是拿手的,可怎么搞天方教就不太会了。

  这方面,在中亚长大的袁世凯,还真算得上是专家。

  “罗总理放心,波斯湾之事,袁某自有办法。”袁世凯挺直腰板,语气笃定。

  罗耀国微微点头:“说说看。”

  袁世凯早就在肚子里打好了算盘:“治理波斯湾,得以夷制夷——用中亚大唐国的‘夷’,去治波斯湾的‘夷’。”

  “哦?”罗耀国挑眉。

  “这法子符合波斯湾的祖宗家法!”袁世凯侃侃而谈,“当年塞尔柱突厥治过波斯湾,后来蒙古人的伊儿汗国也照葫芦画瓢来了一次。如今咱们再来一回,顺理成章。”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些中亚的‘夷’主要负责镇压,治理则交给波斯本地的官吏。波斯毕竟是千年古国,历来盛产能吏。元朝时帮着蒙古人欺压汉人的色目官员,不少就是波斯人。”

  罗耀国沉吟片刻,忽然笑了:“行,看来李少荃没说错——治理波斯,非你袁慰亭不可!”

  袁世凯心中暗喜,面上却仍是一副谦恭模样:“总理过奖,袁某定当竭尽全力。”

  但他心里清楚——自己真正的筹码,根本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以夷制夷”,而是他在小亚细亚时从中亚招募的突厥语族的私兵——这些兵,李鸿章是不会用的,只要他袁世凯能发得出军饷,他们就会跟着他混。

  另外,波斯王国的哥萨克旅现在也没了主人——沙皇管不了他们了,民意党人更不会要他们。他袁世凯如果能得到太平天国的支持,自然可以招揽这些人为己所用。

  而有了中亚的兵和哥萨克旅的兵,再加上他的手腕,控制波斯,并且搞定波斯湾那边的部落不是什么难事儿。

  莫斯科,1888年12月。

  冬日的寒风裹挟着雪花,掠过莫斯科红场。广场上,数万工人高举红旗,高唱着《国际歌》。高台上,民意党领袖热利亚波夫振臂高呼:

  “同志们!沙皇的军队正在崩溃!哥萨克骑兵倒戈了!黑海上的海舰队起义了!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已经是人民的城市!”

  台下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过去半年,民意党的攻势势如破竹:

  1888年7月,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因为受到地中海方面的“德土联合舰队”的威胁,而不得不起义。9月,敖德萨工人武装夺取军火库,占领俄罗斯在黑海沿岸的最大城市。11月,德国秘密运送的200门克虏伯野战炮抵达里加港,民意党炮兵一夜之间轰垮了保皇党在诺夫哥罗德的防线。

  如今,民意党控制着俄罗斯最富庶的中央工业区,掌握着全国六成的钢铁厂和纺织厂。更可怕的是——他们得到了德国的公开的支持!

  在俄国内战的问题上,德意志帝国已经和太平天国达成了默契:德意志帝国支持民意党,而太平天国支持尼古拉二世——这样大家都有后台,谁都不用担心没有武器弹药打内战!

  这内战.自然就可以打很久了!

  因此,德国不仅提供军火,还派教官训练民意党的“赤卫军”。在德式战术的加持下,这支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军队,竟然打得保皇党正规军节节败退。

  与民意党的风生水起相比,保皇党简直是一盘散沙:沙皇尼古拉二世躲在摩尔曼斯克的冰天雪地里,连圣旨都传不出去。高加索的哥萨克首领们各自为战,有的甚至和民意党秘密谈判。连西伯利亚总督府都对这位年轻的沙皇阳奉阴违

  而最致命的是,保皇党军队普遍弥漫着悲观情绪:

  “沙皇是不是随时准备坐船逃往英国?”

  “听说宫廷侍从已经在伦敦购置宅邸了……”

  “娜塔莉亚女大公会不会在尼古拉二世死后成为俄罗斯的女皇?西伯利亚大公会不会成为俄罗斯未来的沙皇.”

  这种猜疑像瘟疫一样蔓延,导致前线部队成建制投降。

  摩尔曼斯克,12月下旬。

  风雪肆虐的北冰洋沿岸,东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大公国的“白令海”号装甲巡洋舰缓缓驶入摩尔曼斯克港。甲板上,娜塔莉亚女大公裹紧貂皮斗篷,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她身旁站着罗新北——西伯利亚大公,东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大公国的继承人,沙皇政府的海军大臣。

  码头上,一队衣衫单薄的俄军士兵列队迎接,他们的制服破旧,却仍竭力挺直腰板。远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御用马车缓缓驶来,车帘掀开,露出一张苍白而稚嫩的脸——年仅二十岁的尼古拉二世,眼神中混杂着惶恐与倔强。

  当晚,摩尔曼斯克的临时皇宫内,壁炉的火光映照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脸。

  “陛下,”罗新北单刀直入,“叶卡捷琳堡比摩尔曼斯克更适合作为临时首都。”

  财政大臣维特立刻反驳:“叶卡捷琳堡深处内陆,一旦被民意党包围……”

  “摩尔曼斯克就能守住?”罗新北冷笑,“这里距离彼得堡不过一千公里,民意党的军队若真打来,靠什么挡?靠这冰天雪地?”

  他展开一张地图,手指重重戳在西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背靠乌拉尔山脉,东接太平天国北庭都护府(统治蒙古),南邻中亚的大唐帝国。进可联络保皇派哥萨克,退可向太平天国和大唐求援——这才是根基之地!”

  海军元帅阿列克谢耶夫皱眉:“可我们的舰队……”

  “舰队?”娜塔莉亚女大公打断他,声音冰冷,“黑海舰队倒戈,波罗的海舰队瘫痪,你们还指望什么舰队?就指望摩尔曼斯克的几条船?现在需要的不是战舰,是陆军!是能在陆地上挡住民意党的军队!”

  尼古拉二世攥紧了扶手,指节发白。他看向罗新北,声音颤抖:“太平天国……真会支援我们?”

  罗新北与娜塔莉亚对视一眼,缓缓点头:“只要陛下迁都叶卡捷琳堡,太平天国的军火和顾问,半月之内必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