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我父刘玄德

第602章 蓉城暗流

我父刘玄德 网文老大爷 7182 2025-07-18 04:33

  

  等到司马朗拿出张鲁的信件之后,刘璋的心彻底倒向了曹操。

  在刘璋看来,刘封势大,又支持赵韪叛乱,而且至今也没有派人接触他,如果投降刘封,不仅仅是待遇未知,而且也很可能再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希望。

  可曹操却是不同,曹操的地盘在司隶、兖州等中原腹地,对于汉中都已经是有些距离了,更何况蜀中。

  如果此时投降曹操,不但能拿到曹操给的好处,而且后续还能借助曹操的力量制衡刘封,若是能够逼退刘封自然再好不过,实在不行,哪怕只是保全蜀郡一地也总比当阶下囚要来的强。

  正是这些考虑,让刘璋对曹操的橄榄枝十分热情。

  不过刘璋心底里还是会担心张鲁的存在,张鲁的汉中可是连接关中和蜀中的必经之地,曹军入蜀,汉中至关重要,而张鲁的地位和态度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刘璋也对张鲁的反应很感兴趣,想要看看曹操会作何抉择。

  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张鲁竟然直接修书一封,表示虽然旧日恩怨不共戴天,但看在国家大义的份上,只要刘璋不再张鲁为敌,他可以网开一面,既往不咎。

  虽然没能猜到这个结果,但对于刘璋来说无疑是相当高兴的。

  如果张鲁只字不提旧怨,或者表示一笑泯恩仇,那刘璋多半还会狐疑不决,可张鲁如今这姿态,倒是让刘璋颇为相信对方是真的退让了一步。

  也因此,刘璋决心倒向曹操。不过他也玩了个心眼,表示成都城中本地派力量强大,而且人心不附,贸然摊牌恐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因此,刘璋表示希望曹操能够自涪城出兵,汇合黄权所部先行消灭赵韪,而成都则会为曹操牵制住左幕军。

  司马朗对这个提议显然有些不满,但思虑良久之后,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司马朗之所以会答应刘璋这个充满小心思的请求,主要还是因为利益。

  不论刘璋是否真的愿意归顺曹操,只要曹操还想要染指蜀郡,那雒城始终就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如果能够趁着消灭赵韪不战而下雒城,那么对于曹操来说就绝对不会吃亏。

  哪怕刘璋出尔反尔,日后又变卦了,但雒城却能被曹操收入囊中,不但又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同时也有了进军成都的前进基地。

  于情于理,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同时,赵韪所部如今已是惊弓之鸟,若不是刘封拿下了武阳、广都,打通了与赵韪之间的联系通道,早就因为粮食耗尽而溃散了。

  这样一支数万人的弱旅,在曹操眼中反而是一块肥肉。

  若是能够吞下这块肥肉,曹操瞬间可得数万之众,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司马朗正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才会显然同意。

  不过他也借此狠狠敲诈了刘璋一笔,不但要求黄权届时得将雒城完整的交给曹军,而且还得为曹军提供不少于十万石的军粮,另外还得出钱八千万,军械辎重,布帛绢丝若干,以犒劳曹操和张鲁的联军士卒。

  对于这些条件,刘璋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在成都解围之后,各地秋收的粮食沿着几条河流送到了成都,再加上黄权直接攻破了赵韪军的后勤基地雒城,缴获了大量的赵军粮草。再加上之前从张松等本地士族大豪们的身上狠狠割了一块肉下来,如今的刘璋还真不太缺粮了。

  至于财货,府库之中也有存货,军械物资那就更加充裕了。

  于是,双方当即达成协议。

  为了抢时间,司马朗婉言谢绝了刘璋的挽留,次日一早,就带着扈从悄悄离开了成都,绕道北面郫县,朝着广汉返回而去。

  司马朗与刘璋密谈之时,成都城内别驾张松府邸之中,也有一场密谋在进行。

  在座只有五人,其中三人乃是益州举足轻重的人物,正是蜀中三杰的张松、秦宓和杨洪,另一人身着锦袍,姿才容观,极为出众,且身材健壮,威风凛凛。而那最后一人清秀朴素,身穿一席青色长袍,虽略显落魄,可眉宇之间却蕴藏傲气。

  这两人乃是张松极为器重,引为至交的关中士子孟达、法正。

  这些人聚集在这里,商量的正是司马朗来访之事。

  原本如此重要的事情,秦宓和杨洪本不愿让孟达和法正参与。

  可张松却极力保举二人,而且声称此二人将有大用,再加上孟达、法正虽是外来士族,可并不得刘璋亲近,尤其是法正,在东州士人圈中多受排挤打压,秦宓和杨洪这才点头同意。

  “诸君,方伯欲降曹贼,引张鲁入蜀,此乃自绝于益州士民之举也!米贼素来仇视士族,汉中名族,皆为其所除,轻则夺产,重则灭门!若使其在蜀中得势,我等百年家业,尽成齑粉矣!”

  张松第一个开口,所言极其严重。

  偏偏秦宓、杨洪二人居然对此毫无异议,反而神情郑重的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杨洪接着开口,神情有些恍惚,脸上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犍为老家来信,备述左将军之恩德。左幕军秋毫无犯,沿途百姓安居乐业,既无征粮之举,也无劳役之灾,便是有所需求,也是公平交易。父老信中所言,仿如承平之时,实在叫人不敢置信。”

  “左将军宽弘雅达,敬贤礼士,天下知名,有此殊为,实不足为奇。反观方伯,不思驱逐米贼,反而屈膝事贼,实在叫我等愤慨。”

  秦宓闻言,面色铁青,很是恼怒的抱怨了起来:“广汉老家来信,米贼到处征收粮草,摧残百姓,尤其是声名之家,更被敲骨吸髓。方伯视而不见,只为屈膝事曹,此举何等昏聩,无异于与虎谋皮。我广汉秦氏,宁可玉石俱焚,也绝不向米贼俯首。”

  “方伯暗弱,又无高智,如今竟为曹操所惑,行此引狼入室之举,来日必有劫难。”

  法正突然轻笑一声,在众人神色各异的目光中挺起身体:“方伯已失众望,诸公饱受其累,缘何不能另寻明主?”

  法正这话有些刺耳,张松早有心思也就罢了,可秦宓和杨洪虽然愤慨刘璋所做所为,却依然没有下定决心背弃对方。

  他们来此参加密会,乃是希望商议出一个法子劝说刘璋,而并非是想要密谋推翻刘璋。

  因此,两人听得法正这话,顿生不悦之心,当即反驳道:“为人臣子,当尽忠职守,怎可非议主公?方伯行事却有不端,此时正是我辈规劝之刻。”

  “然蜀中百姓何辜?”

  面对秦宓、杨洪这两位蜀中士族中有数的大佬,法正竟丝毫不惧,针锋相对道;“广汉此刻生灵涂炭,上至高门大族,下至走卒贩夫,又要为诸君的软弱和优柔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秦宓、杨洪二人虽然地位崇高,但心性却都是极为宽宏雅量,尤识大体。两人虽然对于法正轻言背弃而感到不悦,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法正所说的的确是事实。

  “二公莫要责怪孝直。”

  张松适时开口,淡化堂上的紧张气氛:“孝直性直刚矜,才干过人,我屡次向明公举荐其人,可明公却废而不用,让人惋惜。如今孝直所言虽然有些过激,却也俱是实情,二公乃明达之士,必不会因言罪人。”

  秦宓、杨洪暼了张松一眼,心中却是丝毫都不吃惊。连这等密会张松都要留下法正、孟达参加,出言维护又算得了什么,况且他们内心也隐隐赞同法正说的话语。

  “诸公何不先联系一下左将军?”

  突然,一直没有说话的孟达开了口,而且一开口就扔出了这么个劲爆的话题。

  堂上其他三人都被孟达的话给惊住了,唯有法正拍手赞道:“子度一语中的。”

  张松、秦宓、杨洪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对方,随即陷入沉默中,久久不语。

  过了好久之后,法正有些着急,主动开口请缨道:“诸公身负要职,轻易不得离开成都,既然如此,某愿为诸公奔走。”

  孟达暼了一眼法正,也接着开口道:“达不才,颇有勇力,愿扈孝直南下。”

  张松适时问道:“二兄意下如何?”

  秦宓、杨洪对视一眼后,长叹一声道:“就依子乔。”

  **

  十二月中旬,陆逊兵围广都,并成功与赵韪所部打通了联系。此时的赵韪军已是人心惶惶,完全是因为走投无路才免于溃散。

  在联系上左幕军后,赵韪欣喜若狂的将左幕军已经攻至广都城下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营。

  正如赵韪所想的那般,这个消息立刻激起了大营中士卒们的山呼海啸。

  如此强援近在咫尺,使得赵韪军的士气从低谷着实回升了不少。

  此时此刻,赵韪军中存粮不足十日所用。而之所以还能有存粮,一方面是赵韪在被黄权切断退路之后,抢收了一批成都城外的稻米。

  另一方面,则是削减了军粮供应,只发放往日的七成。

  士卒们自然是不满的,好在赵韪麾下大部分都是巴郡子弟兵,賨兵也有杜彟等賨王弹压,再加上七成虽然吃不饱,但也还算凑合,这才勉强撑住了场面。也正是赵韪这一举措,才让赵韪所部撑到了左幕军的到来,否则现在就已经断粮了。

  左幕军没来的时候,赵韪军上下都盼着左幕军来救命。

  现在左幕军来了,赵韪的心思却活泛了起来。

  眼看着成都近在眼前,一旦拿下,自己就是益州之主了,这让赵韪如何甘心放弃?

  诚然,赵韪军是攻不下成都了,先前的尝试让他损失惨重,这一个月来,营中又先后死去了三千多伤员,剩下的士卒也已毫无战心。

  可左幕军如今已经及时赶到,只要能够得到左幕军的鼎力支持,赵韪有信心攻克成都。

  想到这里,赵韪将李异、庞乐,杜彟等人召集到了一块,仔细商量起对策来。

  最终几人得出结果,那就是重金贿赂。

  毕竟在李异、庞乐、杜彟等人的眼中,没有什么是比财货更加重要的了。而恰好,此时的赵韪军大营里,最多的东西就是在蜀中各地洗劫的奇珍异宝。

  商议之后,赵韪以李异为使者,押送着财货珠宝五十大车,绕道成都城东南,走龙泉山脉边缘地带,前往广都送礼。

  同时,也好押送第一批粮草回营。

  这一路虽然是绕行,但距离并不远,直线距离仅仅只有十五里地,绕行之后也不过二十余里地,轻兵疾行只需要半日即可。

  不过李异等人要押送大车,除了装载财货礼物的五十车外,还有四百余空车,回程的时候这些车辆都是需要装满粮食的。

  因此,李异等人早早就出发,朝着广都而去。

  陆逊这边攻克广都之后,就开始朝着广都转运粮草。府水河虽然不开阔,但胜在水情尚佳,虽然走不了大船,但小船行驶起来却十分通畅。

  故此,粮食转运起来相当便捷。

  不过三五日的功夫,已经转运了十数万石粮草。

  在这样的情况下,陆逊给赵韪派去了使者,请赵韪移营前来广都。

  从战略角度来说,赵韪孤悬于蜀军包围之中,进无粮草,退无道路,可谓是陷于死地。

  从战术角度来说,赵韪分则力散,合则力聚,移营南下不但避免了被成都和雒城的蜀军前后夹击的态势,同时也能与左幕军合兵。

  不论是从战略角度还是战术角度,这都是一个相当正确的建议。

  可偏偏赵韪等人有私心,竟然拒绝了这个合理的建议,反而只是一味的催促陆逊调拨粮草,接济军粮。

  这一举动,使得左幕军诸多将校相当不满,脾气急躁如甘宁、魏延等人,更是建议陆逊直接断了对方粮草,逼迫赵韪移营。

  反倒是主将陆逊对此并没有明显的怒意,在李异到来时,甚至还亲自出城迎接,让赵韪军长松了一口气。

  只是态度虽然和蔼,但在粮草接济上却咬的很死。

  陆逊以转运艰难为由,只肯调拨一周的粮食,且每周调拨一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