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五百五十章 臣等愿为陛下竭力效死(第一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雁塔下,长孙无忌和李安俨守在李承乾身侧。

  其他文武朝臣,在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的指挥下,守住了各处院门口。

  四方的厮杀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而整个大慈恩寺,还有外面的敦义坊,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混沌不明的局势下,最是让人心紧。

  李承乾手握千牛刀,冷冽的刀刃倒映出他淡漠的眼神,看向四周的众人。

  如今大唐朝堂上的朝中重臣,每个人都神色冷肃的看向四方。

  如今的大唐,从前隋走过来不过三十二年。

  这些朝中重臣都经历过前隋的混乱。

  提刀拿剑都是常事。

  不像后世宋明……

  李承乾抬头,看向远处的厮杀声的天空之上。

  如今远处的厮杀声越发的激烈了,也越发的近了,甚至隐约能看到火焰直冲天际。

  拜火教。

  似乎不知道多少拜火教徒正在朝大慈恩寺内杀了过来。

  李承乾轻轻冷笑。

  拜火教,狗屁。

  拜火教在长安城早就被打击的不成样子。

  雍州都督丘行恭,那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加上李承乾在长安城的眼线,怎么可能还会有拜火教徒肆意的行走在长安城,甚至还谋划进行了针对他的刺杀。

  这简直是在开玩笑,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丘行恭这个雍州都督也就不用做了。

  所以,当然不可能是这样的。

  只有袁天罡。

  李承乾今日为什么突然觉得不对劲,就是因为他今日本身就充满了针对袁天罡的警惕。

  所以,才及时到布局针对。

  没想到,他竟然整了这出。

  “眼下的局面,最怕混乱。”李承乾看向一侧的李安俨,道:“安俨,你现在去传旨,以禁卫中郎将孙武开指挥整个大慈恩寺内的禁卫,以左金吾卫中郎将丘孝恭和右金吾卫中郎将秦怀道,指挥整个敦义坊的所有金吾卫,敦义坊外全交给天水郡公。”

  李安俨肃然拱手:“臣领旨。”

  说完,李安俨立刻转身而走。

  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看着离开的李安俨有些发愣,低声道:“他就这么走了。”

  “传个旨而已。”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扬了扬手里的千牛刀,笑笑说道:“舅舅怎么忘了,朕虽然没有如同舅舅一样厮杀疆场,但玄武门那夜,除了母后持刀护着秦王府众人外,朕也是持刀护着几个弟弟妹妹的。”

  长孙无忌顿时恍然,他总是忘记,李承乾也是从玄武门过来的。

  虽然说那个时候,他才不过七岁,但是七岁已经记事了。

  而且早些年,李承乾也是经受过李世民,还有长孙无忌,程知节他们这些秦王府老臣的亲手调教的。

  后来在这方面表现也不差,只是那年他坠马断腿之后,基本就不再碰这些事情了。

  李承乾抬起头,轻声道:“今日的事情,那个人,他是真的用心啊。”

  长孙无忌顺着李承乾的目光看向地上燃成灰烬的三具尸体,神色肃穆起来。

  长孙无忌何尝不知道,这三个人的身份有疑。

  尤其是那人最后的那句突厥话,更是将事情的严重性推到了极限。

  一个不小心,是要出大事的。

  一时间,长孙无忌忍不住心底狠狠的咒骂。

  该死的袁天罡。

  ……

  大雁塔上,袁天罡蜷缩在方圆之地内,目光却通过微小的空洞始终盯着下面的李承乾。

  寂静的空间内,能够清楚的听到来自四方的厮杀呐喊声已经迅速的小了起来。

  皇帝的人手在迅速的控制局面。

  袁天罡目光盯着手握千牛刀和长孙无忌谈笑风生的李承乾。

  他必须承认,自己看走眼了。

  李世民的儿子,不是无能之辈。

  袁天罡为他精心准备的大餐,刺杀,火焰,自焚,突厥,换成是其他任何人,这时候恐怕已经吓的站不稳脚了。

  只要他这个皇帝在这个时候露出一点软弱,露出一点无能,让别人看到,立刻就会离心离德。

  袁天罡没想到,李承乾的应对虽然如此的凶悍直接。

  提着刀站在大雁塔下的他,竟然是那么平静。

  不远处三具尸体的燃烧虽然已经到了尽头,但袁天罡相信,那种刺鼻的尸臭味,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承受的。

  面对死亡,李世民这个儿子,竟然平淡的可怕。

  袁天罡轻叹一声。

  他自己真的看走了眼。

  皇帝或许真的能继承李世民的帝业。

  一个异常强烈的念头突然那在袁天罡的脑海中闪过。

  袁天罡看着下面的李承乾。

  心里算计着他和李承乾之间距离。

  如果这个时候,他不顾自身隐藏,从上面直接杀下去,是不是能杀了李承乾?

  袁天罡扪心自问。

  或许可以。

  但他如果动手,他自己也死定了。

  而且现在的他,必须要重新评估李承乾这个大唐新君。

  这个从深宫长大的皇帝,根本没有他原本想的那么手握缚鸡之力。

  袁天罡如果真的冲下去,或许并不能够杀了李承乾。

  但只要他现身,死的一定是他。

  谁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鸡崽,光是站在李承乾身边的长孙无忌,就足够让人忌惮了。

  那个家伙虽然是文臣,但当年征伐河北罗艺的时候,他就是主帅,后来李世民征伐辽东,他亲自率军从后包抄高句丽大军,也是凶悍异常的。

  时间无声无息的过去,大慈恩寺四周的厮杀声已经在逐渐的消息。

  袁天罡轻叹一声,一切结束了,想做什么都晚了。

  ……

  远处逐渐的平静下来。

  四周,越来越多的禁卫汇聚在院门之外,持槊肃立。

  所有的文臣武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一身红衣金甲的殷元快步的从外面而回,对李承乾拱手道:“陛下,一切已经解决妥当。”

  四周的文武群臣全部倒握长刀,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道:“恭贺陛下!”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伸手接过殷元递过来的刀鞘,手里的刀刃被他一点点的送进了刀鞘中。

  但李承乾并没有将千牛刀还给殷元。

  他的目光看向在场诸臣手里的刀刃,平静的开口道:“诸卿平身。”

  “谢陛下。”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看看着众人,脸上带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点头道:“今日有劳诸卿护驾了,朕没有什么其他可赐的,就将诸卿手上的千牛刀赐予诸卿,在宫中到了罢了,日后朕出了宫,诸卿可以随身携带此刀,护卫朕侧。”

  按朝制,百官入宫,需卸下随身兵刃。

  皇帝出宫,百官随侍在侧,除了护卫的禁卫,千牛卫和金吾卫将士,其他文武都是不许随身携带兵刃的。

  这是从皇帝的安危上来严格考虑的。

  但现在,皇帝却特许他们,日后在皇宫出宫的时候,他们可以持刀护卫皇帝身侧。

  这是何等的信任。

  一股忍不住的感动从心底升起,群臣齐齐拱手道:“谢陛下大恩,臣等愿为陛下竭力效死。”

  “平身吧。”李承乾轻轻摆手,感慨一声,然后认真说道:“今日朕与诸卿也算是共历生死,同处危难,诸卿护卫之力,朕感念至极,心中铭记,日后也还望群卿能与朕一起,共创大唐盛世。”

  “愿与陛下一起,共创大唐盛世。”群臣再度沉沉躬身。

  李承乾点点头,对着殷元微微摆手。

  殷元立刻让人将刀鞘送到了诸臣的手中,然后让人退了开来。

  群臣这才手握刀鞘,站立在皇帝两侧。

  ……

  大雁塔上,袁天罡清晰的听到了这一切的声音。

  他的目光深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他不得不承认,在人心这一套上,起码,李承乾完全继承了李世民沽名钓誉的那一套。

  仅仅是一把千牛刀,就将无数经验丰富、手段老辣的当朝重臣的人心,给收拢了起来。

  甚至还远不止如此。

  袁天罡心里清楚,自从李世民死后,无数朝中重臣,还有天下世家,其实都开始和皇帝离心。

  他们和皇帝没有太多的共同利益,也没有一起共历过生死,感情不深,离心离德是正常的。

  但今日,一场危机,所有人共同面对的异常危机,让所有人再度紧紧的围绕在皇帝的身边。

  那把千牛刀,看似不过是一把千牛刀,但实际上远不止如此。

  袁天罡甚至于隐约有种汉高祖白马之盟的感觉。

  一把千牛刀,李承乾实际在做出了类似于白马之盟的承诺。

  如今的大唐距离顶峰盛世还很远,中间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便如同今日一类的刺杀之事,明日也会不停的出现。

  所以,只要在场的这些大臣,还有这些大臣的子嗣,协助他将大唐治理成顶峰盛世,他绝不相负。

  就像是那把千牛刀一样。

  刀者,凶器也,可是杀贼,也可以弑君。

  李承乾的保证就是如此,他日他若是相负,其他人便可以用这把千牛刀来杀他。

  有些话没有必要说的那么清楚,但所有的群臣都明白这个意思。

  他们握住了那把千牛刀,就等于和皇帝达成了一份无形的契约。

  他们效力,皇帝奖赏。

  如今,人心汇聚。

  ……

  大雁塔下,李承乾轻轻抬头,看向塔顶方向。

  长孙无忌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同时问道:“陛下,怎么了?”

  “没什么。”李承乾摇摇头,他总觉得有什么别扭的地方,是说不出是哪里。

  “天水郡公,外面如何了?”李承乾看向刚刚到来的雍州都督丘行恭。

  丘行恭拱手道:“陛下,所有刺客已经被全部解决,总共八十七人,只是绝大多数人,在死后,被同伴引燃了身体,那些人临死的时候,还叫喊拜火教的祷词。”

  “焚我残躯,熊熊烈火。”李承乾向前,走到了地上三具遗体的身前,轻声冷笑道:“这些人真的是拜火教徒?”

  四周群臣全部默然。

  李承乾抬头道:“天水郡公,传令全城,搜捕拜火教教徒,他们在谋害父皇之后,又来谋害朕,传旨,但凡有拜火教徒消息者,查实后,赏钱一贯,拿到人头,赏钱十贯。”

  “喏!”丘行恭凛然拱手。

  李承乾转身看向四周,外面是密密麻麻的禁卫,近处是无数的朝臣,他淡淡的点头道:“走吧,先回宫。”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大踏步的朝西门而去,手里的黑鞘千牛刀,依旧紧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