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二百零七章浮屠夫

  

  “不敢,我等自当谨遵将军之命。”

  巨势德多连忙躬身赔笑道,此刻他的性命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又怎敢发号施令呢?

  他更深知当前形势严峻,自己绝不能再有任何统率军队的念头流露出来。

  否则,稍有不慎,便可能为所有的军民招来大祸。

  死不会只是一个人。

  “为确保局势安稳,诸位将军怕是要暂时受些委屈,跟随在本将左右了。”

  浮屠道琛看似轻声细语地说道。然而,若有人因此觉得他性情温和,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这等同于将他们监禁起来。

  “我等明白。”

  巨势德多无奈地点头应道。能不被打入牢狱已属万幸,毕竟他们身为倭军将领,即便投降之后,依然拥有强大的号召力。

  任何一个头脑清醒之人,都绝不会允许他们再度与外界产生联系。

  “诸位莫要紧张,随本将一同进城便是。”

  一路上,几人有说有笑,气氛竟出乎意料地和谐融洽。

  这一幕,也让原本躁动不安的倭国军民,彻底的放下心来。

  “给我抓起来!”

  在踏入上野城之内后,画面突变,浮屠道琛加快了步伐,闪身而出,一声暴喝声自口中响起。

  他那张原本还算和善的面庞突然就阴沉了下来,仿佛被一层寒霜所笼罩。

  其身后是数十名亲卫便如同闪电般冲上前去。

  刹那间,巨势德多、毛野稚子和安昙比罗夫等一众倭国将领还没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何事,就已经被这些身强力壮的亲卫们毫不留情地按倒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紧接着,一根根粗糙的麻绳犹如灵蛇一般迅速缠绕在他们身上,眨眼之间就把他们捆得像粽子一样,严严实实,丝毫动弹不得。

  “浮屠道琛,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安昙比罗夫瞪大双眼,满脸愤怒地冲着浮屠道琛大声吼道,他的吼声在空气中回荡,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愤恨,对方显然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们。

  其他将领此时也是一个个咬牙切齿,双目圆睁,恶狠狠地怒视着浮屠道琛。

  每个人都敏锐地察觉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可能是被诈降了。

  “哼,本将要做什么?当然是让你们这群家伙老老实实待着啦!降将嘛,自然就要有降将该有的样子,接受应有的对待了。”

  浮屠道琛冷笑一声,语气中满是轻蔑与不屑。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补充道:

  “哦不,准确来说,你们可不是降将,而是彻头彻尾的叛将!”

  “未经上位准许,就率城投降,如今又有何可信呢?”

  话音刚落,浮屠道琛终于不再掩饰自己内心的阴险狡诈,彻底露出了那副狰狞可怖的真面目。

  “浮屠道琛,伱告诉本将,李承乾打算怎么处置我们这些将领,还有上野城的军民百姓呢?”

  这时,巨势德多强忍着心中的怒意,保持着平静的语气向浮屠道琛发问。

  他不敢乱想,最怕李承乾下令全部坑杀。

  “不,不,你们错说了,是本将要如何处理你们。”

  浮屠道琛回道。

  听到这话,巨势德多的心瞬间跌落到了谷底,整个人像被抽掉了所有的气力,瘫坐在了地上,眼神无比的怨毒的盯着浮屠道琛。

  这个回答已经说明了一切。

  “好…狠啊…你们!”

  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巨势德多的嘴中迸出,可以想象他是有着如何的滔天恨意。

  被骗了。

  他这是引颈就戮,而且还是带着全城的军民。

  “你们还真是丧心病狂,这可是二十多万的军民啊,你们怎么能?你们怎么敢?”

  毛野稚子奋力,欲要挣扎束缚,十分的不甘心。

  “二十万?”

  浮屠道琛低头,嘴角浮现出冷意。

  “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入倭国以来,倒在我军屠刀下的亡魂,又何曾只是二十万呢?如今也不过算是填零头罢了。”

  浮屠道琛冰冷的语气,宛如这二十多万条性命,也只不过是数字而已。

  “为什么?为什么要对我们赶尽杀绝呢?平民都是无辜的,为何啊?这对于你们来说,也没有半点好处。”

  巨势德多低吼道,不甘而又绝望。

  为何?

  浮屠道琛也说不明白,他能说的,也只能是命令。

  而这,确实也就是战争的本质。

  杀戮与掠夺,没有任何道德可言。

  “你们都会不得好死!”

  巨势德多只能怨毒的诅咒道。

  “带下去,严加看管,如有反抗,就地格杀!”

  浮屠道琛转身便上了城头,不再理会这几个死人。

  “李承乾,你这个暴君,你个屠夫!”

  “你言而无信,不得好死!”

  ……

  咒骂的声音逐渐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

  浮屠道琛登上城头,一眼望去,尽是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际。

  “将他们逐批分开,不要引起动乱!”

  浮屠道琛极难的张口道,亦是不忍直视。

  有国界,便会一直有杀戮。

  今后造成的杀伐,肯定不止是二十万之众,只会更多。

  “诺!”副将躬身后退。

  不久之后,在唐军的押送下,分批进入到了上野城之中。

  他们浑浑噩噩,不知道要被赶去哪里,只能被动的跟随着。

  “传令下去,不得发生奸辱之事,违者杀无赦,给他们一个痛快!”

  这是浮屠道琛仅剩下的仁慈。

  传令迅速跑去,也消失在了城道之中。

  去了哪里,浮屠道琛也不知晓。

  哪怕是用的是何种手段,他也不得而知。

  但也是自今日之后。

  浮屠道琛,也不再叫做浮屠道琛,而是被称为了浮屠夫。

  是杀戮的代名词。

  几日之后,上野城出奇宁静。

  城头上巡逻的唐军将士也是一副低迷之样,更有年轻军士龟缩在墙角,瑟瑟发抖,目露恐惧之色。

  “将军,我们还是正义之师吗?是我们错了,还是他们错了呢?”

  年轻士兵喃喃的问向年老的军卒,信念在这一刻也逐渐的崩塌开来了。

  只见那老军卒,也蹲坐了起来,依靠在了城墙之上,也显得十分的疲惫。

  有身体上的疲劳,也有精神上的疲惫。

  “我们没有错,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老军卒安慰的说道。

  “但是,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也无错啊?一路屠杀到了这里,难道不是我们的错吗?”

  极度的杀戮,会引起士兵们的反感、质疑,最为可怕的就是啸营。

  “没有错,都没有错,错的就是这个世道,我们不打死他们,他们就会来抢夺我们的东西,他们不抢夺我们,很有可能就会被饿死。”

  老军卒继续的解释着,他倒是看开了很多。

  毕竟是老油条了。

  见过的场面多了去。

  屠杀又不是没有经历过。

  败方就是如此。

  我们败,就是被屠戮的一方。

  胜了,就是举刀的一方。

  战争就是如此的残忍,这几日所经过的事,又都被下了封口令,外界又会有几人知道。

  这样的事件,多的不胜枚举。

  穿过上野郡之后,便来到了下野郡,也是皇都难波皇城的所在地。

  此时的孝德天皇,正在领兵赶来,欲要支援上野城。

  突然之间,整个大军停止前进的脚步。

  数名慌张的倭寇将士,破开军阵,向皇旗所在之处跑来。

  “发生了何事?”

  孝德天皇从皇辇之中走了出来,面带威严之色。

  举手投足之间,已然有了皇者之气派。

  “回禀天皇,好似上野城那里传来了紧急军报。”

  海人皇子翘首而望,指了指正前方道。

  “那也不至于让全军停止前进啊,除非…”

  孝德天皇不敢再往下说去。

  只有出现了敌情,才会需要重新制定战略。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这才是第几天,上野城还有数十万的守军,拒城而守,绝对不可能这么快的就失守了的。

  想到这,孝德天皇才心安了几分,伫足等待传讯兵的到来。

  不多时,两员倭军军卒行至皇辇之前。

  “天皇陛下,不好了,上野城全城军民被叛军尽数坑杀,上野城破了。”

  军卒急忙的脱口而出。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孝德天皇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这消息信息量太过于巨大了。

  “李承乾以赦免上野城军民为由,骗取了巨势将军投城,待全城军民放下抵抗之后,李承乾再令人将我们倭国子民分批坑杀之。”

  “我等,也是巨势将军,留下来,要将上野城情况通报于天皇,才得以幸免。”

  “本来是有三千军卒,但是一路被追杀,被叛军的军队冲散,其他人也不知所踪。”

  “李承乾无道残暴,屠杀我倭国民众数十万,还请天皇陛下为死去亡魂讨要公道。”

  那军卒一口气说了很多,最后更是双膝跪地。

  孝德天皇体内逆血翻涌,差一点便一口血逆血吐。

  但是在三军面前,他还是硬生生的忍住了。

  他扶住车栏,过了好久才缓过气来。

  此时的倭国,大势已去,几乎来说,亡国灭种不远了。

  “天皇陛下,你没事吧!”

  人海皇子问道,此时,还得孝德天皇来做主。

  “本皇没事,立即将此噩耗传报全军,告诉所有的倭国子民。”

  “叛军首领李承乾是地狱来的魔鬼,降卒、平民,他一律诛杀,想要活命,只有拿起手中的武器进行反抗。”

  “挺想要向魔鬼投降,只有死路一条,唯有反抗,才能有一线生机。”

  倭国已经陷入了绝境,可能只有殊死搏斗,才能击退唐军。

  很快,便有军骑传令下去。

  “叛军,现在已经行军至何处了?”

  孝德天皇这才转而问向了那军卒。

  “约莫还有一天的行程,就会进入下野郡了。”

  军卒回道,他们是单兵逃窜,要远比大军团走的快。

  “传令,各大军部将领前来议事,前军立即修筑防守工事,将大路撅断,所有平坦之处,亦要全部铲断。”

  孝德天皇没有半点的犹豫,阻断了前路,也是阻断了唐军的进攻路线。

  他深知唐军骑兵的厉害,所有很明智的进行了改道。

  战略部署没有半点毛病。

  在孝德天皇的指挥下,倭军迅速展开,组建成了防御阵型。

  他的武功和文治均是不弱。

  “巨势德多和毛野稚子他们的脑袋都被驴给踢了吗?竟然会投降。”

  “愚蠢,愚不可及!”

  临时的军帐之内,传来怒骂声。

  巨势德多的投降,让他们都始料未及。

  到底是怎么样的原因,让他做了如此的决定。

  “事已成定局,过多的追究已经无意义,当务之急,是如何抵御叛军,挽救倭国于危难之中。”

  看着下方还在争议的众人,让孝德天皇更觉一阵头大。

  “叛军善于野战,在此防守,末将以为不妥,当退回难波城固守。”

  下野郡内,并无险可守,很是忌讳与唐军的正面冲突。

  诸多战役下来,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巨势将军之所以投降,是因为叛军掌控了一个足可以开城裂石的神器,如果真是如此,固守城池,反而就是作茧自缚。”

  “相反,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我军对地形的了解,主动对叛军发动攻击。“

  海人皇子不想再坐以待毙了,一直以来,他们都处于被动的地位。

  “叛军长期奔袭,肯定是人疲马乏,我们现已经休整多日,以逸待劳,定可破之。”

  另外的中大兄皇子,也极为的赞同道。

  两人都是有宏伟的战略眼光。

  也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在两人都是倭国历史有名的天皇。

  海人皇子是之后的天武天皇,而中大兄皇子则是天智天皇。

  两人在位之际,也都是素有政绩。

  而之前的巨势德多,便一直都是他们执政期间的左大臣,在唐朝迎来鼎盛时期之时,倭国也步入了辉煌的时代。

  但是现在,国力大减,哪怕是最终将李承乾击退,也不会再复荣光,只剩下苟延残喘。

  倭寇自汉以来,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诸位将军大臣,谁愿意领军袭击叛军,为国立功。”

  孝德天皇,也没有想再退,因为也无路可退了。

  举国悲痛之下,或许这就是一个契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