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一百五十九章针对李承乾的阴谋

  

  “冯兄,勿要再多言,如今我已与军中无任何关系,实在不方便再去,更别提领军之事了。”

  在一座阁楼内,薛万彻举起酒杯婉拒道。

  “薛兄,你并无过错,可太子殿下却私自剥夺了你在军中的事务,掌控军政大权,其居心叵测,你怎能坐视不理呢?难道你就不怕辜负了陛下对你的信任和恩情吗?”

  冯立脸色不悦地放下手中酒杯,对薛万彻的回应感到非常失望。

  这几日以来,冯立暗中查访,竟然发现了更多惊人的秘密。原来,当初朝堂之上的那些谏言并非空穴来风。

  “我所遵循的自然是陛下的旨意,太子殿下被任命为征东总行军总管,因职务需要,将我调派到地方治理一方百姓,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安排。至于他割除我在军中的职务,也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

  薛万彻深知其中水很深,自己好不容易才从这个漩涡中脱身出来,怎么可能会因为冯立的几句劝说,就再次陷入其中呢?

  “同僚一场,冯兄你是来传旨意的,既然已经传到了,那便赶快回去复命吧。”

  “我亦不是只是简单的来传旨意,陛下亲令,还让我带太子殿下一同回去,如今太子不回,我又焉能独回呢?”

  冯立一脸为难之色地说道。他亦是有君命在身,身不由己。

  “还请薛兄出面,助我一臂之力,而且这也是大功一件。”

  冯立目光殷切地看向薛万彻,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虽然薛万彻已被革除了军务,但在军中仍享有颇高的声望。若有他相助,此事还有很大的转机。

  然而,薛万彻却摇了摇头,苦笑道:“冯兄,我真的也是爱莫能助了。多年未见,我们还是聊聊往昔情谊吧,至于其他事,实在不敢多言。”

  如今的薛万彻可谓功成名就,自然不愿再去冒这个险。

  冯立见此情形,心中颇为无奈。他原本以为可以借助薛万彻的力量,没想到对方竟如此坚决地拒绝。

  “既然如此,在下便告辞了!”

  冯立无心饮酒,愤然离席,另想他法,他既然发现了李承乾的图谋,那就必须要追查到底。

  看着冯立远去的背影,薛万彻深深地叹了口气。

  “可惜了,太子既然有反意,岂会没有准备,你们还想在此掀起风浪,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不及时离去,怕是要埋骨于此了。”

  他心中明白,此次政变成功与否,难以预料。选择置身事外,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况且他如今有这样的机会。

  “高延寿将军,太子李承乾无道,屠戮高句丽皇室,废宗灭庙,你们就此罢休,没有了半点血性了吗?”

  在盖牟城中,韦玄贞以处理军务为由,私下会见了高延寿。

  驻跸山一战后,高延寿率领部下投降大唐。

  而李勣,为了稳定高句丽的民心和军心,并未对高延寿严惩,反而让他带领原部人马驻守盖牟城。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高延寿怒不可遏,投降大唐实属无奈之举,他只是不忍看着部下惨死在唐军铁蹄之下。

  又怎会心甘情愿。

  “我的意思很明显,如今太子殿下不给你们这些大家族活路,难道你们就坐以待毙吗?”

  韦玄贞一脸不屑地说道。

  “啪!”

  高延寿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无法宣泄内心的怨气。

  他们如同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你如果就是为了来奚落我等的落魄,就请回吧。”

  高惠真在一边,也十分不善的开口道。

  “两位怕是误会了什么,我来此,可不是为了奚落你等,而是为你们感到不值,以两位的声望,如今只要振臂一呼,那些被压迫门阀肯定也会立即响应,复国也不是不可能。”

  韦玄贞抛出了诱饵,一下子两人被镇住了。

  “如今,太子李承乾便在辽城,若是两位能擒拿下李承乾,何愁不能光复高句丽呢?”

  为了自家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根本就不值一提。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鼓动高句丽旧时势力谋反。

  “我们既然已经投靠大唐,便已经是唐臣,绝无二心,高句丽已经是过去了。”

  高惠真警惕道,韦玄贞是何来意,他们并不清楚,并不排除,这也是李承乾的手段,就是想要给他们设置陷阱。

  “两位无需担心,我们都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李承乾,有些事,我们不方便做,而你们与李承乾有国破家恨之仇,做起来,就不会引人注意,例如,光复高句丽,诛杀大唐太子等等。”

  韦玄贞不紧不慢的说着,如此大的诱惑,又是投其所好,这高延寿、高惠真必能为己所用。

  “如果你们还有光复高句丽的雄心,我们倒是也可以助你们一臂之力。”

  韦玄贞是要鼓动高句丽动乱,分散李承乾的军力。

  高延寿、高惠真一齐望向了韦玄贞,似乎在问,他凭的是什么?

  又想看出韦玄贞话中的真假。

  “你们不必怀疑,假以时日,若是李承乾登大唐帝位,他亦是会像对待你们这样,对付我大唐的氏族门阀,所以我们也不想其能登帝位,就是如此的简单。”

  “所以,你们就想借助我们之手,除去太子李承乾。”

  高延寿信了几分,对于大唐的政治斗争,他也是早有耳闻。

  “也不能如此说,我们是互利不是吗?你们复国,我等也除去了心头之患。”韦玄贞回道。

  “我看未必吧,太子李承乾若是死于我们之手,大唐皇帝肯定会将怒火倾泄在我们的身上,到时候,别说复国,苟延残喘都不能做到了。”

  高惠真则摇了摇头,相比于之前,他们的实力弱的可不只是一星半点,很多的将士,都被唐军打出了心理阴影。

  “不会,如今太子李承乾已经有了反心,与陛下离心离德,李承乾妄图自立,此时不发难,诸位还想等到什么时候呢?”

  韦玄贞进一步游说。

  朝堂施加压力、军中执权、策反高句丽降兵,在各大氏族的合力之下,均已经完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