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卷五 第389章 天下震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州郡治,黄县。

  袁谭在知道轲比能扣关的消息后,几乎是欣喜若狂!

  “果真不出父亲所料!轲比能竟然真的入关!而那天子也真的朝着北方去了!”

  当即!

  袁谭便给曹操发去情报,请求曹操与自己一同进攻中原。

  但一向对于反攻中原异常积极的曹操这一次却拒绝了袁谭的请求。

  “异族入侵,这已经是国家的事情了。我和你的父亲素来都有保卫百姓的大志,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出兵进攻呢?”

  袁谭听到曹操拒绝,当即便将曹操的使者一顿辱骂。

  “现在知道拒绝了?那当初你和我父亲做的事情都是什么?妄天下人称你曹操一声奸雄!当真可耻!”

  袁谭在被曹操拒绝后并未气馁,干脆自己开始筹备进攻河北!

  “打下河北,其实不难!”

  “只要先干掉司马懿,然后击败刘备、高顺,再抵挡北面的徐荣即可!”

  眼见吕布、张辽、关羽三名如今最负盛名的将军都不在河北,袁谭对此次作战有着相当高的期待!

  “高蕃、管统!你二人先领水军,去把兖州的司马懿击败!夺取河南渡口,防止朝廷大军支援!”

  高蕃、管统初次听到袁谭命令的时候都怀疑听错了。

  二人指着自己那张老脸一脸呆滞:“我?去干掉司马懿?”

  “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简直大了去了!

  朝廷的渡河之战,便是由司马懿在做总指挥!

  即便最后在战场上大放光彩的是使用却月阵的陷阵营,是斩杀了高览的赵云,是斩杀了张郃的张飞……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真正调度战场的,正是自始至终都没出现在正面战场的司马懿!

  高蕃、管统自认还算是优秀的将领,但倘若要让他们去和司马懿作战,甚至是击败司马懿,那未免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

  “怎么,不行吗?”

  袁谭皱眉。

  高蕃和管统对视一眼,都没有逞能,反而是默契的摇头。

  “区区一个司马懿都赢不了?”

  袁谭昂首挺胸:“现在的朝廷看似势大,但不过是一盘散沙,在关东之地丝毫没有根基可言!”

  “只要我们大军前往,必然会有无数人响应!到时候汉军内忧外患,自顾不暇……有着这样的优势,难道还不能够取胜吗?”

  还是袁谭的别驾王修此刻出言劝谏道:“主公。”

  “兖州、豫州一带的世家豪族因为张邈复叛一事牵连甚广,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志气还有用以抵抗的军械粮草。所以根本就是不可大用。”

  “冀州的世家……那位天子拿出来了一位三公还有三位实权九卿的位置安抚他们,他们心中对于朝廷的抵触其实没有主公想象的那么大。”

  “故此,如今主公唯一能够仰仗的,怕是只有轲比能扣关导致河北的兵力空虚了。”

  “……”

  袁谭听了,袁谭信了,但袁谭就是不改!

  “无论怎么说,司马懿,不过区区一无名之辈,幸佞之臣!如何能敌不过他呢?”

  袁谭再次下令,命高蕃和管统用水军长驱直入,占据延津等渡口!

  高蕃和管统不得已,只能是领兵前往。

  司马懿听到袁谭果然按照天子预料的那般进攻兖州,当即派出船队迎击。

  凭借着战船上的霹雳车和诸葛连弩,又是单单凭借着武器的碾压,便让高蕃和管统寸功未立就灰溜溜的回到青州。

  “废物!”

  袁谭大骂了一番,便决定亲自领兵攻往河北!

  “刘备不过一手下败将!你且看看我是如何重新夺回冀州的!”

  袁谭已经能够预想到,自己一旦进入冀州,让众人重新看到自己袁氏的大旗,立刻便有人赢粮景从,夹道欢迎他的到来!

  但他仅仅是刚到平原,就有后方押运的粮草被焚烧,前方探查的斥候被驱赶。

  “刘皇叔好不容易回来了,你们袁氏竟然还想要驱赶他?”

  刘备曾经担任平原令,对当地百姓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

  当地豪族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便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注1)

  故此,平原的百姓对刘备的感情远远要超过袁氏,这让袁谭刚进入平原就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反抗。

  刘备听说袁谭来攻,也是和高顺一起进军,在平原县西部轻松击败了袁谭,使得袁谭再一次无功而返。

  逃回青州的袁谭捶胸顿足道:“难道冀州的百姓也抛弃我们袁氏了吗?”

  “既然如此,恐怕只有前往北方,打通和幽州的通道,与乌桓一起夹击汉军了!”

  别驾王修忧心忡忡:“主公不可以做这样的事啊!可以借用外族的力量达成自己的目的,但是绝对不能勾结外族,让他们真的攻入关内啊!不然的话,主公恐怕会背上千古的骂名!”

  袁谭满不在乎:“区区乌桓、鲜卑,我轻松就可以制服他们,现在为什么要担忧呢?”

  于是袁谭不顾王修的劝阻,再次一头朝着北方撞去。

  而在北方南皮驻守的正是徐荣。

  徐荣听闻袁谭赶来,立即亲自派兵迎战。

  不胜,后撤。

  袁谭大喜,朝着徐荣追击。

  但就在追至南皮城下时,城内突然涌出大军将袁谭团团包围!

  袁谭大骇,只得向后逃去,再次逃回了青州。

  徐荣得知此事后愈发郁闷。

  他曾经差点俘虏了曹操、孙坚。

  现在,更是差点俘虏了袁谭。

  但永远都是“差一点”,这让徐荣都感叹自己的运气实在有些太差,待自己将来回到辽东老家后,一定要将祖坟重新修缮一番……

  袁谭在三个方向经历了三场大败,损失的兵马合计都有一万余人,钱粮军械更是无数。这样的挫败让袁谭忍不住哭泣起来:“难道我真的无法为父亲报仇了吗?”

  左右袁绍的嫡系一边跟着哭泣,一边安慰袁谭,请求袁谭振作,再觅良机!

  直到……

  北方战事的结果传来!

  吕布射单于,使得轲比能一路退至长城!

  徐晃伏琐奴,使得鲜卑一支军队全军覆没!

  蓟县大捷更是恐怖!张辽竟然千里奔袭,迂回绕后,阵斩素利、蹋顿,将十万鲜卑、乌桓的青壮全都俘获!

  这下,即便是袁绍曾经的心腹嫡系,此刻也忍不住叹息道:“天命在汉啊!”

  袁谭听后,已经是连哭都哭不出来,只得是枯坐叹息!

  ……

  谯县。

  曹操在知道天子大胜鲜卑、乌桓之后,非但没有悲伤,反而是高兴的大摆宴席,开怀宴饮。

  有人不解,曹操便说道:“击败鲜卑,乃是国家的事情,孤为何就能够不开心呢?”

  不但大摆宴席,曹操甚至还准备了一份贺礼,让使者前往长安,拜颂天子。

  ……

  贺兰山下。

  马超、庞德领凉州骑兵,在此地与撤入关中的南匈奴、西鲜卑汇合。

  法正、孟达、马超三人再度相见时,彼此之间都是长长的一声叹息。

  南匈奴、西鲜卑不敌轲比能,虽然不能怪在法正和孟达身上,但天子之前毕竟再三安顿,可他们还是将事情办成了这个样子,心中多少都是有些羞愧。

  马超之前更是都不敢回到凉州去,而是让庞德去凉州将骑兵带来,这才与他汇合。

  三人此刻灰头鼠脸,完全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看的一旁的徐庶十分别扭。

  “大丈夫生于世间,岂能这般郁郁寡欢?”

  徐庶毫不犹豫的批评起三人。

  “我昔日不过游侠,大字不识一个!虽有勇力替朋友复仇,但最终却被官吏抓住,将我绑在柱子上要行斩首之事!”

  “当时我便已经以为命尽于此!岂料后来有人将我救出,从此以后我这才洗心革面,安心读书,并结识了孔明、士元等人,又参与科举,终成汉使。”

  “孟起之事,天子也说的很是清楚。就是天子揠苗助长,让孟起年幼之时便成了柱国,这才导致孟起犯了大错。”

  “我等在南匈奴、西鲜卑的事情也是一样!我们以为对草原诸部十分了解,便一时大意,导致被轲比能击败……但这难道就是我们应该消沉下去的理由吗?常言道“知耻而后勇”!若是现在便这般沉沦下去,那才真的是上对不起天子国家,中对不起同袍百姓,下对不起父母宗亲啊!”

  徐庶的一番话使得三人幡然悔悟,当即便对着徐庶道歉,心中也是重新燃起了烈焰!

  没过几天,南匈奴单于刘豹还有西鲜卑单于步度根便一脸热切的找来,欣喜的对几人说道:“草原上传来消息!天子大破轲比能!”

  法正等人喜极而泣,当即抱在一起,肆意欢呼起来!

  刘豹与步度根连忙恳求:“不知现在能否前往草原,回到故地呢?”

  “急什么?务必要先上书天子,等候天子指示,之后行动也不迟!”

  南匈奴和西鲜卑想要回到草原,维持原本的秩序。

  但法正已经敏锐的察觉到,这一次,草原格局必然会迎来几百年未有的大变革!

  轲比能统一草原,天子再击败轲比能……这一进一出,天子已经彻底将草原的命运掌握在了手中!

  现在无论是南匈奴、西鲜卑,还是乌桓什么的,都只能静静等候天子,让天子去决定他们的命运!

  不单单是中原势力受到震撼。

  辽东……

  公孙度此前已经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

  但听到天子彻底击败轲比能后,立刻命人将这些印玺还有自己私造的天子车架毁去,重新以辽东太守自居。

  不但如此,公孙度还携扶余、高句丽国王,共同上奉贺表,都以臣属自居,丝毫不敢有半点失礼之处。

  西域……

  高昌、车师、楼兰等国国主闻之,亦是深感畏惧,也是一边堵着别人,不让别国使者前往长安,一边却是自己赶紧给大汉天子上书贺表,并且派使者去询问——

  “大汉爸爸你什么时候来西域建立西域都护府啊?人家真的好想念你的大棒子啊!”

  ……

  这些使者、贺表陆续汇聚往长安的方向,但更令大汉官吏关注的,反倒是另一件事——

  天子已经决定,今年的科举,分三个地方进行举行!

  长安,由尚书令贾诩主持,负责关中、河东、凉州、益州等地士子的科举。

  许县,由尚书仆射荀彧主持,负责豫州、兖州、荆州三地士子的科举。

  邺城,由刚刚任命的冀州刺史荀攸主持,负责冀州、幽州、并州等地士子的科举。

  关中、中原、河北,三地同时科举!

  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众人本以为天子前往北方边境作战,今年的科举无论如何也都举行不成了。

  谁料天子竟然直接来了这么一手?

  尤其是河北、中原的那些世家子弟。

  他们也都想着今年应该不大可能再进行科举,毕竟大军远征,朝廷已经没那个人力物力再将士子全部送往长安进行科举……

  但天子竟然分地来考?

  一时间大家都慌了神,纷纷朝着几名主考打探消息。

  关中的情况最为稳定,毕竟熟能生巧,而且也没人敢去质疑贾诩,所以一切进展都算顺利。

  中原,因为张邈复叛的缘故,大量世家势力都被清除,加上荀彧长袖善舞,对于人情世故也算是得心应手,故此勉强算是能维持住局面。

  唯有河北。

  河北世家的狂轰乱炸让荀攸一个头两个大,最后干脆是直接躲到了高顺的陷阵营中。

  有人冷笑:“我就不信荀攸还能在军营中躲一辈子不成?”

  结果……

  荀攸还真就在陷阵营中一直躲了下去!

  并且荀攸也发布公文,河北士子科举考试的考场就在陷阵营的军营当中!

  有士子哭爹喊娘!

  为何要让他们在军营中去考试啊?

  万一因为紧张到尿裤子了呢?

  万一哪个士卒长的丑把清秀可人的士子吓到了呢?

  最重要的是……

  你考场设在军营里面,我们他娘的怎么偷题作弊啊?!!

  但荀攸不管不顾,就是缩在陷阵营军营中谁都不见。

  田丰、崔琰等人无奈,只得又去找高顺。

  “我乃武将,科举之事不归我管!”

  无论对谁,高顺都是这般说辞。

  即便河北士人拿出三公九卿的身份压他,高顺也是眼睛一瞪:“我乃大汉柱国!只听天子号令!莫说你不过是三公!便是太师在这里,你也休想踏入陷阵营军营一步!”

  有人不信,只当高顺是在吓唬他们,便不听劝阻,直接踏入陷阵营军营中!

  “咻!”

  前脚刚踏进去,后脚便有箭矢破空之声,瞬间没入对方胸膛!

  “高顺!你真敢杀人?”

  “我说了你又不信!”

  高顺完全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的一颗铜豌豆,根本就是油盐不进!

  无奈,又只得去寻刘备。

  刘备更是两手一摊:“我能有什么办法?”

  “高将军与我同级不说,与天子的关系又远比我来的亲近,我哪里能管的住他?”

  “依我看,你们还是上书天子,请求天子惩治高将军的好!”

  田丰、崔琰又只得是上书天子。

  天子收到他们的信件后,自然大为恼火,一边安慰起田丰、崔琰来,一边又斥责高顺,竟然敢对三公不敬!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田丰等人依旧是进不去陷阵营的大门!

  一月之后。

  三地的科举同时开考。

  由于刚刚平定河北和中原,一些名士也都参与了此次科举。

  比如中原考场上的陈宫、刘晔、梁习。

  河北考场上的沮授、牵招、常林。

  无论声名多么远扬,这些名士都是老老实实的前往这科举考场上,与所有士子共同走这一遭。

  尤其是沮授。

  不单单他自己参加,甚至一同参加科举的还有他的儿子沮鹄。这不免让河北士人讥笑,以为沮授是因为没有得到天子授予的官位,这下急的便是连自己的儿子都拉出来一同参与科举。

  但沮授却充耳不闻,只是日夜复习《建安律》,务必将这些最基础的法律条文背诵于心。

  ……

  科举题目据传也都是由各地的主考制订。

  有着前面两届科举打底,题目类型也没有出现多大的差别。

  前面十道,依旧是关于《建安律》的填空题目。

  连续三届科举,《建安律》几乎已经深入关中等地的人心。

  莫说是这些参与科举的士子。

  便是不识字的老农,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少都能背个大概条例。

  但对于关东,尤其是对河北的士子却不尽然。

  他们都以为今年的科举必然延后,便没有将《建安律》放在心上,都是临到最后一个月才开始背诵。

  《建安律》虽然精简,但毕竟是律法条例,哪里是一个月就能背下来的?

  故此,当即有不少河北士子答到前面就忍不住痛哭流涕,被士卒直接给拖了出去。

  后面几道论述,也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第一道题目,依旧按照旧制,是依据《建安律》判决之前的旧案。

  可河北士子大多连《建安律》都没有记下,又如何能答得好这个题目?

  十道填空,一道论述,基本就已经占据了卷面分值的大半。

  这些题目没有答上来,基本便是与科举无缘了!

  至于第二道题目,则统一又是道算术题目。

  那些始终诵读经典,不愿意研习数理的,再次被这道题目给拍死。

  第三道题目,三地略微有了差别。

  关中问的是冶铁。

  中原问的是农耕。

  河北问的是纺织。

  这下当即再度有无数士子破防……

  第四道题目,终于回到了策论。

  关中问的是中央与地方。

  中原问的是大一统理论。

  河北问的是汉胡制度。

  这样的题目,哪怕不知,却也能胡乱写上一些。

  最后的压轴大题。

  关中问的依旧是算术,显然是想着给这些最早接触科举的士子上一些强度。

  中原问的是世家对于国家和寻常百姓的侵害,这便是要彻底借助科举揭穿世家的真面目。

  唯有河北的最为奇怪。

  问的,竟然是对河道的治理还有船只的改善?

  “公达,你出的这是什么题目?”

  便是刘备事后都找到荀攸抱怨。

  “我认识不少寒门士子,都说此题做不出来……这题目,是不是有些太难了些?”

  如今科举已经考完,荀攸也终于不再隐瞒。

  “皇叔真以为这题目是我出的?”

  “事实上,除了前面《建安律》的填空题目,后面都是天子早就准备好的题目。”

  “科举,乃是天子定下的国策,怎么可能那般随意,让我等自己命题呢?”

  刘备这才恍然大悟,不再过问此事。

  荀攸之后更是异常的坚决。

  科举之前躲在陷阵营中倒也罢了,在科举之后,还是继续待在陷阵营中阅卷。

  阅卷的人中,荀攸也没有假借他人之手,而是直接调来刘备麾下的孙乾、简雍以及一些随军的文吏阅卷,丝毫不给河北士人半点机会!

  这让田丰等人再度破口大骂!

  但也有人从中再次感到了蹊跷。

  无论是天子还是荀攸,现在做起事来完全就是和防贼一般严谨!

  那谁是贼?

  天子防的究竟是谁?

  防备之后,又想要做些什么?

  之前携带家眷隐居山林的崔林看的真切,于是再度来寻到自己的兄长崔琰,请求他立刻辞官,不要沾染官场上的事情。

  “之前拿下三公九卿之位,就应当立刻向天子请辞。即便没有请辞,也不该在天子刚刚战胜轲比能,携大胜之威的时候,上书那样的贺表啊!”

  崔林的话并没有让崔琰醒悟,反而有理有据的回道:“天子如何敢在这个时候动手?他难道就不怕引起民变吗?”

  “民变?哪个民?世家吗?”

  崔林叹气道:“以前天子之所以不愿一来河北就大开杀戒,就是顾忌着北方有胡人觊觎,害怕给河北百姓招来祸患,这才选择虚与委蛇,拿出几个三公九卿的位子予以你们。”

  “但现在轲比能败的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如今天子在北面胜券在握,甚至已经等不到回到长安就要对你们动手,你们却还悠然自得的在河北继续趴在天子抛出来的诱饵上舔舐,甚至想要逼天子继续抛出下一个诱饵……我当真是不知说你们什么的好!”

  崔琰听后,终于起了疑心。

  但崔琰还是摇头:“自汉建立以来,没有哪个天子敢直接诛杀刚刚册立的三公。”

  崔林不屑道:“那自汉建立以来,可有这科举制度?可有这府兵制度?可有这曲辕犁?可有这霹雳车?”

  “如今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你们却还在过往的温水中坐井观天,这样下去怕是你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屁股底下的烈火给烧干喽!”

  崔琰终究还是起了疑心,带着自己的弟弟崔林去见了田丰。

  当田丰听到崔林所言,眉头紧皱。

  “天子当真敢这般行事?”

  “天子为何不敢这般行事?”

  一个个旧的条例束缚住了田丰,让田丰直到现在,都不愿相信天子会真的对他们动手。

  “难道天子就不怕,我们群情激奋,使得河北不稳吗?”

  崔林道:“天子眼下已经击败了轲比能,怕是巴不得河北不稳,然后将大军调往河北,挨家挨户的杀过去!”

  “现在天子之所以还做这些表面功夫,不过是不想让场面太过难堪,难道田公您真的就看不出来吗?”

  ……

  不是田丰看不出来。

  也不是田丰愚蠢。

  是从一开始,田丰就没有抱着和天子一样的觉悟——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天子因为看清了世家大族的真面目,所以从一开始便丢掉了幻想,所作所为都是朝着彻底剿灭世家大族,往中兴大汉的方向努力。

  但世家却始终心存侥幸,抱有幻想,以为天子并不会与他们为敌。

  因为他们不知道,天子图什么!

  帮着那群贱民干掉士族,天子能得到什么?

  钱粮吗?

  他们世家大族一样可以给天子!

  名声吗?

  天子的名声,将来难道会比高祖皇帝和光武皇帝差上多少吗?

  天子究竟是图什么,要和他们不死不休!

  所以即便是到了现在,田丰还是摇头:“天子不会对我们动手,此事不符合天子的利益。”

  崔林:“但总有些事情,是要比利益更能让人行动的。”

  ……

  这一刻,一股强烈的危机感贯穿了所有河北士人的心中,仿佛是将他们给活生生的横着劈开!

  田丰再度给天子上书试探。

  而天子也再次给予了田丰勉励与安抚。

  甚至这一次,天子还派使者给田丰送上了不少礼物,让他安心等候朝廷之后的安排。

  这下,最起码也能够是让田丰等人自我安慰几句,以为自己和天子并不算是敌人。

  直到,大汉第三场科举开始的成绩,新鲜出炉!

  关中这一次,破天荒的录取了五千名士子,堪称历代人数之最!

  中原考场,因为混进去了荆州士子这条鲨鱼,同样是有三千名士子被录取。

  唯有河北。

  竟然只有不过千人中了科举!

  完了!

  此时的河北士人才彻底反应过来!

  全完了!

  天子对付这些河北豪族,完全不用什么阴谋诡计,就是在用整整建安五年的积累再和河北硬拼!

  关中、荆州这些地方的士子,早早就掌握了科举的法门,但河北不过是刚刚起步而已!

  就好像别看关中这届科举录取的士人众多,但是在第一届科举时,关中录取的士子其实也就才千把人而已,和河北今年录取的士子数目差不了多少。

  甚至,因为关中早早就在军队中教导士卒识字,底子上其实比河北还要弱上不少,河北能录取一千余名士子已经是在判卷的时候手下开恩了!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科举的意义!

  那就是为河北、中原等地挑选主事的官吏!

  即便河北之后迎头赶上来,那河北世家也将失去分一杯羹的机会。

  毕竟现在河北的士子结构,终究还是世家吃大头,寒门中不过几条漏网之鱼而已。

  所以,若是失去了这次机会,河北世家将再无出头之日!

  “天子做事,怎能如此决绝?”

  崔琰大恼:“按照这样录取的士子数量,到时候必然有大量关中的士子来到河北为官!那样的话,怕不是连我们的根都要被对方抛了过去?”

  田丰面容悲苦,显然也是没有想到天子竟然这般急不可耐的就对着河北世家下手。

  犹豫片刻,田丰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伎俩——

  “我倒是有个法子,能够反败为胜。”

  “什么法子?”

  “借用民意!”

  “……”

  没过几天,河北便出现了一道声音——

  “此次科举,就我们河北录用的士子最少!难道是因为天子讨厌我们河北士人吗?”

  “……”

  刚开始,还没人理会这些话语。

  毕竟天子自打下河北之后,便对河北广施仁政,又勉强借助均田和府兵有了自己的基本盘,区区谣言根本没人愿意相信。

  但随着事情的发酵,渐渐又传出一些有鼻子有眼的事情。

  比如说,有阅卷的“内部人员”称,荀攸在阅卷的时候,直接就扔掉一部分士子的试卷,并称河北士子为“北狗。”

  再比如说,有人亲眼见到,高顺麾下的陷阵营强抢民女,洗劫村庄。

  ……

  朝廷与河北之间的对立越演越烈,已经远远超过了科举本身!

  不得已,刘备此时站了出来:“我也是河北人,难道我还会虐待自己的老乡吗?”

  “呸!你是朝廷的高官,自然帮着朝廷说话!”

  “我刘备之前在平原的时候,就从来没有亏待过河北百姓!”

  “呸!假仁假义!”

  ……

  直到最后,甚至有一群百姓围在陷阵营的军营门口,要求杀死荀攸!

  高顺自然不应,但也只让士卒不得反击,只以盾牌护住自己。

  可围观的百姓在有心之人的挑唆下,竟然变本加厉,拿着利刃就要冲到军营中去,将荀攸亲自手刃!

  “放肆!你们要造反吗?”

  高顺忍无可忍,还是令士卒开始反击!

  一时间,围观的百姓顿时出现了伤亡!

  而也直到这时,这些被人挑唆的百姓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他们,竟然是拿着武器,要冲击汉军的军营!

  放在历朝历代,这也绝对都是一个“谋反”的罪名!

  最重要的是……

  因为出现了伤亡,此事终于是彻底闹大,捅到了天子面前。

  此刻的天子还在雁门,等待着塞外的消息。

  如今见到这份公文,恼怒有之,愤恨有之,怜惜亦有之。

  “朕之所以借用科举之事将河北世家慢慢消除,便是想着不将事情闹大,大家都有一个体面的结局。”

  “但他们最终还是做了朕最不能容忍的事情——裹挟民意,与朕为敌。”

  既然给脸不要脸,那刘协也便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让郝昭、郭淮二人留在雁门镇守,负责时刻联系奉先,保证奉先的补给辎重。”

  “朕要回到河北去,与他们一刀两断了!”

  杨修不无担心道:“陛下,那那些百姓应当如何?”

  冲击军营,绝对是杀头的罪名!

  但无论是杨修还是天子,都清楚这其实就是河北世家故意放出来的陷阱。

  只要天子真的杀了这些受人挑唆的百姓,那河北世家就是借用天子的这双手,将河北与朝廷的对立放至最大!

  可天子若是放过了这些百姓,直接去诛杀河北世家,就会变得毫无理由,反而会惹河北百姓以为天子无理取闹,无事生非,从而进一步加深河北与朝廷的对立。

  不得不说,世家能生存这么些年,一些手段虽然恶心,但往往都有着奇效。

  但……

  “德祖放心,朕不会归罪于河北百姓。”

  杨修皱眉:“可是……”

  “放心!”

  天子再度安抚。

  “朕之所以大兴科举,教导百姓道理,就是想让百姓也有基本的是非观,不受一些有心之人的裹挟。”

  “但这并不意味着,朕就不会去裹挟民意,就不了解百姓的心思。”

  “民意,向来都是一柄双刃剑!既然他们敢用出来,那就别怪朕将这剑挡回去了。”

  天子气定神闲:“去将那一千多名科举士子的籍贯、出身都扒干净。”

  “之后,再写上他们的家产数目,全都给朕公布出去!”

  “朕现在有掀桌子的底气,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和朕鱼死网破的气魄!”

  杨修照做。

  很快,一千余名河北中举士子的详细资料被官府挂了出来。

  世家子弟……

  世家子弟……

  还是世家子弟!

  “草!”

  而且官府放出来的这张名单,不说是有意为之吧,那也是刻意如此。

  这份该死的名单,竟然是按照姓氏公布出来的!

  从上往下看去,【田】、【崔】、【卢】几个姓氏几乎占据了名单的八成!

  反倒是沮授因为只带着自己的儿子参与科举,名单上的姓氏反而不怎么显眼!

  “娘嘞!怎么都是这些豪门公子考上了科举?”

  “怪不得!怪不得!”

  “……”

  此时又有一些声音传出——

  “这次科举录用的人数之所以这么少,就是因为有这些豪门子弟占据了本来该属于普通人的名额,所以才这样啊!”

  想着那些世家豪门,不光是家财万贯,钟鸣鼎食,甚至还抢占了本属于寒门士子的名额,当即就有无数河北人暴怒!

  天子对河北的歧视,他们看不见摸不着。

  但这些世家豪族对当地百姓的压迫和剥削,那可都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

  一时间,群情激奋!

  无数河北百姓再度疯狂起来,开始冲击那些河北豪门世家的田庄、府邸。

  田丰等人惊惧,于是又找到刘备、高顺,希望他们能够出兵镇压。

  但两人对待田丰都是冷眼相待:“之前那些河北百姓诬陷我们的时候,怎么就不见你出来说句话呢?”

  “是不是因为,这些脏水没有泼到你们身上,你们就能有恃无恐?”

  田丰被逼急了眼:“若是我们都倒了,河北的秩序将荡然无存!”

  “你错了。”

  “你们倒了,河北才会建立起新的秩序!”

  洽闻天子回到河北,田丰又是去朝着天子求情。

  “吕布将军正在草原追击敌寇,哪里能让河北这样乱下去啊!”

  刘协此刻也彻底不装了。

  “奉先部的一切军需补给,朕都是从关中经河东、太原调用,与河北又有什么关系呢?”

  田丰凄苦道:“天子难道真的就不给我们留有一丝情面吗?”

  天子叹气:“是你们不给朕一丝的情面啊!”

  “即便今年科举仓促,但河北录用的士人大都出自世家不是?”

  “只要你们给朕留有一丝情面,你们这些后人将来照样是大汉的官吏,是前途无量的士子。”

  “偏偏你们要裹挟民意,给朕闹这一出。”

  “你们以为闹的是朕……可实际上,你们却是将自己子孙后代的前途都给闹没了。”

  刘协没有说谎。

  他确确实实给了河北世家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进入河北的时候,若是河北世家识趣一些,不挑选三个实权九卿,刘协说不定会对他们的识大体打动,将来真的在朝中给河北士人几个实权职务。

  上奏贺表的时候,若是他们能不那么急不可耐,说不定刘协会对他们再宽容一些,等回到长安再处理他们的事情,给他们留有几分腾挪闪转的空间。

  即便到了科举的时候,若是他们不裹挟民意,刘协依旧愿意给他们族中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条生路。

  但偏偏,每当刘协心软一次,就要被这些河北世家拿刀狠狠捅上一回。

  “世祖皇帝临终前,曾说自己无益于百姓。”

  “但朕临终前,可是不想抱着这个遗憾埋入昭陵,去见旁边的太师!”

  ————————

  注1: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