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影帝:我谢谢你哦

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九百三十八章 武学宗师

影帝:我谢谢你哦 翻滚的肚皮 12301 2025-07-24 01:57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hinpy.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香!”

  “敬茶!”

  “敬天地!”

  佛山叶问堂内。

  《叶问》剧组众人全部到齐,特意在此处准备开机发布会。

  其实剧组的主要取景地在魔都的胜强影视基地。

  就是之前拍《霍元甲》的地方。

  那里拍民国时期的街景,几乎不用搭,就能直接用。

  尤其拍摄《霍元甲》时还特意搭建了“广东街”,一直也没拆。

  稍加改造即可,为剧组节省了许多成本。

  但拍摄归拍摄,宣传归宣传。

  粤省这边宗族气息虽没有被他们作为食物豢养的福建人那么浓重。

  但还是有的,比北方地区要重很多。

  再者,华夏影坛开机盖红布,烧黄纸,祭猪头的习惯,也是从香江传过来。

  甚至还有许多剧组陋习,也是他们那儿传来的。

  就比如最常见的,女人不许坐道具箱。

  片场用的道具箱很结实,不少人都会靠着歇息。

  甚至还有那它当临时桌椅用的。

  若是道具大哥怕把箱子弄坏,或者怕破坏了箱子里边的东西不让坐,那情有可原。

  但香江这边的规矩,是单单不让女人坐。

  不论是倒茶阿姨,还是片子女主,只要是女人,无论年龄,身价,都不让坐。

  说女人脏,阴气重。

  尤其是放武器道具的箱子,更是一点都不让碰!

  直到10年前,不少来大陆拍戏的香江剧组,还因为这规矩时常和大陆女演员闹出不愉快。

  咱们这儿妇女能顶半边天。

  建国时经历了彻底的社会改造,明面上早就抛弃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但南方各地男尊女卑的思潮依旧保持着。

  尤其香江这边,她们不让女人坐箱子,是怕箱子沾上女人的月经血。

  南方这边有一门“功夫”,叫神打。

  类似是结合了金钟罩和请神上身的迷信功夫。

  当年义和团号称自己刀枪不入,练得就是这个。

  说是练神打功后,刀砍斧剁,肉身上都只会留条白印。

  而破这神功的办法,就是用黑狗血抹在刀刃上,一砍一个准。

  而女人的经血则比黑狗血还利害,是最脏最阴的东西。

  沾上后,神打功必破!

  就是纯迷信。

  也是为啥尤其武器箱,更不让女人坐的原因。

  怕不吉利,拍打戏时出片场事故。

  当香江影坛逐渐弱势,大陆影坛缓缓崛起后,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华夏人便将这些陋习抛弃了。

  我多准备些凳子好不好的?

  为啥非要坐道具箱。

  还不是香江人就喜欢搞阶级,故意只给几位主演准备椅子。

  就连主演的椅子都分档次,大小。

  张远也瞧不上这些迂腐的思想,但还得入乡随俗。

  《叶问》剧组几乎是全港班。

  哪怕他是主演加投资人,也得照顾其余大多数成员的想法。

  张远做事的原则很简单,只要能给我赚钱,且不违法,你们想怎样都可以。

  来呗!

  烧香,供果,祭拜磕头。

  众人在叶问像前做足了功夫。

  尤其是张远,毕竟他要演的就是老爷子,不得不敬重。

  得做样,让媒体拍。

  叶家人来了许多,也得做给他们看。

  “很感谢叶准先生对我信任。”

  “让我有这个荣幸,扮演武学宗师叶问先生。”

  “我很年轻,对武学的了解还很浅薄。”

  叶准在旁听了直撇嘴。

  一两个礼拜就把咏春练到了桩功的地步,你要是浅薄,那别的人别干了。

  “幸好叶问先生的长子叶准先生,会以顾问的身份,全程参与电影的拍摄。”

  “为我们提供指导。”

  “希望能通过这部影片,来向全世界宣传华夏功夫。”

  叶准点点头,话说的还是漂亮。

  算给足了我们叶家面子。

  “说的很好。”

  “佛山是武术之乡,诞生过黄飞鸿,梁赞,叶问,李小龙等武术大师。”

  “我们也希望《叶问》这部影片能够将我们佛山武术发扬光大。”

  张远说完,一位当地文化局的主理人出面发言。

  张远在旁边笑边鼓掌,可心里却笑不出来。

  “你们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还真激烈。”

  张远说起影片,都是弘扬“华夏功夫”。

  到了这位嘴里就成了“佛山功夫”。

  而且黄飞鸿……他的出身其实有些争议。

  有说南海县,也就是现在佛山的南海区。

  也有说是番禺县。

  还有说是顺德的……就是吃鱼生的那地儿。

  因为黄飞鸿的成名绝技,其实不是无影脚。

  那是电影里拍的。

  他最早的绝技,是钓鱼棍法。

  很符合顺德这地方的习性。

  为了吃鱼生,顺便练武了。

  近些年“抢名人”大战愈演愈烈。

  阳谷和贝州为了“潘金莲”故乡这个称号都打的满地血。

  因为但凡有一个名人,就能带动当地旅游业。

  还能以此为名,申请许多补助,拉拢投资。

  也难怪这位提起名人,说的都是佛山,而不是粤省了。

  张远听他这么说话,还以为来的是江苏呢,分的那叫一个细。

  其实这叶问堂也不是叶问故居,而是佛山祖庙博物馆特意搭建的。

  买博物馆的票就能参观,算是为园区增加一个卖点。

  所以今天来此地开发布会,除了剧组溯源外,还有当地政府的邀请。

  他们希望能再造出一个类似黄飞鸿的全民功夫IP。

  他们还真赌对了。

  发布会结束,一起吃饭。

  席间,这位文化局的人也在。

  还说佛山当地打算效仿其余城市,也要建影视城。

  现在已经有这个规划。

  非常客气的邀请剧组以后有机会能来捧场拍摄。

  一听这话,张远倒是真有了兴趣。

  特意提溜着酒去敬人家。

  “如果《叶问》拍摄续作的话,我们可以考虑合作。”张远很直接了当的说到。

  “好啊,欢迎你们来。”

  “我们甚至可以一块投资景区,共同发展。”

  张远想到了大胡子和陈诗人的套路。

  拍到哪儿,建到哪儿,将自己的作品和名气折现,换取景区的股份。

  《叶问》还真是继“黄飞鸿”,“方世玉”之后,全国最大的功夫IP。

  号召力绝对足够撑起一家影视基地。

  “以后有机会一块讨论。”

  对方嘴上说着好,但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张远想了想就明白。

  你片子还没上映,都不知道成绩如何,万一扑了呢?

  还得用成绩说话。

  只要片子火,有的是影视城愿意合作。

  吃完饭,找了家茶楼与主创们进行前期交流。

  导演叶伟性,编剧黄子恒。

  还有武指总监洪金保,以及主演的任达桦,熊戴琳,林家冻,樊少皇全都在场。

  吴惊也按照约定,来到了剧组。

  张远特意找导演,给他要了个还算重要的角色,武痴林。

  这角色有人物高光,死的壮烈。

  同时张远也想着,吴惊近些年扮演的角色,大多有些邪气。

  算扶他回“正道”了。

  片子成本不高,但还算讲究,找了岛国人川井宪次做音乐。

  这位干过《午夜凶铃》和《高达00》的配乐,徐克的《七剑》也是他做的,水平没问题。

  除了配乐,主演团队里也有岛国人。

  池内博之是头回来大陆拍电影,演了位鬼子。

  张远见到他后,赶紧教他说中文。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反正只要见到岛国友人,就得教这句。

  味对了。

  众人对着剧本,导演叶伟性细细说着自己的理念。

  可张远之前就做了功课,看了许多遍。

  他早就明白了这个故事的关键。

  其实故事内容很“旧”。

  叶问打遍全佛山无敌手。

  抗日战争爆发,叶问为了民族大义,与岛国军官对垒。

  最终虽然赢下比赛,但却中了皇军的暗枪,差点身死。

  这不就是翻版的《霍元甲》嘛!

  霍元甲打遍广州,洋人挑衅打擂,为了民族大义上台,结果最终遭遇暗算。

  虽然赢了比赛,但被毒死。

  故事的梗概,几乎一模一样。

  可以说,骨架是雷同的。

  所以叶伟性说自己想搞创新,张远是一个字都懒得听。

  老套路。

  洪金保这边能做的,也不过是将动作设计的更利落,好看。

  还是老套路。

  所以这片子的内容关键点,其实就一个。

  “我想说两句。”

  见导演说的差不多了,张远举手发言。

  “请讲。”

  “关于这部戏,在我的理解中,他其实不是一部功夫片。”

  张远的这个言论,让所有人抬起头。

  不是功夫片?

  洪金保睁大眼睛看向这位后辈,那我在这里是做什么?

  “大家别紧张,先听我说完。”

  “我认为这部戏,他的定位,应该是一部套着功夫外衣的抗日神剧!”

  《叶问》比《霍元甲》强的地方在于。

  《霍元甲》的对手是洋人,列强。

  有仇。

  火烧圆明园谁都记得。

  但《叶问》的反派是鬼子!

  有血仇。

  是华夏民族共同痛苦记忆级别的血仇。

  华夏政府对世界上任何国家发动战争,国内都会有反对声音。

  但唯独只要听说打鬼子,下至八岁顽童,上至八十老妪。

  老头老太太拄着拐都得站起身来吆喝助威。

  谁反对,谁就是汉奸,先崩后问,没有冤假错案。

  八国联军的主要攻击对象,是大清的高层。

  当年火烧圆明园,还有不少帝都百姓带路和顺道“捡漏”呢。

  烧杀的是富人豪强,国公贵胄,与我何干。

  那圆明园的宝贝,不被老外抢,也不是我的。

  我爱国,谁TM爱我呀。

  和鬼子这种共同死敌,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象。

  《叶问》第一部能够大获成功,其实与《战狼》类似,都是动作片但吃上了爱国饭。

  这点也契合了奥运后与日俱增的民族自信。

  自信,才会感到骄傲,才会真爱国。

  那帮恨国党,其实就是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人。

  其实《黄飞鸿》,《方世玉》中,也有抗击外敌的情节,渲染了那种民族大义。

  但代入感,远不如叶问打鬼子强。

  看着都解恨。

  只要戳中老百姓的质朴情感,他们其实是很愿意为作品买单的。

  否则“手撕鬼子”之类的电视剧就不会横行多年了。

  “所以我们要加强后半部对岛国人残忍的描写。”

  “着重塑造对立感。”

  “这点就拜托叶导和大哥大了。”张远合掌道谢。

  “还有一点,我会去争取。”

  “尽量让片子在明年的暑期档,最好是8月15或者9月3号上映。”

  “如果实在不行就国庆节。”

  “为什么要这几个日子?”叶伟性推了推眼镜反问。

  “8月15是岛国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日子。”

  “9月3号是抗战胜利纪念日。”

  “要做就做到极致。”

  “宣传时,也要主攻爱国和打鬼子。”

  “次选李小龙之师这个话题。”

  在国外宣传,尤其是欧美国家,李小龙好用。

  但在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南亚和棒国,都是打鬼子好用。

  谁让岛国人那么不做人的。

  幸好池内博之听不太懂中文,否则他们这么说一同,小鬼子的脸非青了不可。

  “好!”叶伟性听完这话,和洪金保对视一样,随后坚定的答道。

  说的有道理。

  果然他很擅长搞宣传,能很敏锐的抓住卖点。

  见他们答应的爽快,张远也很欣慰。

  香江陋习不少,但有一点好。

  这地方他虽然媚英,但他不媚日。

  因为香江当时为英殖民地,在抗战中,英国士兵曾进行过抵抗。

  所以攻占香江后,鬼子照例进行了屠杀。

  尤其不做人的是,专门屠杀战地医生和护士。

  巅峰时期超过160万人口的香江,在鬼子撤离时,只剩下了60万人。

  所以香江人在拍岛国人时,向来是没什么好脾气的。

  一直比较还原。

  不像宝岛,有明显的亲日思潮。

  所以当张远要求添加一些在过审范围内,尽量惨烈的镜头时,对方答应的非常痛快。

  毫无心理压力。

  虽然叶问本人的私生活比较……反正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十项全能型选手。

  养外室,抽大烟,收花捐。

  但在电影中,必须塑造成一位武学宗师,民族英雄。

  艺术是艺术,史实是史实,得分开看。

  况且历史很多时候,本身都是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拍板了拍摄和宣传思路后,剧组打算拍摄几套宣传照后,便转去魔都正式开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